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月-12月怀疑为肺栓塞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和16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TPA的敏感性、阳性符合率以及不确定诊断比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肺栓塞的阳性比例分别为96.0%,88.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肺栓塞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0%,84.0%;观察组和对照组肺栓塞的不确定比例分别为4.0%,8.0%。以上比较P<0.05,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有特异性,肺栓塞检出的准确度高,可作为临床排查肺栓塞的首要检查方法。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时肺动脉CTA的扫描技术。方法回顾65例行肺动脉CTA的疑似肺栓塞患者,其中36例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29例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达到96.6%,而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仅20,5%。结论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优于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

  • 标签: 肺动脉 CTA 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28例,依据抽签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给予对照组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进行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MR肺动脉成像诊断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累及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和间接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相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 标签: MSCT MR 急性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肺动脉造影和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PE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组,其中38例患者行CT诊断为CT组,46例患者行MR诊断为MR组,比较诊断结果。结果CT组患者中,MSCTPA诊断发现643支肺动脉栓子,其中有462支是中线段以上栓子;MR组患者中,MRPA诊断发现135支肺动脉栓塞。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肺动脉造影和MR诊断价值均高,均应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MR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是包括各种病理组织类型并和各种继发性疾病状态有关的血管病临床综合症,其临床特点是肺血管阻力升高,组织学表现为明显的血管增生,纤维化,重构和血管梗阻。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因素的病理生理过程。由于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加上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刺激,导致动脉壁的各个解剖水平的血管效应物复杂的相互作用,使血管收缩,栓塞,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重构,细胞增生,血管梗阻。本文对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病理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临床特征及基层医院PE的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E患者的一般情况、内科治疗及转归。结果治愈3例,好转7例,无变化1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66.7%。结论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PE的诊断意识及诊断水平,仔细、全面地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充分利用有限的检查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挽救PE患者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肺栓塞 临床特征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预后不良的疾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致丛性肺动脉病。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已明显改善,本文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血管扩张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6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66例患者在围术期经过相应的临床护理,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临床护理是肺动脉高压患者行PADN介入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4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强化扫描,经西门子工作站进行肺动脉成像处理,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征象,其中栓塞部位在左右肺动脉者19例,肺叶动脉者14例,肺段或亚段者9例。结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具有速度快、敏感、无创、安全、准确的优势,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和X线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过比较。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在肺动脉高压增粗影、肺内继发改变及胸膜病变征象方面CT图像均明显高于X线(P<0.05),螺旋CT检测显示1131支肺动脉,349支肺动脉显示栓塞(30.86%)。结论肺动脉栓塞中应用螺旋CT可较为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塞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改良Blalock-TaussingShunt(B-T分流术)、球囊扩张术三种不同姑息手术在肺动脉闭锁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00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治疗肺动脉闭锁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8天-8岁,体重3.5-17kg(8.1±5.2kg),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的Nakata指数、血红蛋白值、血氧饱和度值、以及三种手术方式的根治率。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患者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78.12±66.23)小时,ICU平均住院时间为(3.11±5.61)天、术后Nakata指数增加41-70mm2/m2,血氧饱和度值增加10%-30%,血红蛋白值下降5.1-9.3g/L。成功行二次根治手术19例,其中的根治率分别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55.00%(11/20)、B-T分流术33.33%(5/15)、球囊扩张术25.00%(3/12)。两次手术围手术期共死亡8例,出院患者均定期随访,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者30例,Ⅱ级者9例。结论肺动脉闭锁患者姑息治疗行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而球囊扩张术比较适用于新生儿且肺动脉闭锁呈隔膜型的患者。

  • 标签: 肺动脉闭锁 姑息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和诊断标准介绍,提出在围手术护理中应认真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制订合理、细致的护理方案,加强卫生宣教。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围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大咯血患者进行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大咯血患者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记录大咯血的预后和复发率。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大咯血完全控制者有52例;栓塞后有少量咯血的有5例,经适时地内科治疗后咯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患者进行二次肺栓塞治疗后咯血才得以基本控制;1例患者因肺大量出血而死亡。结论用肺动脉栓塞技术治疗大咯血,止血迅速,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大咯血的复发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基本的保障。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大咯血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将65例超声心动图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静滴,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心功能分级,肺动脉压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氧分压,心功能分级改善,肺动脉压降低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显著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前列地尔 肺动脉高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中国居民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与PE发病的关联。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34篇有关肺动脉栓塞猝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纳入分析的文献共34篇,总病例数90例。2.年龄在2-80岁,平均为(41.7±13.9)岁,男女=2.751。3.围手术期55例(61.1%),恶性肿瘤9例(10%),心血管疾病19例(21.1%),感染4例(4.4%),包括下肢及臀部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伤寒及头部外伤血肿感染,下肢深静脉病变2例(2.2%),使用氯丙嗪2例(2.2%),肾病综合症1例(1.1%)。4.发病急促,常于5-60分钟经抢救无效死亡。5.血栓类型包括混合性血栓84例(93.3%),白色血栓2例(2.22%),癌栓4例(4.44%),空气栓塞、羊水栓塞各1例(1.11%)。结论1.围手术期、心脏病、恶性肿瘤、感染、肾病综合征及服用氯丙嗪均是PE猝死的危险因素。2.发病凶险,死亡率高,需积极预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A血管造影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以达到最佳的血管成像。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延迟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常规组采用正常时间扫描,延迟组采用不同延迟时间扫描,关注扫描时间对影像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两组扫描后影像,常规组影像清晰程度较高,清晰影像较延迟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74,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掌握最佳扫描时间可有效提高其影像清晰程度,提高对栓塞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多排螺旋CTA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7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肺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的检查结果为主肺动脉栓塞9例(11.4%),第2级左右肺动脉栓塞21例(26.6%),第3级肺叶动脉栓塞18例(22.8%),第4级肺段动脉栓塞19例(24.1%),第5级亚段肺动脉12例(15.1%)。结论在肺动脉栓赛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栓赛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