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旁系血亲婚配的Chediak-Higashi综合征家系的CHS1/LYST基因进行变异检测,探讨LYST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家系调查,分析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及父母等16名亲属指甲的DNA,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患者的致病基因,根据基因变异点对亲属相应位点做Sanger测序,确认携带者。结果该家系中2例患者临床均有皮肤部分白化及免疫缺陷,表现为反复严重感染、出血倾向且发生嗜血现象,骨髓细胞及血涂片检查均出现粗大的嗜酸性包涵体颗粒。LYST基因第34外显子存在c.8782C>T(p.Gln2928*)纯合无义变异,与其表型相关,且该变异为新变异点。确认6名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的LYST基因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杂合变异,另10名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则均未检测到该变异。结论基因变异分析结果丰富了Chediak-Higashi综合征致病基因的变异谱,为临床明确病因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CHS1/LYST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基因对肾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癌细胞786-O和OS-RC-2(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应用siRNA转染下调SPAG9在786-O和OS-RC-2的表达;分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转染后SPAG9在786-O和OS-RC-2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96 h后786-O及OS-RC-2的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786-O、OS-RC-2的迁移与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分析转染后786-O、OS-RC-2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蛋白表达量;利用小管形成实验观察SPAG9基因沉默后,786-O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1)RT-PCR及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提示siRNA能够有效沉默786-O及OS-RC-2中SPAG9 mRNA和蛋白的表达。si-Ctrl组表达量为参照和786-Osi-SPAG9组、OS-RC-2si-SPAG9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为(0.41±0.02、0.12±0.03,t=14.420,P<0.01)、(0.64±0.02、0.13±0.01,t=36.690,P<0.01);(1.36±0.13、0.83±0.04,t=6.816,P<0.05)、(0.93±0.01、0.63±0.04,t=12.410,P<0.05)。(2)SPAG9基因沉默后对786-O以及OS-RC-2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82、6.674,P>0.05)。(3)SPAG9敲低后的786-O以及OS-RC-2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降低,si-Ctrl组和786-Osi-SPAG9组、OS-RC-2si-SPAG9组迁移细胞数目为(105.32±10.13)、(53.34±5.17)个(t=9.232,P<0.05)、(132.00±11.23)、(65.45±7.23)个(t=11.161,P<0.05);侵袭细胞数目为(88.33±16.56)、(32.08±6.79)个(t=6.093,P<0.05)、(90.67±13.01)、(28.67±4.02)个(t=5.924,P<0.05)。(4)SPAG9基因沉默后,786-O血管形成能力明显降低。si-Ctrl组、786-Osi-SPAG9组中平均管样结构数为12.56±2.40、3.05±0.86(t=2.254,P<0.05)。(5)Western blot显示转染后的786-O和OS-RC-2细胞中,MMP-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si-Ctrl组和786-Osi-SPAG9组、OS-RC-2si-SPAG9组中MMP-2的相对表达量为0.37±0.02、0.24±0.01(t=8.712,P<0.001)、0.26±0.01、0.21±0.02(t=4.558,P<0.05);而TIMP-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其相对表达量为0.52±0.03、0.59±0.03(t=2.720,P>0.05)、0.52±0.01、0.54±0.01(t=2.102,P>0.05)。结论SPAG9基因具有促进肾癌细胞迁移、侵袭及血管形成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2的激活有关。

  • 标签: 精子相关抗原9 肾癌 迁移 侵袭 血管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从基因组水平上探讨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132株的耐药性和致病机制。方法采用MIC法测定菌株UPEC132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其分型,利用三代测序平台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并用Prodigal软件预测和数据库筛选进行耐药和毒力基因功能注释,然后收集GenBank上23株UPEC菌株的染色体基因组序列,利用RAxML软件对UPEC132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UPEC132菌株对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唑林耐药,其MLST分型为ST10522型。该株全基因组包括一条完整的基因组(染色体)序列及两条质粒序列,染色体、质粒P1和P2的序列大小分别为5 234 468 bp、117 139 bp和101 356 bp,鸟嘌呤-胞嘧啶(GC)含量分别为50.48%、49.05%和54.04%。该株染色体、质粒P1和P2分别有4 856、140和116个基因。其耐药基因多位于染色体,主要为耐多药外排泵基因簇,P2仅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1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G。UPEC132毒力基因也位于染色体,主要为菌毛黏附素9种、铁摄取系统5种和分泌性毒素3种。Afa菌毛和Ⅳ型菌毛基因簇分别位于质粒P1和P2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UPEC132与23株UPEC均不在同一分支。结论UPEC132株的ST10522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的大肠埃希菌新ST型,其全基因组遗传信息被全面揭示,耐药性和致病性与其携带的多种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相关。

