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eLtaStrans小鼠)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肠道菌群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eLtaStrans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葡萄糖耐量;收集小鼠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和16S rDNA测序及相关分析;通过"脏笼"共享实验将eLtaStrans小鼠的粪便移植到WT小鼠体内,检测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葡萄糖耐量。结果eLtaStrans小鼠与WT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8)。与WT小鼠相比,eLtaStrans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加;在菌群组成上,eLtaStrans小鼠中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01),而拟杆菌门、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P=0.042, P=0.033);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和狄氏副拟杆菌的丰度在eLtaStrans小鼠肠道菌群中显著降低(P=0.033, P=0.013)。eLtaStrans小鼠的肠道菌群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其他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其他氨基酸的代谢、能量产生和转化等方面与WT小鼠存在显著差异。eLtaStrans小鼠粪便移植后7、8、9周后的WT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而停止移植1周后小鼠的葡萄糖耐量恢复正常。结论胰岛素抵抗能够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发生明显改变,同时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肠道菌群能够进一步诱发机体葡萄糖耐量异常。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 葡萄糖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一种将2型糖尿病患病相关因素作为诊断预测因子在社区人群中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参加新疆克拉玛依社区"全民健康体检"、体检资料完整、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6 028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体检资料采集包括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采用随机分割抽样方法将人群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队列,运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与糖尿病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将筛选出的独立相关因素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使用RMS软件包来构建列线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衡量模型的区分度,利用校准曲线直观地反映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在建模组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女性)、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HbA1C、尿微量白蛋白、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三酰甘油葡萄糖生成指数这8个因子为糖尿病的独立相关因子,OR分别为1.053(95%CI 1.038~1.069)、0.681(95%CI 0.512~0.906)、1.802(95%CI 1.227~2.626)、1.789(95%CI 1.303~2.448)、10.973(95%CI 8.318~14.745)、1.002(95%CI 1.001~1.004)、2.914(95%CI 2.248~3.799)和2.673(95%CI 2.03~3.536)。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和0.955。ROC曲线中最佳临界值在训练集中为0.178(灵敏度0.930,特异度0.839),在验证集中为0.201(灵敏度0.945,特异度0.84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2型糖尿病筛查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筛查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工具。

  • 标签: 糖尿病,2型 相关因素 筛查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患者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构建和验证列线图模型预估POR患者最终活产概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助孕治疗的2667例预期POR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POR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因素变量的回归系数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按完全随机化分组及对照原则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女性年龄(OR=0.876,95% CI= 0.849~0.902,P<0.001)、窦卵泡计数(OR=1.283,95% CI=1.133~1.463,P<0.001)、促性腺激素使用总量(OR=1.002,95% CI=1.001~1.004,P<0.001)、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OR=0.786,95% CI=0.636~0.963,P=0.018)、MII卵数(OR=0.842,95% CI=0.712~0.985,P=0.033)和可移植胚胎数(OR=2.052,95% CI=1.762~2.403,P<0.001)是最终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子,根据上述独立影响因子构建POR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模型,建模组的AUC为0.894(95% CI=0.878~0.909),验证组的AUC为0.902(95% CI=0.896~0.912),提示模型符合度良好。结论女性年龄、窦卵泡计数、促性腺激素使用总量及时间、MII卵数、可移植胚胎数是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POR患者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的成功构建能够有效、简便和直观地预测POR患者最终活产概率。

