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新生儿皮肤遮盖与暴露部位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皮肤遮盖部位、暴露部位各两处实施胆红素测量,同时对其实施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比较患儿不同部位的胆红素测量值和血清总胆红素值测定结果的区别。结果:四次测量可见,暴露部位A处、B处的胆红素测量值均显著低于血清总胆红素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遮盖部位的C处和D处,胆红素测量值和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接受光照治疗时,皮肤遮盖部位(特别是胸骨第2肋正中央)的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可以作为便捷诊断的可靠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经皮胆红素测量值 血清总胆红素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甲组(20例,常规内固定术)与乙组(20例,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指标为手术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优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恢复效果好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更有利于脊柱恢复,疼痛指数低,手术优势明显。

  • 标签: 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用于四肢骨折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科接诊四肢骨折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经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7.58±0.46)周、(6.67±1.28)d,比对照组(13.84±1.03)周、(9.24±2.43)d短,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5%,比对照组17.5%低,P<0.05。结论:于四肢骨折中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利于骨折的愈合,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住院时间 四肢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系统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入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0例研究,随机范围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接受系统心脏康复,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对象的SF-36结果中躯体疼痛、生理角色限制、生理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指标比较P<0.05有差异性。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各项评分,其具有较高的作用。

  • 标签: 系统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折及脊椎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价值。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8名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折及脊椎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对比组(28名)和观察组(30名)。对比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28/30)显著高于对比组78.6%(22/2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2/30)显著低于对比组25.0%(7/28);护理,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脊椎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2021年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按照患者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术后对分别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和综合护理手段,分析对患者术后各项指标造成的影响,并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LVEF、TG、TC数值均低于常规组患者,LVEDD高于常规组,综合组患者术后血管综合征、心率失常、神经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基于超声引导下,采用不同动脉穿刺方法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需要进行动脉穿刺治疗的患者,共选择了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平面内法,观察组采用的是平面外法组。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等各项指标,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动脉穿刺置管 穿刺法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一种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和休克的严重疾病,AKI是其常见并发症,发生机制复杂多变,交感神经系统和AVP激活通过调节肾脏不同小动脉收缩导致SI-AKI的发生是常见机制之一。本文综述RBF、RVR的变化对SI-AKI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在脓毒症循环衰竭状态下,RBF降低且血流分布不平衡,而经过体液复苏的高动力循环患者,RBF可能增加或无变化,但由于静脉阻力增大仍可能导致AKI发生。RVR增加是SI-AKI的关键血流动力学因素,但RVR不是影响微循环变化的唯一因素;多普勒超声与RRI计算值可以用于脓毒症患者的管理,以确定最佳灌注所需的MAP水平,RRI值可作为AKI的预测指标和判断肾脏循环。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RBF、RVR影响SI-AKI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识别SI-AKI和寻找其新特异性治疗手段提供帮助。

  • 标签: []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肾血流量 肾血管阻力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评价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白血病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Scopus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等中文数据库,搜集白血病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CCS)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白血病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独立筛选,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白血病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3篇CCS文献,共计纳入2 147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将其分为研究组(n=360)和对照组(n=1 787)。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OR=2.35,95%CI:1.75~3.14,P<0.001),年龄≥65岁(OR=24.81,95%CI:5.21~118.14,P<0.001),合并糖尿病(OR=5.92,95%CI:3.60~9.74,P<0.001),合并其他基础疾病(OR=2.79,95%CI:2.06~3.78,P<0.001),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OR=4.99,95%CI:2.15~11.59,P<0.001),免疫功能低下(OR=6.61,95%CI:2.02~21.66, P=0.002),化疗次数≥6次(OR=3.10,95%CI:2.22~4.33,P<0.001),PICC穿刺次数>2次(OR=3.31,95%CI:2.23~4.92,P<0.001),PICC置管季节为夏季(OR=6.44,95%CI:3.67~11.31,P<0.001),PICC置管时长≥2个月(OR=3.42,95%CI:2.11~5.55,P<0.001),导管脱出(OR=2.46,95%CI:1.47~4.11,P<0.001),PICC置管期间换药时间间隔>8 d (OR=3.05, 95%CI:2.14~4.35,P<0.001),医护人员PICC置管经验<50例(OR=2.95,95%CI:1.89~4.59,P<0.001)。结论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在PICC置管前、后,应尽量避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控制糖尿病和其他基础疾病、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穿刺次数、固定导管防止脱出、及时换药,以及增加医护人员置管经验等,从而减少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白血病 导管插入术,外周 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创单通道经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01月-2021.1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依照碎石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48/50(96.00%)高于对照组 42/50(84.00%),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50(6.00%)更低,p<0.05;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单通道经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疾病,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可运用在临床中。

