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的临床疗效,影响合理用药指标。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39名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39名患者被纳入研究组。未采取临床药学对照组和开展临床药学研究组,研究用药知识和合理用药(依从性数,住院费用,时长,治疗费用)。结果:研究小组研究药物的变质、剂量、治疗方法、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处理偶尔漏服药、药物的有效保存、名称与功效、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掌握措施率(P<0.05)高于对照组,依从性研究组(97.44%)高于对照组(79.49%),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长,住院和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学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掌握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认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治疗成本,并早康复出院提高。

  • 标签: 临床药学工作 合理用药 用药知识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主管护师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他们对医疗团队的协调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管护师临床工作能力是衡量其能否胜任工作任务的重要标准。因此,对主管护师临床工作能力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主管护师 临床工作能力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长速率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开展保健体检的10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生长发育测评,观察组进行生长速率监测。统计两组儿童的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实施生长速率监测可有效改善儿童健康状况。

  • 标签: 生长速率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静疗小组管理模式,并且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患者选择我院静脉输液治疗100例,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患者采取静疗小组护理,二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一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P<0.05);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二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静疗小组护理模式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静疗小组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静疗小组管理模式,并且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患者选择我院静脉输液治疗100例,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患者采取静疗小组护理,二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一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P<0.05);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二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静疗小组护理模式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静疗小组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基层医院药师结合工作实践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 方法 纳入研究病例数量112例,均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就诊,均为我院用药治疗患者,分组中,以1:1比例分组,行随机信封抽签划分组别,实验组(临床药学服务),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分析开展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更高,实验组对药物知识、用法用量、负面作用的认知水平评分更高,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实验组用药后的生活质量涵盖心理、生理、社会及情感四个维度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基层医院药师结合工作实践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加强患者对药物应用的认知,降低药物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药师 工作实践 临床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脑病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诊治各种脑部疾病,如脑卒中、脑炎、脑膜炎等。由于脑部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脑病科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和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病情监测不准确、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患者心理护理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压力和风险。

  • 标签: 脑病科临床护理 挑战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调整护士工作压力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护理团队的192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压力访谈表问卷及护士对服务效能开展的问卷调查表对其实施调查访问,观察访问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可知,护理人员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负性心理;诸多护理人员均支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结论:心理护理在调整护士工作压力的临床实践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护士 工作压力 临床实践
  • 作者: 李琳琳1 2李士雪1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李琳琳1,2李士雪1通讯作者1.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南250012;2.山东省交通医院山东济南250031作者简介:李琳琳,女,1981年出生,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现在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就读在职研究生,经济师,公共卫生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李士雪,男,1961年出生,山东大学教授、卫生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统计学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
  • 简介:摘要医院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关键阶段.山东省交通医院在长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有效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临床教学工作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临床教师持续改进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使医院教学质量得以持续稳步提升.关键词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临床实践教学Usequalitymanagementtoolstocontinuouslyimproveclinicalpracticeteaching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21-01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 采用 循证药学 研究的 临床价值和 指导作用。 方法: 本次 选 择 201 8 年 8 月 — 20 20 年 8 月 期间来我 院 就诊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 循证药学实施前后 进行分组(研究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 , 201 8 年 8 月 — 20 19 年 8 月 期间收治的患者未采取 循证药学称为对照组, 201 9 年 8 月 — 20 20 年 8 月 期间收治的患者采取 循证药学称为研究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 结果: 研究 组 采用 循证药学后的 患者满意度 为 ( 37/40 ) 92.5%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23/40 ) 57.5% ,数据 比对结果 P < 0 . 05 。 结论: 循证药学运用到 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 具有使用与推广 价值。

  • 标签: 循证药学 临床中药学 临床价值 满意度
  • 简介:临床教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带教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要求临床老师在带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 标签: 临床医学教育 作好新形势下 教育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分组观察,即常规组38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38例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结果研究组HAMD抑郁量表以及HAMA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精神科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PDCA管理循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与护理程序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有相似之处,并且相互交叉,各有侧重。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若能灵活运用,可以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易于实践。

  • 标签: PDCA管理循环 护理程序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NICU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并对两组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考评结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8.00%及44.00%,患者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6.10±1.49)及(89.89±2.31),实验组的NICU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获得更多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从而较少医疗护理纠纷,值得早NICU病房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NICU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综合性医院在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调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发挥其潜能,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配合我院开展的临床护理品管圈活动,我科自2012年6月建立拉手圈,全科12名护士共同参与,由圏长及圈员从各个护理层面发现护理问题,按品管圈的步骤解决,并通过护理质量考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意见簿,护理差错发生率等对品管圈的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显著提高,合作意识增强,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能充分调动护理动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其潜能,促进护士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综合性医院更加贴近患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现护患零距离。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潜能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Pad视频宣教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为病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病人的满意度,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对住院患者采用iPad视频宣教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2年,未对住院患者采用iPad视频宣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宣教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687,P>0.05);两组使用iPad视频宣教效果差异有显著性(t=24.184,P<0.019)。结论视频教育方式通俗易懂,易被患者接受,对促进患者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 标签: iPad 骨科健康教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电脑工作者干眼症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所选研究对象为180例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干眼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组9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羟糖苷眼药水滴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杞菊地黄丸,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75.56%(68/90)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95.56%(86/90)的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电脑工作者干眼症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尽快缓解,做到了标本兼治,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干眼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