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 2018年 7月 -2020年 6月时期内收治的小儿遗尿患儿共 6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 30例)和观察组( 30例)。对照组以口服中成药为主,观察组以针灸为主,对比患儿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较高、中医症候积分较低,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小儿遗尿患儿,以针灸为核心的中医治疗方式,可显著增加患儿总有效率,还可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应加大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成药 小儿遗尿 总有效率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脑出血患者日益增多,并且遗留的各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和家属的负担。早期康复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治疗不寐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80例采用耳穴压丸方法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为54.5岁。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为52.4岁。结果: 临床痊愈 25例, 显效 20例,有效15例, 无效 20例, 总有效率 82% 。结论: 耳穴压丸治疗不寐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失眠 不寐 耳穴压豆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疗效机制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行早期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显效率(81.40%)明显低于试验组(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治疗疗效确切,尤其是加用尿激酶行早期溶栓治疗后,更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52例急性根尖周炎经常规根管治疗效果不好病人加用局部封闭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用2%利多卡因加林可霉素和地塞米松作患牙根尖部黏骨膜下浸润,再继续完成根管治疗。结果52例病人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急性根尖周炎经常规开髓、拔髓、上药棉捻引流效果不好的病人,复诊时加局部封闭方法治疗,可获满意疗效,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疗效欠佳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疗效欠佳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利培酮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及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ANSS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产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康复速度加快,医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丙戊酸钠 治疗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深层探讨应急强化护理对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病情预后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实践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累积丰富经验。方法:将某医院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心内科重症患者看做主要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择2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主要实施传统意义上的护理干预;随机选择25例病人作为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做好应急强化护理工作。在护理第二周末期,要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分析,重点对比他们的临床指标、情绪变化、生活质量等内容。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氧分解水平等指标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呼吸频率、心率等评分要比对照组更低。结论:应急强化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而言具有积极影响,一方面可以尽快处理危及生命安全的不良因素,另一方面可以从基础上改善病人的各项指标,有助于从基础上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应急强化护理 心内科重症患者 临床疗效 呼吸频率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羟苯磺酸钙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4月至2018年09月本医院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行常规治疗加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及试验组以上均下降,试验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羟苯磺酸钙治疗的效果较优,有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糖尿病肾病 安全性
  • 简介:采用0.5%替硝唑凝胶治疗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痤疮,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和评价,用1%甲硝唑霜为对照,结果表明,0.5%替硝唑凝胶优于1%甲硝唑霜,治疗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痤疮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替硝唑凝胶 甲硝唑霜 外用 脂溢性皮炎 痤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助产实施分类护理的疗效进行探讨,寻找最佳的护理方式。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人数均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根据产妇类型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剖宫产、可能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等类型,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难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难产率为36%,对照组产妇难产率43%,前者低于后者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同时观察组新生儿Apgar超过8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分娩助产时给产妇实施分类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助产 分类护理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肛瘘患者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肛瘘患者75例,分析不同类型肛瘘患者的治疗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低位肛瘘患者行一次切除术,对高位患者行低位切开术,高位肛瘘患者挂实线,支管挂浮线。结果经治疗75例患者中手术一次治愈者71例,手术一次成功率为94.67%,经手术两次治愈者4人,有1例因术后不合理换药而致患者伤口假愈合,3例因一次手术没有完全切除病灶所致。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对应肛瘘类型而定,病灶一次性切除,科学清理手术切口,保证肛门功能是手术一次成功的基础,术后按要求换药是根治病症的前提。

  • 标签: 肛瘘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湿疹的病因进行研究分析,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病例进行辨证分析,研究其发病机理,此次我们深入的进行了湿疹的研究,采取中医辩证方式来进行根治湿疹的研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 标签: 中医 内科 皮肤病 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和内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7月来诊的87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接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铋剂四联疗法的案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愈合51例,愈合率92%,有效3例,总有效率98%;胃溃疡愈合18例,愈合率86%,有效2例,总有效率95%;复合性溃疡愈合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81%;87例溃疡中总有效率为96.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奇效迅速,能够控制症状,又可以提高愈合质量,减少溃疡的复发,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顽固性干眼症并采用泪道栓塞术进行治疗的28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FI、BUT、STI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7,14d时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14d时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后7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92.9%。结沦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易行。

  • 标签: 泪道栓塞术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临床固定桥修复的效果,为治疗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启示。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口腔患者75例,对他们采用固定桥修复技术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轻度组和青年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65%、96.23%。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牙齿不同损坏程度的患者,采用固定桥修复技术虽然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口腔特征,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固定桥修复技术。

  • 标签: 口腔 固定桥修复 疗效观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动脉瘤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为日后脑动脉瘤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基础。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探究了解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半年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60例的相关临床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名。其中采用脑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的病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统计整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临床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鼻腔肿瘤切除过程中使用鼻侧切开的疗效。方法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和鼻侧切开手术治疗,两组共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2月—2016年5月间收治通过随机分组所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P>0.05,表示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因而我们认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0%。结论鼻侧切开鼻腔肿瘤切除疗效良好,同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手术后复发率,因而值得我们在鼻腔肿瘤切除的过程中优先考虑。

  • 标签: 鼻侧切开 鼻腔肿瘤 切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