  • 标签: 卵巢低反应 逻辑回归 列线图模型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间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29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61例)和非AKI组(2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AP并发AKI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预测SAP并发AKI的Nomogram模型。绘制模型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AKI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Ranson评分,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休克、机械通气例数及外周血乳酸(BLA)、肌酐(Scr)、尿素氮(BUN)、CRP、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 C)水平均较非AKI组显著增高,血钙水平较非AKI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185,95%CI 1.074~1.308,P=0.001)、Ranson评分(OR=12.668,95% CI 5.102~31.456,P<0.001)、Scr(OR=1.028,95% CI 1.002~1.054,P=0.034)、PCT(OR=4.298,95% CI 1.379~13.395,P<0.001)及Cys C(OR=38738.38,95% CI 43.190~347459.41,P<0.001)是SAP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钙(OR=0.0001,95% 0.000~0.048,P<0.001)是SAP并发AK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以上述6项因素为参数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AKI发生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7、99.0%和98.5%;在验证集分别为0.976、98.6%和94.2%。结论成功建立了SAP并发AKI的早期预测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SAP并发AKI的风险。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急性肾损伤 模型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致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对照组(nCMS+Nal组)、CMS+生理盐水组(CMS+Nal组)、CMS+氟西汀组(CMS+Flu组)、CMS+丹参多酚酸组(CMS+Sal组)、CMS+氟西汀+丹参多酚酸组(CMS+Flu+Sal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接受持续21 d的CMS造模。CMS造模21 d后,按照分组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0.9 %生理盐水(10 mg·kg-1·d-1)、氟西汀(20 mg·kg-1·d-1)、丹参多酚酸(40 mg·kg-1·d-1)、氟西汀(20 mg·kg-1·d-1)+丹参多酚酸(40 mg·kg-1·d-1),连续21 d,给药期间,后4组大鼠继续给予CMS干预。分别于基线水平(第0天)、造模后(第21天)、干预后(第42天)进行强迫游泳和糖水偏爱实验评估抑郁样行为,之后处死大鼠取前额叶皮质和海马,采用RT-qPCR检测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mRNA的水平。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行为学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子指标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做相关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基线水平、造模后和干预后五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爱率、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的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8.238, 6.921,7.591,均P<0.05)。造模后,与nCMS+Nal组相比,CMS+Flu、CMS+Sal、CMS+Flu+Sal和CMS+Nal组4组大鼠体质量降低、糖水偏爱率降低、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增加(均P<0.05);干预后,与CMS+Nal组相比[体质量(350.15±41.65)g,糖水偏爱率(52.95±11.13)%,静止不动时间(91.40±15.22)s],CMS+Flu、CMS+Sal、CMS+Flu+Sal和nCMS+Nal组大鼠体质量更重[(378.21±30.78)g,(385.12±43.19)g,(391.41±31.21)g,(402.33±18.67)g,均P<0.05]、糖水偏爱率高[(69.30±15.56)%,(68.12±10.99)%,(71.18±9.51)%,(75.47±11.55)%,均P<0.05],而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降低[(68.81±21.74)s,(66.10±25.51)s,(63.53±22.32)s,(71.21±21.41)s,均P<0.05]。干预后,CMS+Flu组、CMS+Sal组、CMS+Flu+Sal组三组间体质量、糖水偏爱率和静止不动时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CMS+Flu组、CMS+Sal组、CMS+Flu+Sal组和nCMS+Nal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TLR4 mRNA、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CMS+Nal组(均P<0.05)。在前额叶皮质部位,CMS+Flu+Sal组的TLR4 mRNA(0.715±0.358)、MyD88 mRNA(0.739±0.233)表达均低于CMS+Sal组(1.943±0.606,1.815±0.897)(均P<0.05)。