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在肛周疾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00例肛周疾病患者资料,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镇痛方案,实验组(55例)行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方案,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AS(1.63±0.41)分更低;且创面愈合(12.43±1.58)d等术后康复指标均更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疾病围术期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 肛周疾病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2种不同的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费心脏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手术,乙组患者采用硬膜外复合麻醉的方法进行手术,术后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比较,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甲组42例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MMSE评分显示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76%,乙组无认知障碍患者。从平均分来看,乙组患者在术后72小时,患者认知能力显著优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复合麻醉的方法应用于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其临床效果更佳,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最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复合麻醉 老年患者 非心脏手术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100例,依据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法,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和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手术后静脉镇痛,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身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镇痛。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检测,对认知水平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检测,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6.0%(23/50),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8.0%(24/50),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进行全身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镇痛,两者对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在于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不同麻醉 镇痛方法 老年患者 非心脏手术 早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入治我院准备手术(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相对照,研究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法和硬膜外镇痛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全麻和静脉镇痛法,根据术后时间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对于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药物残留时间过长,恢复认知的时间较腰硬联合麻醉时间长,镇痛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更加适合有术后认知功能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麻醉 镇痛 老年患者 非心脏手术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用于重症医学科患者抢救性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按照抢救性气管插管中选用的镇痛和镇静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丙泊酚+咪达唑仑)和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8.48%(65/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4.85%(56/6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舒芬太尼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提高了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安全性 镇静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横肌平面(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静脉镇痛,观察组加用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5.62±2.24)h]、泌乳时间[(28.59±3.14)h]及下床活动时间[(12.35±2.13)h]短于对照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4.12±0.46)次]、舒芬太尼用量[(51.52±5.39)μg]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6、5.230、10.341、15.361、8.575,P均<0.05);观察组术后2h、6h、12h及24h疼痛评分[(2.04±0.35)分、(2.11±0.41)分、(1.76±0.23)分、(1.21±0.2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99、17.739、18.243、13.336,P均<0.05);两组术后即刻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 COR、NE、ACTH水平低于术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 COR[(181.62±18.74)μg/L]、NE[(233.14±25.59)ng/L]、ACTH[(10.12±1.53)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可增强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降低疼痛评分,加快应激指标复常,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舒芬太尼用量。

