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SPECT全身骨显像、胸部CT扫描各单项和两者联合对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3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胸部CT扫描资料,比较单项及两项联合对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采用配对X2检验。结果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53例,胸部CT诊断骨转移39例。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者联合诊断57例,高于CT,SPECT任一种检查。联合诊断病灶共211处,CT扫描范围外病灶47处(47/211,22.27%),胸部CT扫描范围内病灶164处(164/211,77.73%),CT诊断139处(139/164,84.76%CT),SPECT确诊159处(159/164,96.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ECT全身骨显像与胸部CT两者联合可减少不确定病例,提高肺癌骨转移诊断率。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转移 骨骼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的SCT征象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周围型肺癌的主要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26例周围型肺癌的主要CT征象是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结论综合分析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HRCT有利于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

  • 标签: 周围型 肺癌 螺旋CT 诊断 征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平片与CT检查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方法我院68例临床上可疑鼻骨骨折的患者X线平片与CT检查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本组68例鼻骨骨折X线检出骨折阳性43例(63.2%),可疑骨折16例(23.5%),未检出骨折9例(13.2%);CT检出骨折68例(100.0%),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诊断方法对复合骨折的诊断差异最大,X线诊断复合骨折漏诊最多。结论X线诊断鼻骨骨折漏诊率较高,CT检查诊断阳性率高。对于鼻骨骨折患者首选CT检查,可避免因X线鼻骨侧位片显示不清而进行的二次检查,减轻患者的负担。

  • 标签: X 线平片 CT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球形肺炎在螺旋CT中的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球形肺炎,全部经螺旋CT检查,16例经抗炎治疗后病灶基本或全部吸收、消失,6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22例球形肺炎较常见的螺旋CT表现是病灶易发生在两肺下叶,共10例,密度均匀5例,类圆形或方形9例,边缘模糊、毛糙或呈锯齿形5例。病灶周围血管纹理增强8例,靠近胸膜处病灶胸膜反应明显4例。结论球形肺炎与肺内其他球形病变的CT表现有相似之处,但球形肺炎具有较特殊的炎性病变CT征象,结合抗炎治疗动态观察,诊断应无困难。CT上应注意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及早期和进展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鉴别。

  • 标签: 肺炎 断层摄影术 螺旋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脑梗死的CT诊断、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经CT诊断及临床证实的76例20~45岁的中青年人急性脑梗死的CT特征、致病因素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20~34岁25例,35~45岁51例,梗死灶共93个,其中基底节区41个,放射冠区12个,脑叶24个,小脑和丘脑各6个,脑干4个;高血压动脉硬化39例(其中小血管闭塞和腔隙栓塞发病率最高共30例)。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中青年脑梗死最常见病因,风心病及心房颤动次之,高血脂、糖尿病、饮酒和吸烟是发病的危险因素,CT能明确梗死灶的分布及大小。

  • 标签: 中青年人 脑梗死 CT诊断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效果进行相应呈现。方法对我院90例肋骨骨折病人进行观察,对其采用的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的方法进行相应调节,将CT数据呈现出来的各种图像进行处理,观察不同的重建方法对肋骨骨折产生的不同的效果,对比原有CR技术,找到CT先进技术的关键所在。结果对于90例肋骨骨折病人的检测中,他们的总肋骨骨折总数为376根,但是使用CR进行检测时,发现只有318根,准确率为84.6%。再用多层螺旋CT的多种图像呈现技术进行检测,呈现对比效果,利用容积再现法,发现有372根,准确率为98.9%;利用表面遮盖法,发现有369根,准确度为98.1%;利用曲面重建法,发现有375根,准确度为99.9%;而在利用多平面重建法时,发现有376根,准确度为100%。将多层螺旋CT中的各种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检测,与原有的DR对比发现有较好的统计学意义,而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于多层螺旋CT的不同重建方法来说,它们对肋骨骨折数检出准确度要远远高于X线平片,在进行长期的观察检验中,发现多平面重建方法的检测效果最佳,所以利用多平面的CT重建技术延伸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肋骨骨折部位进行科学检测,将肋骨骨折数目与相应的部位观察,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原有技术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问题。