大鼠前额叶皮质与海马部位TLR4 mRNA的表达水平与MyD88 mRNA水平、TNF-α水平、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呈正相关,与糖水偏爱率呈负相关(前额叶皮质r=0.915,0.041,0.027,-0.178;海马r=0.810,0.070,0.011,-0.153;均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改善CMS导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这可能与其抑制脑内TLR4/MyD88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温和应激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免疫炎性反应 丹参多酚酸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6~7周龄)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9.45 mg·kg-1)、DSS低剂量组(1.6 g·kg-1)和DSS高剂量组(6.4 g·kg-1),每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7 d后大鼠按照分组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及瘦素受体/糖元合成激酶3β/微管相关蛋白tau(leptin receptor/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LEP-R/GSK-3β/tau)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五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和分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23,P>0.05),分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均显著(F=74.65,18.32;均P<0.05)。第5天时,尼莫地平组、DSS低剂量组和DSS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均低于模型组(q=14.425,7.477,21.392,均P<0.05),且DSS高剂量组低于尼莫地平组[(15.28±2.46)s,(22.78±3.31)s,q=6.966,P<0.05]。五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31,P<0.05),尼莫地平组及DSS高低剂量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均高于模型组(q=6.789,10.635,5.270,均P<0.05),且DSS高剂量组的穿越平台次数高于尼莫地平组[(6.84±1.63)次,(5.22±1.75)次,q=3.846,P<0.05]。ELISA结果显示,五组大鼠海马组织MDA、ROS和SOD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338,38.518,15.440,均P<0.05)。DSS高剂量组海马组织MDA水平、ROS水平低于模型组(q=16.061,13.541,均P<0.05)和尼莫地平组(q=4.317,5.162,均P<0.05),SOD水平高于模型组(q=8.179,P<0.05)和尼莫地平组(q=4.13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五组大鼠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692,43.384,均P<0.01)。DSS高剂量组Bcl-2/Bax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q=10.562,P<0.05)和尼莫地平组(q=3.820,P<0.05),Caspase-3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q=12.139,P<0.05)和尼莫地平组(q=7.734,P<0.05)。五组大鼠海马组织LEP-R、p-GSK-3β、p-S404 tau和p-S202 tau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27,59.230,159.784,105.923,均P<0.01)。尼莫地平组、DSS高剂量组LEP-R、p-GSK-3β蛋白水平均高于模型组(q=16.275,20.104,均P<0.05;q=12.942,17.257,均P<0.05),两组p-S404 tau、p-S202 tau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q=19.121,27.456,均P<0.05;q=17.559,22.780,均P<0.05)。DSS高剂量组LEP-R((0.98±0.15),(0.86±0.14))、p-GSK-3β((0.95±0.16),(0.82±0.13))蛋白水平均高于尼莫地平组(q=3.829,4.314,均P<0.05),p-S404 tau[(0.41±0.03),(0.58±0.07)]、p-S202 tau[(0.48±0.05),(0.59±0.06)]表达水平均低于尼莫地平组(q=8.335,5.220,均P<0.05)。结论DSS可改善V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神经元凋亡、上调LEP-R/GSK-3β/tau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当归芍药散 血管性痴呆 瘦素受体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神经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蒙特卡罗程序FLUKA建立点扫描碳离子束流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使用FLUKA建立同步加速器碳离子束流治疗头的几何模型,匹配实验测量数据中的单能标称能量、高斯能谱分布、初始束斑大小以及束流的角分布等各项参数;利用治疗计划系统生成碳离子束流治疗计划,通过γ分析比较FLUKA束流模型与治疗计划系统输出的剂量分布差异,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单能碳离子束流的深度剂量分布差异均在0.1 mm之内,束斑大小最大差异为0.17 mm;对于每个靶区,2 mm/2%标准下的2D-与3D-γ通过率均在95%以上。结论基于蒙特卡罗程序FLUKA实现了点扫描碳离子束流输运过程的精准模拟。该模型能够用于临床治疗计划的模拟验证,并进一步应用于新型粒子治疗设备在开发阶段的模拟以及生物有效剂量的计算。

  • 标签: 蒙特卡罗模拟 点扫描碳离子束流 剂量分布验证
