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 56 例出现窒息的新生,分析新生窒息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助产护理措施,探究新生的复苏情况。 结果 :新生窒息与分娩、胎盘、胎儿、产妇以及脐带等因素都有关系,通过有效的助产护理措施可以促使新生复苏。 结论 :导致新生窒息原因较多,针对出现窒息的新生采用有效的助产护理措施可以提升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引用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眶蜂窝织炎新生的临床资料,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眶蜂窝织炎的新生病例,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7月1日,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5例有发热。5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均明显升高。3例为周围组织感染蔓延所致,2例为血源感染,1例怀疑母婴垂直感染。血培养阳性2例,脓培养阳性2例,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4例使用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2例使用头孢曲松钠+利奈唑胺治疗。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6例均治愈。2.共检索到13篇文献,报道了15例眶蜂窝织炎新生,与本报道的6例合并后共21例。眶周红肿及发热是主要表现,部分患儿以单纯发热、拒乳及呻吟为首发症状。多伴WBC明显升高。19例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包含SA。19例联合应用2种及2种以上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12例国外病例中8例使用了万古霉素,国内病例以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联合氨苄西林或利奈唑胺为主。12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19例治愈,1例遗留四肢痉挛性瘫痪,1例死亡。结论眶蜂窝织炎在新生期罕见,以周围组织感染蔓延、血源感染及母婴垂直感染为主,有擦口腔史者易感,局部手术等有创操作提高感染风险。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在新生期可因缺乏典型症状而延误诊断。SA为主要致病菌。抗生素选择应覆盖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常需联合用药。如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及时的外科治疗是治愈的必要条件。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并海绵窦血栓形成者预后差。

  • 标签: 眶蜂窝织炎 临床特征 婴儿,新生 葡萄球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和实施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对新生早发型GBS感染的影响,分析新生早发型GBS感染的高危因素,并了解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科住院的新生早发型GBS感染患儿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孕母有GBS定植新生无早发型GBS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2016年7月开展GBS筛查和IAP策略前后本院出生新生早发型GBS感染的发生;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早发型GBS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病例组纳入43例,对照组纳入182例,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开展GBS筛查和IAP策略后,本院共出生35 717例新生新生早发型GBS感染2例,发生为0.056‰,较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0.277‰,9/32 511)下降了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阴道分娩3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分娩患儿母亲体温≥38℃(OR=6.812)、胎膜早破≥18 h(OR=12.247)、无IAP(OR=16.881)是新生早发型GBS感染的危险因素,充分IAP是新生早发型GBS感染的保护因素(OR=0.180,P<0.05)。病例组剖宫产7例,其中6例有胎膜早破。43例早发型GBS感染新生中单纯败血症11例,均治愈;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1例,死亡2例(18.2%),存活9例,随访1~6年,其中4例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对孕妇开展GBS筛查和IAP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早发型GBS感染的发生。剖宫产前如胎膜已破或已临产,GBS可经产道逆行感染导致新生早发型GBS感染。新生GBS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者病死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高,预后差。

  • 标签: 链球菌,无乳 婴儿,新生 抗生素预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 2019.3月 ~2020.3月期间,我院新生科中 74例新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 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将两组护理效果和新生家长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新生的护理效果,观察组为 97.29%,对照组为 83.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新生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100%,对照组为 86.48%,观察组明显更佳,(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新生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调查随访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2009至2010年在12个研究地区各抽取约1 000人(35~64岁),调查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016至2017年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并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最终8 835人纳入该研究。比较入选人群基线和随访时的血压和体重指数(BMI),计算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6年累积发病。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超重、肥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结果显示,研究人群BMI、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基线有所增长(P均<0.001)。高血压、超重和肥胖6年累积发病分别为39.3%(1 146/2 918)、11.5%(406/3 544)和4.3%(302/7 025)。调整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BMI和血压均正常的中年人群比较,超重、肥胖、高血压、超重伴高血压、肥胖伴高血压的中年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增加[HR分别为2.394(95%CI 1.130~5.073)、3.341(95%CI 1.454~7.674)、6.047(95%CI 2.978~12.279)、5.808(95%CI 2.924~11.539)和8.716(95%CI 4.391~17.302),P均<0.05]。结论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高血压发病较高,超重、肥胖、高血压或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超重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新生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结合患儿的复苏、生存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方法:将96例新生窒息患儿分为观察组(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救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抢救时间[(197.22±15.96)min<(285.44±18.37)d,t=25.117]、住院时间[(15.84±2.08)d<(23.17±3.69)d,t=11.989]相对更短(P<0.05),患儿的5 min Apgar 评分[(9.23±0.42)分>(8.45±0.31)分,t=10.352]、5min复苏(93.75%>75.00%,χ2=6.400)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5.83%>77.08%,χ2=7.207)相对更高(P<0.05),两组患儿的复苏、生存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窒息患儿接受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复苏,提高患儿的生存,同时能够赢得患儿家长的满意与肯定。