  • 标签: 多重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fibrosis,RIF)的X线及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11年间经临床及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腹膜后纤维化共20例的X线及CT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结果所有患者CT平扫表现为腹膜后间隙见不规则低密度软组织灶,15例病灶边界清晰,5例病灶边界与邻近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0例病灶几乎不同程度包绕主动脉及其分支和下腔静脉,6例均可见单侧或双侧输尿管不同程度狭窄,及肾脏不同程度积水。结论虽然腹膜后纤维化确诊需要靠病理,但影像学检查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且还可通过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肝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行肝脏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增强扫描,采用三维VR、MIP、MPR技术重建血管三维图像,并与介入治疗术中DSA图像做对比研究。结果:本组55例患者,对肝动脉2级血管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肝动脉3级血管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能够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结构,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CTA发现肝动脉变异13例(23.6%),与DSA完全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很好显示肝癌供血血管的走行、分布、变异情况,提高TACE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对肝癌介入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的CT特点及八分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SCLC的CT八分型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SCLC患者的首诊增强CT表现。结果58例中,21例为中央合并纵隔型(21/58,36.21%),20例为中央肺门型(20/58,34.48%),1例为周围型(1/58,1.72%),4例为周围合并纵隔型(4/58,6.90%),5例为沿淋巴管扩散型(5/58,8.62%),胸膜多发转移型、肺叶型、类肺炎型各2例(2/58,3.45%),对1例患者未能分型。SCLC易侵及大血管;远处转移以肝转移最多见。结论CT八分型法主要根据SCLC原发灶部位及转移范围进行分型,符合SCLC的生物学特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对26例CT首诊被误诊为肺癌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26例误诊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最终确诊为球形肺炎6例,炎性假瘤7例,机化性肺炎4例,肺脓肿l例,错构瘤1例,新型隐球菌肺炎1例,结核球6例。结论:合理的检查方法,全面综合地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可最大限度降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误诊率。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方面的诊断价值与相关应用。方法对2009年6月到2011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为急性肠梗阻的45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45例使用16排螺旋CT的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有42例梗阻部位报告正确,准确率为93.3%;CT诊断的病因报告中有37例与手术结果完全相同,其符合率为82.2%,其中有16例粘连性梗阻,6例肠扭转,5例血运性肠梗阻,12例肠道肿瘤,2例肠套叠,1例粪石性梗阻,3例腹股沟疝。结论16排螺旋CT对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提供更准确、有力的信息以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上。

  • 标签: 螺旋CT 急性肠梗阻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的X线与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26例肺炎性假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肺炎性假瘤在X线与CT诊断中的表现。结果病灶位于左上肺3例,右肺上叶9例,左下肺7例,右肺下叶3例,中叶4例。术前经CT和X线诊断有3例发生在肺门旁,诊断为中央型肺癌肺,2例诊断为结核瘤;1例诊断为错构瘤;2例诊断为球型肺不张,误诊8例,误诊率为30.77%,确诊为肺炎性假瘤的18例,结论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影像学特征全面分析,重视追踪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肺炎性假瘤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初步诊断肺栓塞的患者行胸部CTPA扫描,对肺动脉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T)及多方位重建(MPR)技术三维重建。结果CTPA不但能够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叶、段及段级以下分支,并且能够显示其管腔内栓子。结合MIP、VRT、MPR三维重建技术更能明确定位及明确诊断肺栓塞。结论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方便、无创且敏感性高,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MSCT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11年3月至今我院采用128层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共30例,其中动脉病变21例,静脉病变9例。采用1.5mm准直,0.75mm层厚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结果应用128层CT扫描对下肢血管及其分支显示良好,CTA可清晰显示21例患者的病变的位置、范围、血管壁的钙化程度。CTV4例正常,5例下肢静脉栓塞,其不仅可显示栓子的存在,而且可显示栓子的性质。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下肢血管病变方面优于传统的多普勒超声以及血管造影,但应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

  • 标签: 下肢血管成像 多排螺旋CT 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 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3D)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8排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29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图像拆薄后进行二维CT(2DCT)重建,并将重建图像导入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肋软骨。正常肋软骨表现为周围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29例肋软骨骨折病例中共发现39处骨折,表现为肋软骨密度不均匀或者其中有裂隙的21处;错位型骨折共9处;青枝骨折(局部凹陷型或成角型骨折)7处;2处呈粉碎状。结论多排螺旋CT(MSCT)是1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相关CT表现可望成为临床诊断肋软骨骨折的“金标准”。

  • 标签: 肋软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三维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PECT/CT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对78例可疑肿瘤骨转移的患者行99mTc-MDPSPECT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阳性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8例,与其他影像学(CT、MRI、X线)诊断结果对照42例,与随访1年结果对照28例,计算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与这些对照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并对两者诊断符合率行χ2检验。结果78例患者全身骨显像骨骼系统可见169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过SPECT/CT融合显像发现其中1处为放射性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病灶,23处为骨质增生性病变,10处系外伤、手术所致,135处为骨转移肿瘤导致的成骨性病灶或骨质破坏。全身骨显像诊断与对照方法诊断比较,全身骨显像肯定性诊断总符合率81.8%(45/55),其中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8.0%(22/25),骨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76.7%(23/30)。SPECT/CT融合显像肯定性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7.1%(68/70),其中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32/32),骨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94.7%(36/38);肯定性的诊断符合率SPECT/CT融合显像明显高于全身骨显像,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335,P<0.01);肯定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符合率SPECT/CT融合显像明显优于全身骨显像,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5)。结论SPECT/CT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较全身骨显像有增益价值,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 标签: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融合 骨显像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螺旋CT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实性假乳头状瘤螺旋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9例是女性,1例为男性,胰头2例,胰颈1例,胰体位部7例,1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内可见出血,10例肿瘤实质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均呈渐进性强化,10例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维包膜。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的螺旋CT有一定的特征性变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脑出血患者59例,分别在人组时、人组后7d、14d、28d应用CT灌注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参数数值,计算脑出血侧(患侧)与其健侧镜像部位各参数的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rCBF、rCBV7d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MTT与TTP7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且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波动性的变化规律。

  • 标签: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