  • 标签: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性 毒力 全基因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相关(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系,为GDM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以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妊娠时间及居住地1∶1频数匹配非GDM孕妇作为对照组,最终纳入324例病例和318例对照,提取孕妇外周血DNA并进行基因分型,应用min P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GDM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min P法结果显示,FTO基因与GDM发病风险无关(P>0.05)。在调整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且调整多重比较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FTO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携带rs11075995位点TT基因型与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95%CI:0.35~0.89),携带rs3826169位点G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95%CI:0.35~0.88),携带rs74245270位点GA基因型(OR=0.69,95%CI:0.49~0.98)、GA或AA基因型(OR=0.70,95%CI:0.50~0.97)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均是GDM的保护因素;相反,携带rs74018601位点GA基因型(OR=1.51,95%CI:1.07~2.12)、GA或AA基因型(OR=1.46,95%CI:1.06~2.02)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7205009位点AA基因型(OR=1.83,95%CI:1.18~2.86)、GA或AA基因型(OR=1.53,95%CI:1.08~2.19)与携带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9888758位点A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1.43,95%CI:1.02~2.00),均是GDM的危险因素。结论FTO基因rs11075995、rs3826169、rs74245270、rs74018601、rs7205009与rs9888758位点多态性与GDM的发病风险有关。

  • 标签: 肥胖相关基因 基因多态性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东营地区新生儿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类型、发生频率和变异位点分布等,为开展大规模耳聋基因筛查和预防耳聋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半导体测序法对7875例新生儿18个常见耳聋基因的100个变异位点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基因变异种类、发生频率和变异位点分布等。结果共检出552例耳聋基因变异,发生频率为7.01%。其中,GJB2、SLC26A4和GJB3的热点变异分别为c.235delC、IVS7-2A>G和c.538C>T。耳聋相关线粒体基因MT-CO1、MT-RNR1、MT-TL1、MT-TS1的变异频率分别为0.38%、0.25%、0.10%、0.01% 。确诊耳聋患者4例,其中1例为单侧耳聋。东营各县区耳聋相关变异基因的构成比分析显示,SLC26A4与GJB2相比,变异比例最高为利津县(51.76% vs. 40.00%),最低为河口区(30.77% vs. 56.41%)。结论东营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变异检出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其原因可能由于采用了半导体测序法,其覆盖的基因类型和变异位点数量均高于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由于地缘和人口聚集因素,东营各县区新生儿各耳聋变异基因构成比有明显不同。上述结果对东营地区耳聋出生缺陷的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耳聋基因 新生儿 半导体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10月龄女婴因"间断发热、腹泻21 d"入院。患儿生后出现不明原因周期性发热、腹泻,本次并发多处小肠穿孔,行肠穿孔修补术,给予沙利度胺治疗后完全缓解。家系全外显子检测提示患儿为TNFAIP3基因自发杂合无义突变c.133C>T(p.R45X)所致婴儿型炎症性肠病。本病临床罕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和内皮功能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方案,对四川省8个社区≥40岁且居住时间大于6个月的居民进行筛查。采用颈动脉超声对筛查出的2 377名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有无、斑块类型进行评估,同时对炎症和内皮功能相关的10个基因19个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通过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这19个基因位点间的交互作用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在2 377名脑卒中高危人群中,852名(35.8%)发现有颈动脉斑块,其中454名(53.3%)为稳定斑块,398名(46.7%)为易损性斑块。单因素分析发现,PPARArs4253655(OR=1.01,95%CI 1.03~1.82),HABP2rs7923349(OR=1.18,95%CI 1.06~3.11)和IL1Ars1609682(OR=1.09,95%CI 1.03~2.87)与颈动脉斑块相关(均P<0.05);NOS2Ars2297518(OR=1.05,95%CI 1.02~2.64)和PPARArs4253655(OR=1.00,95%CI 1.01~1.74)与易损斑块相关。GMDR分析发现,HABP2rs7923349、ITGA2rs1991013、IL1Ars1609682和NOS2Ars8081248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调整协变量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型后发现,这4个基因位点高风险交互基因型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独立相关(OR=2.81,95%CI 1.32~7.49,P=0.