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皮微创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2018年01月-2018年12月)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经皮微创股骨髓内钉固定术围手期护理干预与手术配合,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163.28±8.34)ml,平均手术时间(61.29±11.28)min;经护理干预后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Harris、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经皮微创股骨髓内钉内固定围术期规范的护理干预与手术室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促进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骨折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InterTAN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观察股骨InterTAN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髋关节Harris评分。运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均进行9-3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3.9个月;X线片显示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6个月;Harris评分为60-96分,平均为(85.04±2.17)分,其中优40例,良5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90.00%;随访期间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髋内翻、内固定物失效、股骨骨折、头颈短缩和断裂等并发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前ASA分级、伤前髋关节功能、骨质疏松、复位质量等4个因素是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P

  • 标签: InterTan髓内钉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防旋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防旋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3组,各有50例。甲组行股骨锁定钢板治疗,乙组行PFNA治疗,丙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乙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甲组、丙组(P<0.05),乙组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丙组(P<0.05),三组治疗优良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均好,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况选择适合术式,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PFNA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股骨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配合使用骨科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研究,每组35例,对照组术中不使用骨科牵引,观察组术中使用骨科牵引,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及治疗结果(骨折及髋关节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71%,对照组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骨科牵引联合使用,有效减少手术操作,缩短暴露时间,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手术 骨科牵引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PFP)翻修术及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失效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65~83岁[(71.2±2.0)岁]。病程60~267 d[(83.1±3.6)d]。骨折Evans分型:Ⅱ型11例,Ⅲ型13例,Ⅳ型19例。23例行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人工关节翻修组),20例行LPFP翻修术(LPFP翻修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平均13.6个月。人工关节翻修组和LPFP翻修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d和(13.2±2.9)d(P<0.05),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0.2±2.8)d和(16.4±3.4)d(P<0.05)。人工关节翻修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21.7±3.2)分,术后1,2,3,6,9,12个月分别为(70.7±4.8)分、(74.6±4.1)分、(78.6±3.3)分、(82.9±5.2)分、(83.8±5.8)分、(84.9±6.4)分;LPFP翻修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21.1±3.7)分,术后1,2,3,6,9,12个月分别为(59.9±2.1)分、(64.79±3.4)分、(70.1±4.2)分、(73.9±4.2)分、(76.2±6.3)分、(77.9±6.8)分。人工关节翻修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LPFP翻修组逐渐提高(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伤口愈合;人工关节翻修组1例发生股骨骨折,LPEP翻修组3例发生股骨骨折,均给予钢丝捆扎固定后愈合。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患者,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LPFP内固定翻修术相当,但前者可缩短住院时间,更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不愈合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股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的患者给予股骨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股骨锁定钢板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的时间、失血和引流量、术后负重、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Harris评分、疼痛NRS评分、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失血和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改良股骨锁定钢板手术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愈合,但出血较多,手术时间较长。

