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损伤、退化导致的盆腔解剖和功能异常。盆底超声可进行盆底成像、量化分析、盆底植入材料成像,为PFD的诊断提供解剖和功能的依据。超声在PFD成像中有多种检查技术和方法,本文通过复习盆底超声进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包括经阴道超声、经肛管超声、经会阴超声在内的盆底超声技术在PFD的应用现状、成像特点、前景展望。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超声技术 成像特点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中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下取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西酞普兰,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HAMA评分治疗后观察组(15.00±4.00)分低于对照组(22.30±4.50)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7.32%(3/41)低于对照组24.39%(10/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温盐水洗胃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对5例患者术后实施胃排空护理,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胰腺癌合并糖尿病为不常见临床疾病,术后通过有效的胃排空障碍护理,可改善患者病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胰腺癌 患者病情 胃排空障碍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组研讨60例患者(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疾病),随机分组法,均为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30例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30例研究组(延续性护理),观察其护理状况,并对比讨论其生活质量和MoCA评分。结果对比护理后MoCA、MMSE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后SF-36评分,包含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总体评分等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把延续性护理应用到糖尿病认识功能障碍患者中,对认识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明显,且缓解其不良心理,进而提升生活质量,应用性较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吞咽功能的康复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的优良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两项内容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用于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按分组分别予以口服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结果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9%显著优于对照组80.3%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略低于对照组14.5%。结论在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奥拉西坦较吡拉西坦具有更高的价值,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拉西坦 吡拉西坦 老年脑出血后 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近五汤改善脑梗死后神经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脑梗后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20例,对照组采用补阳近五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近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近五汤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死后神经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近五汤进行治疗,不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和认知情况,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针刺 补阳近五汤 脑梗死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患者5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的BEHAVE-AD评分(11.42±2.42)分与观察组的(10.57±2.25)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比采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