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高。炎症和内皮功能相关基因位点HABP2rs7923349、ITGA2rs1991013、IL1Ars1609682和NOS2Ars8081248多态性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卒中 高危 炎症 颈动脉斑块 易损斑块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细胞特异基因-2(GSG2)基因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敲除GSG2的U87细胞系构建裸鼠成瘤模型。随后进行瘤体体积、重量测量和动物活体成像分析,并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探讨下游分子机制。采用非配对t检验或χ2检验来计算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GSG2敲低后1个月裸鼠瘤体明显减小[敲低(KD)组:(109.42±209.94) mm3,对照(NC)组:(1 070.00±410.28) mm3,P<0.05],凋亡相关蛋白Fas、Fas配体(FasL)、p27、p53、SMAC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SMAC蛋白激活最为明显。结论GSG2在体内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并降低胶质瘤增殖。

  • 标签: 胶质瘤 生殖细胞特异基因-2基因 组蛋白H3相关蛋白激酶 p5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人群中,NUDT15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导致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IB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筛选NUDT15基因突变与AZA治疗IBD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309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亚洲IBD人群中NUDT15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TPMT基因突变率(21.5%比2.8%,OR = 0.10,95%CI:0.07 ~ 0.1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UDT15基因突变与AZA相关的白细胞减少具有显著相关性(OR = 0.40,95%CI:0.34 ~ 0.47,P<0.001);NUDT15突变的IBD患者更易在应用AZA的早期出现白细胞减少(OR = 2.69,95%CI:1.67 ~ 4.33,P<0.001);同时NUDT15基因纯合突变型(TT型)更易出现Ⅲ~Ⅳ级的骨髓抑制(OR = 0.09,95%CI:0.04 ~ 0.18,P<0.001)。结论亚洲IBD人群中,AZA引起的骨髓抑制与NUDT15基因突变具有显著相关性,较TPMT基因突变关系更为密切,并多发生于应用AZA的8周内。同时,NUDT15基因TT纯合突变会增加重度骨髓抑制的风险。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NUDT15 硫唑嘌呤 骨髓抑制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色素痣中增生结节的基因学改变及生物学潜能。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24例皮肤黑色素性肿瘤中全外显子基因改变,包括2例先天性色素痣中增生结节、12例良性的先天性色素痣和10例恶性的黑色素瘤。利用测序结果比较增生结节与先天性色素痣及黑色素瘤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基因组聚类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增生结节的基因水平特点及其生物学潜能。同时采用4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增生结节区域进行检测。结果在2例先天性色素痣的增生结节样本中检测到86个共同的体细胞基因突变,其中有52个基因是增生结节组相比于先天性色素痣组增多的突变基因,而这52个突变基因当中22个基因高发于黑色素瘤组。以先天性色素痣和黑色素瘤中有明显差异的变异基因为标准做聚类分析,显示先天性色素痣和黑色素瘤有明显分界,增生结节的基因变异介于先天性色素痣和黑色素瘤之间。4色FISH检测2例增生结节均为阳性。结论增生结节的基因改变介于良性色素痣与恶性黑色素瘤之间,推测增生结节虽然临床表现多为良性生物学行为,但是在基因水平上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这类患者在临床中需要长期监测和随访。

  • 标签: 痣,色素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 基因文库 基因测定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组测序(MGS)技术在感染性葡萄膜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疑诊为感染性葡萄膜炎的19例患者的19份玻璃体标本进行MGS检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19~68岁;右眼10例,左眼8例,双眼1例;临床诊断急性视网膜坏死8例(9只眼),诊断不明11例(11只眼)。每份标本留取玻璃体约1 ml,800 μl标本用于MGS,200 μl标本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实验。MGS使用TIANamp Micro DNA Kit试剂盒提取样本DNA,BGISEQ-500平台测序。将测序数据中低质量和长度小于35 bp的数据、人类参考基因组序列及低复杂度序列去除后,获得的数据与专用微生物数据库比对分析,通过统计对比序列数占比、唯一序列数、覆盖率、测序深度等参数确定测序阳性结果,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上述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19份标本MGS检出多种微生物,7份测序结果为阳性。其中3份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份为白念珠菌、1份为痤疮丙酸杆菌、1份为副流感嗜血杆菌。3份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标本检出的序列数占比分别为77.93%(1 794/2 302)、99.98%(12 843/12 845)、98.88%(5 733/5 798),唯一序列数分别为1 794、12 843、5 733条;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此3份标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载量均较高,与MGS结果一致。结论MGS可作为感染性葡萄膜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一种选择。(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19-523)