  • 标签: 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影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应用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1-2022.01本院收治的老年IFF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观察组(PFNA治疗),各3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更低,切口长度、手术、骨折愈合、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3.23%/3.23%)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IFF患者治疗中行PFNA治疗疗效确切,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各有27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疼痛评分,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管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HR)与股骨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高龄IFF患者进行研究,共计20例,收治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依照手术方法分组,分置换组(n=10)、髓内钉组(n=10),分别使用AHR与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式相关指标数据以及治疗前后的外侧粗隆下骨密度、Harris评分。结果 置换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致离床活动耗时均短于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髓内钉组(P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PFNA防旋型股骨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进行住院期指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防旋型股骨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康复用时优(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PFNA防旋型股骨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关键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PF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微创内固定治疗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方式与治疗方法解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股骨髓内钉周围再骨折为诊断62例,对其骨折的分型进行分析,探讨有效对应治疗方式。结果术中出血量由多至少依次为D型、C型、B型、A型,其中A型、D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入组患者术后股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折良好愈合,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预后现象。结论对于股骨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而言,在放射线辅助下先明确分型,再给予对症治疗,可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股骨近端 髓内钉 周围再骨折 分型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内固定组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2年3月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1例、女27例;年龄(75.5±18.2)岁(范围35~95岁)。全髋关节置换39例,半髋关节置换19例;生物型假体37例,骨水泥型假体21例;于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6例、术后52例。骨折通用分型系统(unified classification system,UCS):UCS Ⅳ.3A1型2例、3A2型1例、3B1.1型19例、3B2.1型25例、3B3型2例、3C型9例。骨折部位:股骨A区(大转子)3例、B区(股骨柄周围)46例、C区(股骨柄尖端以远)9例。内固定由主辅固定组成,主要固定方式为钢丝或钛缆环扎、锁定加压钢板、锁定附加钢板固定,辅助固定方式为钛缆环扎,要求覆盖A、B、C三区形成整体平衡固定。比较不同内固定组合的改良Harris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s,mHHS)、钢板长度、工作长度及螺钉数。结果随访时间为(54.2±21.6)个月(范围11~86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10.2±1.5)周(范围7~13周)出现骨折愈合征象,术后(19.6±1.3)周(范围17~22周)显示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1例出现应力性骨折,行双钢板内固定联合翻修;1例内固定失效,行双钢板内固定联合翻修加大段异体骨植骨。术后6个月UCS Ⅳ.3B2.1组mHHS评分[(80.3±4.6)分]最低,不同分型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72,P<0.001)。单纯内固定组[(91.6±4.2)分]高于翻修联合内固定组[(81.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P<0.001)。UCS Ⅳ.3B1.1型钢板长度及工作长度分别为(24.9±2.5)cm及(12.6±1.7)cm、3B2.1型为(25.4±2.6)cm及(13.6±1.8)cm、3C型为(28.1±2.5)cm及(14.9±1.9)c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3,P=0.005;F=6.78,P<0.001)。A区螺钉数:不同UCS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7,P<0.001);UCS Ⅳ.3B1.1型(6.5±2.3)枚、3B2.1型(6.7±2.2)枚,较3B3型的(3.5±1.5)枚和3C型的(3.7±1.6)枚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区螺钉数:不同UCS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5,P<0.001);UCS Ⅳ.3B1.1型(2.3±1.6)枚、3B2.1型(2.8±1.9)枚,较3B3型的(1.0±0.5)枚和3C型的(1.2±0.6)枚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区螺钉数:不同UCS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2,P<0.001);UCS Ⅳ.3B1.1型(3.8±1.9)枚、3B2.1型(3.9±1.7)枚,较3B3型的(2.0±0.5)枚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行单纯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优于同时行翻修者;UCS Ⅳ.B1、B2型的A、B、C三区螺钉数较B3型多。

  • 标签: 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AO分型中的A2和A3型骨折选用smith&nephew公司提供的股骨重建钉进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15例病例,均为AO分型中的A2和A3型骨折,均手术采用(smith&nephew公司)提供股骨重建钉内固定,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进行Harris评分。结果依据Harris评分,除1例未作评分,14例平均83.2分,良3例,较好7例,好4例。所有病例中无感染、无骨折不愈合及髋内翻畸形、无髓内钉断裂。结论采用股骨重建钉技术治疗AO分型中的A2和A3型骨折,出血少,创伤少,固定坚强,早期活动,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股骨近端 重建钉 AO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 110例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 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围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以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 1周、手术后 2周以及手术后 3周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所有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应用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手术患者围术期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股骨骨折患者循证护理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9例(23.0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1例(2.56%)。对照组SF-35(70.46±3.25)分,满意度(73.29±1.54)分。观察组SF-35(84.24±2.53)分,满意度(89.20±2.47)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预防压疮,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有重要推广价值。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循证护理 压疮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 探究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 110例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 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围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以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 1周、手术后 2周以及手术后 3周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所有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应用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手术患者围术期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股骨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Medlink公司Osteocore3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本地区417例绝经后女性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全髋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骨折组各年龄段、各部位的BMD均比非骨折组低(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骨量逐渐丢失,除了45~50组,其余各年龄段骨折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骨密度值越低,骨折危险性越大。结论绝经后女性股骨骨密度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呈明显负相关性,应该注意预防。

  • 标签: 骨密度 股骨近端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绝经后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干骺扩髓和未扩髓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75~89岁[(80.9±3.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3例,31-A2型22例,31-A3型21例。34例接受干骺扩髓PFNA固定治疗(扩髓组),32例接受干骺未扩髓PFNA固定治疗(未扩髓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部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7个月[(13.5±1.1)个月]。扩髓组总失血量[(976.3±210.1)ml]、隐性失血量[(712.4±224.4)ml]、术中失血量[(139.4±21.0)ml]、显性失血量[(263.8±36.3)ml]、术后引流量[(124.4±29.5)ml]均大于未扩髓组[(799.0±119.5)ml、(603.0±136.4)ml、(94.1±18.8)ml、(195.9±35.4)ml、(101.9±27.5)ml](P<0.05)。扩髓组输血量[2(0,2)U]和输血率[53%(18/34)]均大于或高于未扩髓组[0(0,1.5)U、25%(8/32)](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头颈骨块的楔形撑开畸形、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切口感染、肺栓塞或脂肪栓塞。两组医源性外侧壁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和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干骺扩髓和未扩髓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而PFNA干骺未扩髓较扩髓治疗具有围术期失血量少、输血率低等优势。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失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