  • 标签: 肾结石 超声引导 微创 单通道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并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选择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满足罗马Ⅳ诊断标准中的18~70岁的PDS患者40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入TEAS组和模拟TEAS组,分别接受电针刺激足三里、内关穴和其相对应的模拟穴位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胃容受性[初始饱腹量(ISV)、最大耐受量(MTV)]、固体胃半排空时间(T1/2)和心率变异(高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比值)。采用PCR检测PDS患者和24名健康志愿者的十二指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并比较TEAS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结果共26例PDS患者纳入研究,TEAS组和模拟TEAS组各13例,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以及治疗前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DSSI)评分、ISV、MTV、T1/2和心率变异参数(高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TEAS组患者DSSI评分低于模拟TEAS组[(13.5±5.3)分比(19.9±9.3)分],ISV、MTV均高于模拟TEAS组[(180.0±44.6) mL比(121.9±61.0) mL,(480.4±200.7) mL比(338.5±108.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2.77、2.24,P均<0.05)。治疗后TEAS组患者的T1/2与模拟TEA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AS组的高频段较治疗前增加(5.3±1.2比4.0±0.9),低频段与高频段比值降低(1.0±0.2比1.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3.73,P均<0.01)。PDS患者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黏膜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0.68(0.11,6.74)比0.03(0.02,0.25)、6.46(1.35,12.62)比0.86(0.32,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4、-2.03,P=0.02、0.04)。TEAS组患者TEAS治疗4周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04(0.01,0.06)比0.23(0.09,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4)。结论TEAS能改善PDS患者胃容受性和消化不良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通路介导、调节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炎症因子IL-6表达相关。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胃容受性 胃排空 迷走神经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后疼痛与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椎间孔镜下治疗的8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皮椎间孔镜下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 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皮肤的水分丢失(TEWL)情况,探讨TEWL与瘢痕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2月—2019年2月,吉林市化工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35±14)岁。根据入院时诊断情况,本组患者中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各40例。入院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每例患者瘢痕进行评分,应用水分流失测试仪测定每例患者的瘢痕皮肤和“瘢痕边缘约1 cm处或健侧相同部位正常皮肤”(下称正常皮肤)TEWL并计算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EWL的差值(下称TEWL差值)。对数据比较进行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对TEWL差值与瘢痕VS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浅表性瘢痕患者瘢痕VSS评分明显低于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t=4.403、4.768,P<0.01),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VSS评分明显低于增生性瘢痕患者(t=4.185,P<0.01)。入院时,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皮肤TEWL分别为(18±4)、(20±4)、(20±5)g·m-2·h-1,分别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EWL的(12±3)、(12±3)、(14±4)g·m-2·h-1(t=6.889、10.221、5.870,P<0.01)。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TEWL差值分别为(5.9±1.7)、(8.1±1.7)、(6.4±2.1)g·m-2·h-1,各类型瘢痕患者比较,仅增生性瘢痕患者TEWL差值明显高于浅表性瘢痕患者(t=6.975,P<0.05)。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TEWL差值与瘢痕VS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805、0.872、0.826,P<0.01)。结论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皮肤TEWL均较正常皮肤增加,增加程度与瘢痕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瘢痕 经皮水分丢失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皮肤屏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与"O"型臂X线机导航辅助下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4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2例在"O"型臂X线机引导下骶髂螺钉内固定(O-arm组),男24例,女8例,年龄(34±6.2)岁(范围24~68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1型3例,C1.2型8例,C1.3型21例,骶骨骨折根据Denis分区:Ⅰ区17例,Ⅱ区8例。10例应用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系统辅助下骶髂螺钉内固定(机器人组),男8例,女2例,年龄(36±5.2)岁(范围19~62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1型1例,C1.2型2例,C1.3型7例,骶骨骨折Denis分区:Ⅰ区5例,Ⅱ区2例。对于明显移位的骨盆骨折,采用Starr架辅助复位后,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损伤。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评分评价两组病例临床疗效;通过对两组病例的导针调整次数、术中透视时间、螺钉位置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arm组和机器人组术后CT平扫检查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随访时间(8.2±2.5)个月(范围6~12个月)。O-arm组术中每一枚螺钉调整次数为(1.56±0.02)次,机器人组(0.34±0.0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O-arm组每一枚螺钉置入所需透视时间为(7.36±2.63)s,机器人组(6.80±3.2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rm组手术时间(53.86±15.06)min,机器人组为(52.52±15.1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置入的位置分布: O-arm组共置入骶髂螺钉64枚,螺钉位置评价全部为优,优率100%;机器人组置入螺钉20枚,螺钉位置评价全部为优,优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rm组骨折愈合时间(34.6±8.6)周,机器人组(33.4±9.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arm组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分:优28例,良4例,优良率100%;机器人组:优8例,良2例,优良率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O-arm组Majeed评分55~87分,其中优17例,良9例,可6例,优良率81.2%(26/32);机器人组76~95分,其中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9/10);两组Majeed评分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与"O"型臂导航系统辅助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手术精准、安全、微创,降低对患者及术者的辐射损害,临床效果均满意,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理想新方法;天玑骨科机器人手术操作程序化,标准化,更为稳定,学习曲线短。

  • 标签: 骨盆 骨折 机器人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STEMI患者72例,入院后均行急诊PCI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处方,观察组予常规药物处方联合运动康复处方。6个月后门诊随访,比较两组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试验(6MWT)等指标。探讨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出院前相比,出院6月后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减小(P<0.05),LVEF均增加(P<0.05),NGAL和NT-proBNP水平降低(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在出院6月后,观察组的LVEF和6MWT均大于对照组,LVEDD、NGAL和NT-proBNP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康复(OR=10.658,95%CI:1.250~90.886)、LVEDD(OR=0.766,95%CI:0.634~0.925)、NGAL(OR=0.962,95%CI:0.937~0.988)、NT-proBNP(OR=0.997,95%CI:0.994~1.000)、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OR=3.994,95%CI:1.288~12.390)与LVEF具有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开展运动康复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运动康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CI术后护理中用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院进行PCI手术的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比较并发症、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比观察组并发症和依从性差,差异大(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影响力大。

  • 标签: 优质护理 PCI 穿刺部位皮下血肿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80例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研究组,各40例,分别应用药物保守治疗、PVP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参照组的70.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0.89±0.19)低于参照组的(1.42±0.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PVP能够提升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治疗效果,促进疼痛改善。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共4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临床指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存在差异,前者优于后者,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踝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下段骨折 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