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医汤瓶脉诊疗法配合手诊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每晚服用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回医汤瓶脉诊疗法配合手诊疗法治疗。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组间比较,TC、LDL-C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HDL-C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例治疗后降低TC、TG、LDL-C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升高HDL-C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汤瓶脉诊疗法配合手诊疗法可有效治疗高脂血症。

  • 标签: 高脂血症 回医汤瓶脉诊疗法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血回收和输在骨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体血液输,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红细胞、血红蛋白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心悸、胸闷等输血反应,也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与输安全、有效、经济,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自体血回收,血液回输,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脉管瘤临床少见,发生于消化道的尤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盲部脉管瘤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过程,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脉管瘤 回盲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免疫三氧大自血输治疗脑卒中的影响研究。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免疫三氧大自血输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免疫三氧大自血回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液输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选取的52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截取时间段为2020年02月~2021年02月,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异体输血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自体血液输并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和术后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液输解决了血液资源紧张问题,可满足脊柱外科手术需要,能够减少异体输血风险,临床推广性好。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脊柱外科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密闭式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实效。方法:选择本院所收治四百例无肝素血液透析病人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人。在观察组中实施改良密闭式血法,在对照组中施用密闭式血法,两组病人共计进行70次透析治疗,每组各35次。观察两组病人在结束治疗时透析器的凝血情况,对比不同血法的血时间和加压次数。结果:观察组病人出现凝血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其中,两种血方法在血时间、加压次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应用改良密闭式血法能够有效降低透析仪器发生凝血的机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改良密闭式回血法 无肝素血液透析 应用
  • 简介:摘要:探究臭氧自体血输在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及改善其症状方面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年时间内,本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且接受臭氧自体血输疗法治疗的患者资料。通过评估,所有患者均收到满意疗效。由此可见,臭氧自体血输疗法能明显减缓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臭氧 自体血回输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臭氧自体血输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后的中心静脉置管抽技术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医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落实中心静脉置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化后的中心静脉置管抽技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优化后抽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技术可以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工作中推广开来。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回抽技术 优化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本院中收治的相关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选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来实施筛选工作,并将其中部分患者采取盲选纳入的方式到此次的临床试验之中,时间则选择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之间,患者的总数为 98例,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采取的是神经阻滞治疗模式,而实验组则采取的是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的治疗模式,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疼痛评分,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评分要优于对照组,而治疗的有效率也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也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探究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比较高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也比较高。

  • 标签: 臭氧大自血 神经沮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可调钠和超滤曲线模式联合应用对高危人群透析中低血压(IDH)的影响。[方法]选择常规透析反复发生IDH的病人18例,采用常规透析和联合方法透析各4周,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联合方法透析病人IDH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透析。[结论]可调钠和超滤曲线模式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高危人群IDH的发生。

  • 标签: 可调钠 超滤曲线模式 透析 低血压
  • 简介:目的评估抗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值与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J型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于门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的2059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cubicspline,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血压截点与卒中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评估随访期间卒中的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患者1、3、5年累积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5%、8.8%和16.6%。经RCS拟合Cox模型评估,发现血压值与是否发生卒中呈非线性关系,对于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110mmHg或〉150mmHg的患者,以及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60mmHg或〉90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32,95%CI1.36-3.13,P=0.009)、糖尿病(HR2.07,95%CI1.18-3.05,P=0.011)、心房颤动(HR1.89,95%CI1.16-2.98,P=0.014)、SBP〈110mmHg(HR1.62,95%CI1.11-2.24,P=0.032)或〉150mmHg(HR1.79,95%CI1.21-2.72,P=0.013)和颈动脉狭窄(HR2.47,95%CI1.37-4.18,P=0.008)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高血压治疗中,存在血压值与卒中的J型曲线现象;SBP〈110mmHg或〉150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J型曲线 限制性立方样条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间质差异表达蛋白质DCN,FN1,PKM2,HSP90B1的表达情况,寻找能用于结肠癌诊断的标志物。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DCN,FN1,PKM2和HSP90B1这4个蛋白质在结肠癌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应用ROC曲线分析DCN,FN1,PKM2和HSP90B1单独或联合使用判别结肠癌的能力。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DCN、PKM2和HSP90B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下调,FN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上调;②ROC曲线结果提示DCN、FN1、PKM2和HSP90B1蛋白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敏感性升高。结论①免疫组化结果DCN、PKM2和HSP90B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下调,FN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上调。②DCN、FN1和HSP90B1多指标联合检测比单指标检测提高了判别结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筛查结肠癌诊断的新的分子靶标提供了实验依据及新的靶标。

  • 标签: 结肠癌 间质 ROC曲线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CT三维重建提取的中心曲线与常规CT三维重建在测量喉气管狭窄长度和严重程度上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35例喉气管狭窄患者(包括非气管切开19例、气管切开1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73岁,中位年龄40.5岁;以及同期纳入的20名正常人的CT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0~63岁,中位年龄37.0岁。利用Mimics中心曲线测量方法,获取垂直于中心曲线的管腔全段连续截面面积,与常规CT三维重建方法测量的甲状软骨上切迹、声门等平面的间断截面面积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在颈段气管长度、喉气管狭窄长度以及气道最小面积等参数的测量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两种测量方法评估喉气管狭窄程度差异的影响因素。选取其中3例喉气管狭窄患者,将测量的狭窄长度与手术标本相比较,以评价两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人中,与常规CT三维重建方法相比,Mimics中心曲线法测量的甲状软骨切迹、声门、甲状软骨下缘、环状软骨下缘、胸骨上切迹平面的截面面积更小(t甲状软骨切迹=4.685、t声门=3.791、t甲状软骨下缘=5.621、t环状软骨下缘=6.312、t胸骨上切迹=6.436,P值均<0.05),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的气道长度更长(t=9.79,P<0.001)。在喉气管狭窄患者中,非气管切开组,用Mimics中心曲线法测量的最小气道面积比常规CT三维重建方法测量的面积更小,狭窄长度更长(t最小气道面积=2.562、t狭窄长度=5.240,P值均<0.05)。气管切开组中,用Mimics中心曲线法测量的狭窄长度比常规CT三维重建方法测量的长度更长(t=2.854,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CT层厚对两种方法测量狭窄长度差异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b=-5.370,t=-3.306,P=0.004),不同气管前倾角度对两种方法测量最小气道面积差异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b=-0.419,t=-2.208,P=0.040)。对比术中标本,Mimics测量长度与标本差值不足0.5 mm。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提取的中心曲线法能精确地反映喉气管形态,可以更精准地测量喉气管狭窄的长度和严重程度。

  • 标签: 喉气管狭窄 三维重建 中心曲线 Mimics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