  • 简介:摘要微观模拟模型通过使用个体水平的数据估计状态转换概率,模拟人群中个体的疾病发展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处理人群异质性或疾病史等个体特征的影响,从而解决流行病学中复杂疾病筛查的成本效果问题。本文介绍了微观模拟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步骤、分析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结合在美国人群中开展的一项慢性肾脏病微量蛋白尿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实例,从模型构建、模型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微观模拟模型在筛查成本效果分析中应用的要点。微观模拟模型通过估计广泛的个体特征,并考虑复杂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马尔科夫模型假设受限的复杂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公共卫生领域的循证决策,后续研究应注意决策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和研究结果的透明度,并且需要按照相应的报告规范开展流行病学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

  • 标签: 微观模拟模型 筛查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ABC-X模型的护理干预在女性面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女性面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ABC-X模型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体像障碍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BC-X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女性面部烧伤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体像障碍,改善其应对疾病的方式。

  • 标签: 烧伤 面部 女性患者 ABC-X模型 负性情绪 体像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健康素养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主题,为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慢性病健康素养相关的文献,从时间趋势、期刊分布、国家和机构分布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采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挖掘研究主题。结果共纳入1 023篇文献,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来源出版物共计435种,发文量最大的期刊是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37篇),美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发文量占47.507%(486/1 023)。通过LDA主题模型识别11个研究主题,并进一步归纳为慢性病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研究、不同群体的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其健康结局关系的研究3个方面。结论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相关研究的主题挖掘与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为慢性病健康素养相关研究提供发展方向。

  • 标签: 慢性病 文献计量学 健康素养 LDA模型 主题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外科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留置导管的3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UEX,将其分为UEX组(n=25)和非UEX组(n=289),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住ICU、气管插管、身体约束、管道数量、镇痛、镇静、服用安眠药和术后发热情况,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UEX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按照同样标准,选取2020年5—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外科术后患者UEX风险预测模型最终纳入身体约束、气管插管、年龄3个危险因素,分别赋值0~2、0~4、0~5分,3项指标评分相加为总分,总分为0~11分。AUC为0.887(95%CI:0.807~0.967),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91,灵敏度为0.640,特异度为0.951,预测临界值为5.5分。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2.6%,正确率为90.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外科术后患者UEX风险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外科术后发生UEX高风险患者,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外科手术 手术后 非计划性拔管 风险管理 预测模型 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动物模型在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最常用的造模动物是鼠、猪、羊,常用造模方法包括颈总动脉血流阻断合并缺氧、大脑中动脉闭塞、单纯缺氧、宫内窘迫及感染合并缺氧缺血等,建模后可通过直接观察、组织形态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行为学等手段来评价损伤程度与药物疗效。本文主要围绕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种类、建模方法和建模后评价3方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缺氧缺血,脑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造模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达成教科书式结局(TO)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达成TO的列线图,并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肝胆胰外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232例患者,其中男性114例,女性118例,年龄(61.0±9.8)岁。根据是否达成TO分为TO组(n=86)和非TO组(n=146)。