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相较于传统的保守治疗,皮椎体成形和凸成形两种术式可更快的缓解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疼痛症状,但骨水泥灌注恢复了骨折椎体刚度的同时,理论上也会改变骨折椎体的应力分布和增加临近椎体的应力载荷,造成临近椎间盘退变。目的:观察皮椎体成形、凸成形对临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85例,分为皮椎体成形组42例、凸成形组23例,并设置了行保守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ODI评分和椎间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皮椎体成形和凸成形均能达到较快的缓解疼痛及减少卧床时间的满意疗效,但出院24个月的ODI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出院24个月,皮椎体成形组和凸成形组的MRI指数低于保守治疗组及治疗前(P<0.05);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值则高于保守治疗组及治疗前(P<0.05),且经皮凸成形组较皮椎体成形组差异更明显(P<0.05)。提示皮椎体成形及凸成形能加速临近椎间盘的退变,且后者的影响可能更大些。另外,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经皮椎体成形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 临近椎间盘 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安理申联合颅磁刺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安理申治疗(对照组)和安理申联合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研究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和ADL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安理申联合颅磁刺激治疗有利于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卒中 认知功能 安理申 经颅磁刺激 MMSE评分 MoC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间歇口至食管管饲技术(IOE)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康养中心住院的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IOE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三组均常规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针刺组联用针刺治疗方案,IOE治疗组联用IOE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联用针刺联合IOE治疗的方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及疗效,然后分别对比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各组14天、28天治疗可见临床疗效,28天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优于针刺组、IOE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33%低于针刺组。结论:联合治疗方案更有助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改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针刺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IOE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日记干预对皮球囊扩张椎体凸成形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将80例皮球囊扩张椎体凸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自患者入院即给予疼痛日记干预方法的宣教,使患者掌握疼痛日记干预的记录方法,发放数字评分量表(numberical rating scale ,NRS)并由疼痛专科护士评估疼痛。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h、12h、3d、7d以及疼痛药物使用频率进行比较,采用数字评分量表评估疼痛。结果:结果:所有参与研究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天患者佩戴腰围下地活动,住院3~5天均痊愈出院。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日记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疼痛日记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重复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湘雅雅博爱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小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饮食管理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高频重复颅磁刺激,对照组给予假高频重复颅磁刺激。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视频透视吞咽检查量表(VFSS)、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氮平联合重复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70例作为主要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每组3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米氮平、米氮平联合重复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治疗的抑郁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BI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测定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上采用米氮平联合重复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自理能力,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优势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米氮平 重复经颅磁刺激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经口间歇管饲效果。方法: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分别予以鼻持续性胃管插入法、口间歇管饲。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抑郁情绪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入院1月,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及吞咽障碍程度评分(VGF)均显著较对照组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观察组(4.26%)显著较对照组(19.15%)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工作中采用口间歇管饲,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抑郁情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肺部感染 抑郁情绪 吞咽障碍 脑卒中 经口间歇管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直流电刺激结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感觉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感觉障碍患者70例(2023年1月至12月),随机分为感觉功能训练的对照组(35例)与结合颅直流电刺激的观察组(35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MA本体感觉、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MBI评分高,P<0.05。结论:颅直流电刺激结合感觉功能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感觉障碍,提高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感觉功能训练 脑卒中 感觉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癌诊断中经电子支气管镜钳检、刷检及灌洗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呼吸科2022年1月~至今收治的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电子支气管镜钳检、刷检、灌洗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电子支气管镜钳检、刷检、灌洗检查单一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纳入患者中确诊肺癌92例。电子支气管镜钳检检出70例;刷检检出52例;灌洗检查检出55例;三者联合诊断诊出90例;联合诊断肺癌诊出率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 肺癌诊断中,电子支气管镜钳检、刷检及灌洗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而联合诊断可提升诊出率及准确性,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肺癌 经电子支气管镜 钳检 刷检 灌洗后检查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经过单孔法对电切镜作用下肾囊肿去顶术。 方法 将目前我院收治的 88 例肾囊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 38 例,对照组患者 50 例,两组患者均符合肾囊肿诊断标准。在实验组中,采用单孔法去除腹膜腔前列腺的肾囊肿,对照组采用常规法的三孔法,行腹膜切除肾囊肿。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并发症及去除囊肿数等。 结果 通过以上方面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在各项手术时间等数据上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单孔法通过腹膜列腺电切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与传统的三孔法相比,两种手术方式应用后结果无明显差异,则单孔法可以部分取代三孔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单孔法 后腹腔 肾囊肿 去顶术 前列腺电切镜
  • 简介:全内脏反位(situsinversustotails,SIT)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全内脏反位合并肾脏肿瘤病例临床上更为少见[1],异常的脏器和血管分布往往增加了此类患者的手术难度,对于采取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则尤为困难[2]。我们近期收治1例全内脏反位同时伴有右侧肾脏肿瘤患者,对其采用腹膜途径成功进行了腹腔镜下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检索文献国内尚未有类似报道。

  • 标签: 全内脏反位 先天性畸形 腹腔镜 肾脏肿瘤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及运用非吸收血管夹的疗效观察及治疗体会。方法研究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的24位肾囊肿患者,把他们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之中有12人,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中运用非吸收血管夹进行操作。对照组之中有12人,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在去顶手术中不使用血管夹进行操作,手术步骤和其他环节的操作完全一致,严格的遵循对照原则。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的要高。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手术是一创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方法,运用非吸收血管夹的治疗效果比较好,适合在临床上运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去顶手术 非吸收血管夹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7-03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均实施去顶减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9.42±1.24)min,术中出血量(46.62±9.24)mL,引流管留置时间(2.24±0.34)d,术后住院时间(5.62±1.42)d。随访12个月,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术式。

  • 标签: 单纯性肾囊肿 后腹腔镜 肾囊肿去顶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囊肿治疗中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的肾囊肿患者 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 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均显著小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肾囊肿治疗中应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效果显著,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肾囊肿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126例胃癌行远端胃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术后共有15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1.9%;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吸烟、手术时间长、术前白细胞水平低、术中出血量大、病理分期晚、术中输血、留置导尿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结论LADG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可针对性通过术前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机体营养供应,缩短手术时间等措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腐竹段胃切除术 手术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