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在手足口病小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各项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手足口病 小儿 重症早期预警护理 生命体征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梗患者进行临床探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其相关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次收治的存在后遗症的脑梗死患者,患者人数共计50例,每组数量分别为25例。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常规组、实验组人数分别为25例,并采用传统训练、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训练模式。结果: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72±2.13、91.11±0.12(t=0.2829、5.2349、0.2892、4.0429)。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模式在现阶段脑梗死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肢体功能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危险评分(CRS)低危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及生存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1月连续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行肝切除的938例CRLM患者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420例CRS为0~2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72例,女性148例,年龄21~83岁,中位年龄59岁。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LM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420例患者中272例(64.8%)复发,其中早期复发16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时性肝转移(OR=1.587,95%CI:1.021~2.467)、肝转移病灶数目≥3个(OR=1.904,95%CI:1.091~3.324)和RAS基因突变(OR=1.774,95%CI:1.157~2.270)是CRS低危CRLM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复发与非早期复发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3.4%和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3例早期复发患者中,41例(25.2%)接受再次肝切除,其余122例(74.8%)接受非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切除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63.5%比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RS低危CRLM患者,同时性肝转移、肝转移病灶数目≥3个和RAS基因突变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RLM早期复发后再切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肝切除术 临床危险评分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肺癌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行VATS肺叶切除的73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时间段(下午4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之后,工作日或者周末)与术后近期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30例早期NSCLC患者术后1个月内共出现并发症162例(22.2%),其中有53例(7.3%)是主要并发症。将所有患者的术前临床变量进行PSM后,工作日或者周末手术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对23.9%,P=0.267),下午4点之前和下午4点之后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1%对27.9%,P=0.337)。术前合并冠心病、手术切除部位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肺癌患者行VATS肺叶切除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约22.2%,手术时间段的选择不影响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术后并发症 时间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效果的影响,了解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时间范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取样78例,分组方式选用盲选抽签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 年15月分别接受早期康复护理(39例,试验组)和常规护理(39例,对照组),比较 SDS、SAS得分,Barthel指数、QLQ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DS(41.21±5.33)分,SAS(42.33±4.15)分,比对照组(46.35±5.10)、(46.07±4.21)分低,Barthel(69.78±5.37)分,QLQ(69.63±5.02)分,比对照组(49.37±6.62)(60.70±6.41)分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具有减轻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预后的影响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观察效果 老年心血管疾病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FMA和ADL评分更高(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死 护理效果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5-2021.05区间本科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展开对照分析,按护理干预不同分组,记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样本量均为30,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测评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心理状况测评值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测评值均降低,观察组测评值和对照组测评值相比,前组低于后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满意度96.67%和对照组满意度76.67%相比,前组高于后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人 冠心病 心理状况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及对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骨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ADL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可忽略(P>0.05),护理后,研究组Harris髋关节评分、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Harris髋关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效果及SDS评分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抑郁指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抑郁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阿托伐他汀进行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资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SDS评分
  • 简介:摘要如今,肠蛔虫症在卫生条件改善后其发病率大大减低,病情也大大减轻.但仍为不少患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传统的驱虫法是患儿睡前口服肠虫清(阿苯达唑)驱虫,但该方法在部分患儿的驱虫效果并不理想.肠虫清口服后,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该药物能抑制寄生虫摄取糖原,继而使寄生虫缺乏能量,使寄生虫的吸盘无力,失去粘附肠壁的动力,继而随着肠道蠕动排出体外.且随着药物的代谢消除.寄生虫将重获动力,我运用药物驱虫的同时加用泻剂----乳果糖.增加肠蠕动,使寄生虫在未恢复附着力之前将之排出,大大提高了驱虫效果.其方法如下中图分类号R7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2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常识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护理)和心理组(n=30,心理干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组患者护理后SAS、SDS、SF-36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甲亢 心理干预护理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胸部外伤疼痛评分与满意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n=49,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n=49,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以及满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其睡眠时间明显较长,满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疼痛程度,还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对维持护患间良好的关系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胸部外伤 综合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评分在预防ICU危重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本院ICU危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每天由白班护士进行APACHEⅡ评分和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动态评估,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风险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无压疮的APACHEⅡ和Walerlow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ICU重症患者压疮形成的预防意识,并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Watelow评分 危重症患者 压疮
  • 简介:目的通过白色念珠菌改良热酸性酚法RNA提取方法与玻璃珠法、超声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的比较,确定一种有效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膜总RNA的方法。方法将培养3h和6h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分为2组,每组分别采用热酸性酚法、玻璃珠法、超声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酵母相白色念珠菌的总RNA,用分光光度计及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RNA的浓度、纯度以及完整性。结果1~8号样本RNA总量依次为:9.96、12.72、2.88、4.56、2.76、4.92、7.32、10.68μg。结论热酸性酚法是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膜总RN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生物膜 白色念珠菌 RNA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年底到2017年年底收治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即保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术组,每组45例。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手术实际情况同时施以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情况,并对比较结果作出分析。结果在手术和综合治疗后,保乳手术组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有1例,为上肢水肿,3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其中包括2例肺部转移和1例骨转移。改良根治术组患者中出现14发症例,包括上肢水肿10例和切缘皮瓣缺血4例,出现2例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包括2例肺部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肝转移。术后,两组患者发生并发证的几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改良根治术相比较,保乳手术因为其创伤更小且并发症少,而且由于恢复快以及对乳房外观的美观程度影响较小,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小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其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双通道重建改良术式─近端胃切除背驮式间置空肠单通道重建术(PJIR-STR)应用于早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双重抗反流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SiewertⅡ型AEG并且行PJIR-STR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对患者术后3、6、12、18个月的反流情况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3、6个月时复查胃镜,采用洛杉矶分类标准对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均未见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GerdQ评分均<8分)。术后3、6个月复查胃镜,1例患者诊断为B级反流性食管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7例未见B级或以上反流性食管炎。结论PJIR-STR治疗SiewertⅡ型AEG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双重抗反流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腺癌 间置空肠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complex,NAC)并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和美容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早期乳腺癌28例,12例接受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并一期乳房重建(观察组),16例为不保留NAC的一期乳房重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再造乳房形态。结果随访时间为36~48个月,28例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重建乳房外形满意,观察组乳头乳晕区皮肤无坏死,再造乳房无明显萎缩,质地柔软,乳头感觉存在。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行保留NAC改良根治并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安全和可行的,重建后的乳房美容效果更满意。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早期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57.44±16.78、245.22±27.15、7.61±1.76;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87.23±20.76、387.65±39.98、12.78±3.11。对照组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皮下积液例数分别为3、5、3;实验组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皮下积液例数分别为12、7、9。对照组3年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例数分别为39、1、2;实验组3年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例数分别为38、2、3。结论与改良根治术对比,对于乳腺癌早期的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能使患者康复的更快,有利于乳房的美观,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并且较为安全。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的不同疗效,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研究以46例乳腺癌患者(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为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n=23),其中采用保乳术治疗的为研究组,采用改良根治术的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美观度优良率、术后半年生存质量)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的数据对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日乳腺癌患者及时采取保乳手术治疗,不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还可以避免切除乳房,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