  • 标签: 葡萄膜炎 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者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定量PCR等技术进行基因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和晚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钴胺素、左卡尼汀、特殊饮食及对症治疗。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中58例(18.5%)通过液相串联质谱法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1.6%)为尸检确诊,251例(79.9%)患儿为发病后临床诊断。发病年龄为3小时龄~18岁,其中早发型159例(71.0%),晚发型65例(29.0%)。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代谢危象、智力运动落后、癫痫、贫血和多脏器损伤。早发型较晚发型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及贫血常见[20.8%(33/159)比9.2%(6/65),34.6%(55/159)比16.9%(11/65),χ2=4.261、6.930,P=0.039、0.008]。236例(75.2%)接受了基因分析,227例(96.2%)获得了基因诊断,在7个基因(MMUT、MMAA、MMAB、MMADHC、SUCLG1、SUCLA2、MCEE)上共发现127个变异,其中49个为新变异。MMUT变异导致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乏(mut型)211例(93.0%),常见的MMUT变异是c.729_730insTT、c.1106G>A、c.914T>C。c.914T>C在早发型中发生的频率较晚发型高[8.3%(18/216)比1.6%(1/64),χ2=3.859,P=0.037]。mut型较其他类型患儿代谢危象常见[72.6%(114/157)比3/13,χ2=13.729,P=0.001]。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在mut型患儿中比其他类型患儿少见[38.2%(60/157)比9/13、25.5%(40/157)比8/13,χ2=4.789、7.705,P=0.030、0.006]。58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患儿中44例(75.9%)从无症状时开始治疗,发育正常;14例(24.1%)临床发病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结论分析了我国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及相关性,扩展了基因变异谱。鉴于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有临床表现复杂及早发严重的倾向,新生儿筛查对于早期诊断、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将致病基因MMUT列入我国育龄夫妇孕前携带者筛查目录中,关口前移至出生缺陷一级预防。

  • 标签: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新生儿筛查 串联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肌肉组织和正常小鼠肌肉组织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阐述差异表达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阿尔茨海默病小鼠(10只)和健康小鼠(10只)肌肉组织,运用二代高通量RNA转录测序(RNA-seq)技术进行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O)及京都基因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候选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4 222个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和健康小鼠肌肉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2 087个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肌肉中高表达,2 135个低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显著上调的功能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过程、单一生物过程、代谢过程和催化活性等;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明显富集于代谢和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等;qRT-PCR结果显示,候选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和健康小鼠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重要调节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肌肉组织中代谢和炎症相关通路最为富集,为深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肌肉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个诺里病家系的致病基因变异,确定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对先证者核心家系4名成员的DNA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筛选变异位点,确定致病基因。通过Sanger测序对核心家系及7名其他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组检测及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另外3例男性患者的NDP基因均存在c.361C>T(p.Arg121Trp)半合子错义变异,先证者母亲、外祖母和2个表妹均为c.361C>T杂合变异携带者,正常表型男性家系成员均未检测到该变异,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结论NDP基因c.361C>T错义变异是该诺里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 标签: 诺里病 全外显子基因测序 NDP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接诊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常规护理服务,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强化护理干预,选做研究组,对比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病程持续时间、焦虑与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病程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其提供临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疾病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病程持续时间 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发现存在心脏发育异常、合并腭裂等其他异常、且经遗传学检测证实携带22q11.2微缺失胎儿的基因型与表型特征。