  • 标签: 系统化急救护理 新生儿窒息 复苏 生存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黄疸的治疗中,短时多次蓝光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4月收治的 86例新生黄疸患儿为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参照组( 43例)和分析组( 43例),参照组接受长时少次蓝光治疗,分析组患儿则接受短时多次蓝光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更低,两组患儿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 P< 0.05)。结论:针对患有黄疸的新生,让其接受短时多次蓝光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短时多次蓝光 不良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新生惊厥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2例新生惊厥患儿早期AEEG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18例早期AEEG阳性患儿的随访资料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AEEG阳性为25.6%(21/82),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7.3%(6/82)(χ2=4.99,P<0.05);不同原因引起新生惊厥发作的AEEG阳性有一定差异,其中颅内出血、脑发育不良、HIE、感染性疾病AEEG阳性分别为50.0%(3/6)、33.3%(1/3)、27.0%(10/37)和23.8%(5/21);新生不同发作类型AEEG阳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强直性发作及肌阵挛性发作阳性高,分别为80.0%(8/10)和62.5%(5/8);对18例新生惊厥早期AEEG阳性患儿进行AEEG动态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HIE、感染性疾病转阴分别为22.2%(2/9)、80.0%(4/5)。结论持续AEEG阳性者尤其背景活动异常者,往往提示新生惊厥预后不良。

  • 标签: 新生儿 惊厥 动态脑电图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新生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应用强化风险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文病例筛选我院接收的新生黄疸患儿 80 例,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的病例人数分别有 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患儿则给予强化风险护理配合; 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比对 。 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 , 观察组患儿最终治疗效果较好,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较短,体重增长值较高,且发生的不良事件较少, 各指标结果从对照组比较占据的优势较大 (P< 0.05)。 结论:在新生黄疸运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开展强化风险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治疗效果,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以便确保患儿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强化风险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全身麻醉与腰麻对剖宫产术产妇和新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年 1 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 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40 例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腰麻,观察组的 40 例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记录两组的切皮至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和新生体质量;比较两组新生的 Apgar 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值和神经行为评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结果 两组的切皮至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和新生体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两组胎儿娩出之后 1 min 和 5 min 的 Apgar 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两组新生出生后 30 min 的二氧化碳分压、 pH 值、氧分压、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氧饱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 全身麻醉和腰麻都适用于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不仅可以维持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对新生 Apgar 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和神经行为评分无明显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麻 剖宫产术 产妇 新生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并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60例新生颅内出血的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归为研究组,同时选取60例未产生颅内出血的新生作为参照组,对比观察研究组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因素。结果:按照统计数据所显示,新生颅内出血具有脑室内、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小脑等位置出血的表现,通过进行比较研究组以及参照组的新生情况明显观察到,早产、生产时间过长、胎盘出现异位等,属于引发新生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导致新生颅内出血的因素较多,需要尽早的采取策略防控,减少新生颅内出血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举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新生在临床中运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 2019年 6月,研究开始于 2020年 6月,研究对象是在我院住院的新生新生数量为 400例,根据新生在医院中采取护理模式的不同来进行分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新生作为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新生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新生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结果:研究组新生的压力性损伤发生低于试验组, p<0.05。结论 :新生在住院过程中采取合适的集束化护理,能够最大预防新生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压力性损伤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母乳进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发生院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10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研究组应用母乳进行口腔护理,分析其对新生院感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液系统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1例死亡,研究组未发生患儿死亡情况;研究组口腔及气管内致病菌检出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母乳对新生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肠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口腔及气道内致病菌检出

  • 标签: 母乳 氯化钠溶液 口腔护理 新生儿 院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研究PICC实施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数为40例,范围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对照组行重症常规措施+PICC,研究组行PICC+重症护理措施,将两组重症患儿并发症发生、置管成功率进行比对。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置管成功率数据更优,参照组重症患儿并发症发生较高,数据对比显著。结论:重症监护室患儿行PICC具备较高的可行性,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对患儿后续治疗提供坚实基础,预后较好。

  • 标签: PICC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护理干预模式,随后对新生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效果评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例新生,随后将其进行临床分组,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一般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给予新生常规护理,护士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查体,并对新生进行尿布以及臀部、脐部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满意比例比对,其中对照组中满意人数为26例,所占比例为 65.0%。实验组中满意人数为 33例,所占比例为 82.5%。实验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新生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症状进行临床观察,其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新生窒息是指胎儿分娩出母体之后的一种缺氧状态,检查发现新生窒息状态发生时有心跳反应,但无法正常进行自主、规律性呼吸。这种缺氧状态对新生的影响巨大,缺氧状态持续时间越长,新生各器官血氧供应就越少,对新生的大脑及其他组织可能造成严重损害,长时间的缺氧即使最终复苏,患儿一样具有致死的危险性,或有终生残疾的可能。

  • 标签: 标准化 抢救 护理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新生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干预效果。 方法: 随机将我院娩出的 80 例新生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鸟巢式护理,分别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新生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新生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价值较高,可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鸟巢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