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O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一致性曲线图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列线图预测与实际达成TO的一致性。结果TO组胆囊癌患者术后1、3年累积生存率为86.0%、62.8%,优于非TO组46.6%、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4,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高(OR=0.16,95%CI:0.03~0.79,P<0.001)和颈管部胆囊癌(OR=0.14,95%CI:0.02~0.94,P=0.004)达成TO概率低,而肿瘤分化程度越高(OR=7.08,95%CI:1.34~37.56,P=0.001)越容易达成TO。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0.79~0.90),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一致性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χ2=5.77,P=0.673)显示该模型预测TO和实际发生率一致性较好。结论肿瘤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部位是胆囊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达成TO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达成TO的性能良好。

  • 标签: 胆囊肿瘤 外科手术 教科书式结局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5~18岁过敏性哮喘患儿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效果的因素并寻找最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06年12月至2021年11月完成3年以上螨SCIT的688例5~18岁过敏性哮喘患儿的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停药组和未停药组,定义男性、皮肤点刺结果、年龄、每日药物评分(DMS)、视觉模拟量表(VAS)得分和入组季节为自变量,使用R语言建模(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分析自变量对结局的影响,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3种模型预测能力,应用德隆检验进行3种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假设检验。结果6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男435例、女253例。就诊年龄5~<8岁349例,8~<11岁240例,11~18岁99例。皮肤点刺试验单一螨过敏429例(62.4%)、螨为主且合并其他过敏259例(37.7%)。3年后停药组351例(51.0%)、未停药组337例(49.0%)。DMS 初始时4(3,6)分,3个月3(2,5)分,4个月3(2,5)分,12个月2(1,3)分,3年0(0,1)分。VAS 初始时3.5(2.5,5.2)分,3个月3.2(2.2,4.8)分,4个月2.6(1.4,4.1)分,12个月1.0(0.6,1.8)分,3年0.5(0,1.2)分。3、4、12个月时DMS较初始时下降率分别为0(0,20%),16.7%(0,33.3%),50.0%(31.0%,75.0%);VAS则分别为7.1%(3.2%,13.8%),27.6%(16.7%,44.4%),70.2%(56.1%,82.3%)。6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起始治疗季节中春季99例、夏季230例、秋季171例、冬季188例。R语言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DMS 3个月>3分(OR=-3.5,95%CI:-4.3~-2.7,P<0.01)、男性(OR=-1.7,95%CI:-2.3~-1.0,P<0.01)、DMS 4个月下降率>16.7%(OR=-1.6,95%CI:-2.3~-0.8,P<0.01)、DMS 3个月下降率>0(OR=-0.7,95%CI:-1.3~-0.2,P<0.05)对停药可能性大;DMS 12个月下降率>50.0%(OR=0.7,95%CI:0.1~1.3,P<0.05)、VAS 12个月>1.0分(OR=0.9,95%CI:0.3~1.6,P<0.05)、初始VAS<4.0分(OR=1.0,95%CI:0.4~1.6,P<0.01)对停药可能性小。随机森林模型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均显示DMS 3个月>3分(平均减少准确度=30.9、重要性=0.45)对停药影响力最大。随机森林模型AUC 0.900、精确度78.2%、灵敏度84.5%,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为0.891、80.0%、80.0%;极端梯度上升模型0.886、76.9%、84.5%。德隆检验分别比较3种模型AUC均可用于该数据集的预测(均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需要使用越多的药物控制原发病、开始螨SCIT后越缓慢减少原发病的治疗药物,越有利于3年后停用所有药物。随机森林模型为过敏性哮喘螨皮下免疫治疗效果的最佳预测模型

  • 标签: 哮喘 皮下免疫治疗 疗效 儿童
  • 简介:摘要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利用RNA指导核酸内切酶进行基因编辑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靶向精准、周期短、基因敲除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多个物种的基因编辑及疾病基因治疗中。目前,采用该技术已构建了多种眼科疾病动物模型,如角膜营养不良模型(UBIAD1、TGF-β R124C基因突变)、青光眼模型(MYOC Y435H、OPTN E50K和PMEL基因突变)、白内障模型(GJA8、KPNA4、c-Maf、AQP5和PIKFYVE基因突变)、Leber先天性黑矇动物模型(KCNJ13和LCA5基因突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RB1/RBL基因突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HKDC1、C8ORF37、CERKL、PRCD、ASRGL1、LRAT和PDE6B基因突变)等。还有研究者采用该基因编辑技术进一步证实了MFRP、CPAMD8、Pax6和FREM基因在动物眼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就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构建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CRISPR-Cas系统 基因编辑 眼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电子病历的预训练模型对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识别效果。