方法妊娠12周和20~24周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对5例心脏发育异常或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的胎儿,在排除染色体核型异常后,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基因组的拷贝数变化。对发现携带22q11.2微缺失的胎儿及其双亲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进行检测。结果SNP-array检测提示5例胎儿均携带22q11.2区2.27~3.02 Mb的杂合缺失。MLPA检测证实其缺失范围均涉及LCR22-A~D,且均为新发变异。结论对产前检查提示心脏发育畸形的胎儿进行22q11.2微缺失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胎儿的缺失区域相似但存在差异,其表型的差异与其基因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腭裂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表型 基因型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胎儿的PKHD1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引产胎儿的新鲜组织及父母外周静脉血进行相关基因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家系分析及位点验证。结果胎儿组织样本检测到PKHD1基因存在c.5336A>T(p.Asn1779Ile)和c.9455delA(p.Asn3152Thrfs*10)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父亲携带c.5336A>T(p.Asn1779Ile)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9455delA(p.Asn3152Thrfs*10)杂合变异,因此胎儿的变异分别来源于其父母。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文献均为未报道的新变异。结论PKHD1基因的c.5336A>T和c.9455delA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儿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临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 PKHD1基因 Sanger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徽省腹泻病例粪便及肛拭子标本中所分离沙门菌的耐药谱及耐药基因型。方法选取分离自2017年4—10月安徽省腹泻病例粪便及肛拭子标本的149株沙门菌,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沙门菌血清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所有菌株对14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选取其中耐头孢类抗生素的菌株,采用多重PCR方法对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TEM、blaSHⅤ、blaOXA-1、blaOXA-2、blaPER、blaCMY、blaCTX-M,以及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和mcr-2进行检测。结果腹泻病例年龄M(P25,P75)为5.0(1.1,38.5)岁,男性为92例,≤12岁病例占54.4%(81例)。149株沙门菌中,105株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其他13种抗生素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55.0%(82株),53.0%(79株)的菌株同时对≥3类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83.6%,46/55)和肠炎沙门菌(71.4%,20/28)。共检出53种耐药谱,最常见耐药谱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唑啉-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共10株。60株耐头孢类抗生素菌株中,45株携带blaTEM-1基因的菌株,其中6株同时携带blaCTX-M-14基因,3株同时携带blaCTX-M-65基因;32株单独携带blaTEM-1耐药基因,且均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性,其中31株对头孢唑啉产生了耐药性;2株未检出耐药基因。检出1株携带mcr-1基因的多重耐药菌。结论安徽省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现象较严重,且多重耐药菌株较多;blaTEM-1型基因是检出的主要耐药基因;检出mcr-1基因提示应关注安徽省沙门菌多黏菌素耐药情况。

  • 标签: 沙门菌属 头孢菌素类 多粘菌素类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肝豆状核变性,即Wilson病,是一种由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ATPase Cu2+ transporting beta polypeptide,ATP7B)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现归纳总结不同突变的致病机制,包括诱导突变蛋白错误定位、改变蛋白间或结构域间相互作用、调控ATP7B蛋白催化活性、改变ATP7B基因剪接方式等多个方面。临床上,系统总结了常见突变与临床表型间的关联,如p.R778L,被认为与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相关;同时,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亦可能对患者是否发病或发病时间产生较大影响。在分子层面上对ATP7B基因突变致病机制及所致临床表征的研究进行综述,将有助于加深对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认识,并提示可针对不同的机制采用个性化的诊疗手段,以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突变 分子机制 临床表型 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