  • 标签: []  剖宫产 术后镇痛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腰方肌阻滞 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氢吗啡酮不同镇痛方式对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三阶梯镇痛方案效果不佳的顽固性癌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组(HV组)和氢吗啡酮鞘内自控镇痛组(HI),每组30例。HV组静脉给予氢吗啡酮注射液,HI组鞘内给予氢吗啡酮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0 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2 h、4 h、24 h、48 h、10 d,采用数字分级评分(NRS)评估两组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爆发痛(BTP)的发生次数;采用Ramsay评分对患者镇静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细胞活性的变化;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0 d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HI组患者NRS评分、BTP、Ramsay评分和PSQI评分与HV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RS:t=0.45,0.91,0.52,1.19,0.97,1.92;BTP:t=0.34,1.88,0.86,1.71,1.22,0.76;Ramsay:t=0.56,0.46,0.63,0.22,0.99,0.14;PSQI:t=0.86,1.25,1.46,1.05,0.57,1.93;均P > 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细胞活性均升高,且HI组均高于H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t=3.72,3.12,2.85,3.13,2.44;CD4+:t=3.62,2.45,3.31,3.19,2.70;CD4+/CD8+:t=3.10,2.74,2.83,3.24,3.41;均P < 0.05)。HI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7/30),稍低于HV组的26.00%(1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P=0.100)。。结论氢吗啡酮鞘内给药相比于静脉给药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可以有效镇痛,降低爆发痛发生次数,提高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可以改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 标签: 癌性疼痛 疼痛,顽固性 氢吗啡酮 镇痛,病人控制 睡眠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系统探讨术后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丹红注射液是否能够帮助维持相同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镇痛泵中麻醉药用量,从而达到减少相应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为小剂量镇痛剂合用丹红注射液组,实验2组为常规剂量镇痛剂组,实验3组为小剂量镇痛剂组。分别观察3组术后3天患肢疼痛程度以及胃肠道反应、腹胀、低血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作用发生的情况情况。结果实验1组患肢疼痛程度和副作用均明显低于实验2组,3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作用,能减少PICA中镇痛剂的用量,以达到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在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43例关节镜下行肩袖损伤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术前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手术后仅选取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医治。全部病患分别于手术后6、12、24和48h记录静息状态下的VAS疼痛评分和术后12、24和48h运动状态下的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后选择性镇痛药物吗啡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6、12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24和48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吗啡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围手术期的镇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静脉自控镇痛泵,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降低患者术后选择性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肩关节镜 肩胛上神经阻滞 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腹直肌鞘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改善胃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行胃部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所有患者均于全麻下进行胃部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自控的静脉镇痛,对照组则仅予以自控的静脉镇痛。对比组间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分别对组间在2h、6h、12h、24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的评分作出统计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对应时间点的评分均较对照组稍低,但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手术24h后,比较组间舒芬太尼的消耗总量、镇痛泵总的按压次数,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镇痛的满意度,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情况,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腹直肌鞘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方法对胃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好,消耗镇痛药的量较少,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直肌鞘阻滞 静脉镇痛 胃部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比较肩关节镜手术(ASS)后局部麻醉药肌间沟阻滞和关节腔内阻滞以及口服镇痛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镇痛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n=47)在全麻诱导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P组(n=33)在伤口缝合后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L组(n=28)在伤口缝合后接受关节腔内局麻阻滞;N组(n=43)不进行处理。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口服镇痛药物治疗。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期间的主要指标结果为NRS评分,次要指标结果包括在手术期间和在PACU期间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手术过程中使用非阿片类药物的比例、手术结束24 h内阿片类药物总消耗量、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比例、情绪评分、术后吸氧率、镇痛的满意度。结果在PACU期间,A组与P组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消耗量显著低于L组与N组(P<0.05);术中A组和P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显著低于L组与N组,使用非阿片类药物的比例显著低于L组与N组(P<0.05)。在离开PACU之后24 h内,各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NV比例、需要氧气支持比例、情绪评分得分、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ASS早期获得了较好的镇痛。关节腔内局麻阻滞似乎没有优势。常规口服镇痛药物可在术后24 h内缓解痛。

  • 标签: 肩关节 关节镜手术 肌间沟臂神经丛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及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麻醉方式均为颈丛麻醉。实验组在手术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对照组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术毕两组分别采用PCIA镇痛泵。分别于注药后1,2,4,6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低,且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地佐辛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且能减少术后PCIA的用量,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地佐辛超前镇痛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骨折手术之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对于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择期下肢骨折手术的40例患者,依据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在术前24h、12h以及术后12h口服西乐葆,而对照组术前未用药,两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以及第1次PCA时间、PCA总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第1次PCA时间、PCA总次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及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手术患者术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可明显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明显减轻患者治疗压力,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下肢手术 超前镇痛 西乐葆 舒芬太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比较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治疗的80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全身麻醉与全身—硬膜外复合麻醉,观察与对比术后早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是27.5%,对照组是4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受到麻醉药物、麻醉方法的影响。

  • 标签: 麻醉方法 镇痛方法 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 早期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接受不同麻醉以及镇痛方法对其手术之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资料100例,将10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以及静脉镇痛方式,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精神以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12小时、24小时以及36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手术之前12小时对比,手术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12小时、手术之后第一天以及第二天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使患者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非心脏手术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采用不同麻醉与镇痛方式对其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给予观察组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给予对照组腰硬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通过神经精神功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d观察组的认知障碍发生率为9.09%,对照组的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有不同影响。有必要对不同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的作用加强研究,减少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麻醉镇痛 老年患者 非心脏手术 早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接受不同麻醉以及镇痛方法对其手术之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资料100例,将10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以及静脉镇痛方式,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精神以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12小时、24小时以及36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手术之前12小时对比,手术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12小时、手术之后第一天以及第二天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使患者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非心脏手术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帕瑞昔布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在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医院100例行泌尿外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推注40mg帕瑞昔布,对照组在同时间段静脉推注20ml0.9%NaCl,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30min、1h、2h、6h和12h各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快速康复规范镇痛理路径中疼痛的管理是由麻醉师、泌尿外科医生、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多学科联合协作的疼痛管理模式,联合使用帕瑞昔布可有效降低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快速康复 帕瑞昔布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