方法收集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21年12月1至31日就诊于呼吸与危重症科、发热门诊、急诊门诊、儿科、感染科的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表征(BERT)预训练模型对病历进行ARI病例识别与判断,以医学专业人员根据ARI病例定义判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模型识别ARI的灵敏度、特异度、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对ARI病例识别的准确性。结果含有3 817条电子医疗记录的测试集中,共有1 200条经人工判定的ARI病历。模型判定ARI共计1 205例,灵敏度为92.67%(1 112/1 200),特异度96.45%(2 524/2 617),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9,AUC为0.95。模型在男性和女性中识别ARI的准确性相近(AUC分别为0.95和0.94),且对未成年ARI病例识别较18~59岁及≥60岁(AUC分别为0.94,0.89和0.89)更准确。相较于住院患者,目前模型对门诊患者的ARI识别更好,AUC分别为0.74和0.95。结论使用基于电子病历的预训练模型对ARI病例判定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针对门诊患者及未成年患者。该模型在利用电子病历进行医疗机构ARI病例监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力。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电子病历 预训练模型 应用
  • 简介:摘要量表的结构效度能够考察测量的数据结构与目标测量事物特征是否相符,客观评价量表的整体架构,在量表开发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是评价量表结构效度的常用方法。在对具有多个相关因子的量表进行CFA时可以运用二阶因子模型和双因子模型。本研究以汉化苏黎世慢性中耳疾病量表为例,对CFA的基本理论、分析步骤以及软件实现方法进行阐述,为研究者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提供方法学支持和应用基础。

  • 标签: 双因子模型 验证性因子分析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20年9—11月对北京市朝阳区4个片区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64例老年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倾向特征、使能资源和需求因素3个维度,应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同时基于安德森理论,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及效应大小。结果户籍、职业、社区养老服务了解程度、社区就医便捷认同度、社区卫生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认同度、社区卫生服务改善自身健康认同度、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了解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收入满足程度、前一年自付医疗费、居住状态、社区就诊费用接受度、社区医护人员数量满意度、健康状况自评、过去2周是否患病以及患慢病种类数均是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5)。在安德森模型3个维度中,使能资源可直接产生影响,也可通过需求因素间接产生影响,总效应值为0.404;需求因素可直接产生影响,效应值为0.193;倾向特征可通过使能资源和需求因素间接产生影响,总效应值为0.176。使能资源维度中社区卫生服务就诊费用接受度影响最大(FL=0.535),需求因素维度中患慢病种类数影响最大(FL=1.018),倾向特征维度中社区卫生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认同度影响最大(FL=0.612)(均P<0.05)。结论影响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因素和作用路径多样,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就诊费用接受度、患慢病种类数、社区卫生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认同度影响较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关怀医疗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安德森理论
  • 简介:摘要在体-离体生物感受细胞模型采用在体暴露评估、离体结局分析以及系统环境关键组分筛选的方法,评估环境污染物通过影响机体内环境稳态而导致的健康效应和毒作用机制。该模型整合了人群现场的真实暴露与实验室细胞分子机制研究,结合了体外和体内模型的优势,弥补了单一的毒理学评价模型的不足,从宏观人群研究和微观机制探索之间的介尺度层面,为环境污染物毒性测试和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标签: 毒理学 在体-离体生物感受细胞模型 介尺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SAP)继发感染SD大鼠模型小肠防御素-5 mRNA的变化,探讨SD大鼠肠道内感染菌情况。方法将实验使用的36只SD健康大鼠分为4组,每组9只,分别建立SAP大鼠模型,A组为对照组,将大鼠直接处死。B、C、D组分别在制成大鼠模型后12、24、36 h后对大鼠进行处死,对胰腺进行病理性检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大鼠模型体内小肠防御素-5 mRNA的水平变化,观察大鼠腹水颜色、胰腺组织病理学、胰腺大体组织学、血清脂肪酶含量、血清淀粉酶含量、大鼠肠道内感染菌情况。结果B、C、D组健康SD大鼠均患SAP;运用RT-PCR技术得出B、C、D组小肠防御素-5 mRNA水平分别为0.769±0.090、0.571±0.129、0.510±0.063,均低于A组(1.107±0.164,t=5.420、6.269、10.194,P<0.05)。B、C、D组SD大鼠与A组比较,腹水颜色更深,胰腺组织破坏更明显;B、C、D组大鼠血清脂肪酶含量分别为(2 177.84±86.36)、(2 348.79±83.45)、(2 459.87±91.36) U/L,血清淀粉酶含量分别为(7 767.94±436.36)、(8 348.79±463.46)、(9 859.87±461.37) U/L均高于A组的(107.71±36.17)、(1 446.71±236.14) U/L(血清脂肪酶:t=66.330、73.921、71.815,P<0.05;血清淀粉酶:t=38.221、39.808、48.700,P<0.05);大鼠肠道内均受到细菌感染,且细菌菌株随着大鼠病情加重而增多(P<0.05)。结论SD大鼠模型小肠防御素-5 mRNA获得性缺陷是造成SAP大鼠体内胰腺组织损坏、受到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小肠防御素-5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