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重要性。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检验科 62 例患者的免疫检验血液样本。采用奇、偶数分配方式将上述 6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为常规免疫检验,观察组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验后结果主要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验后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 P < 0.05 )。结论: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应用于临床免疫检验中,可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辅助医生获取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水平,可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 2010年 1月至 2011年 5月在我科血液透析室接受透析治疗患者 50例,男 33例,女 17例,年龄 21~ 70岁,平均 46.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 3个月以上,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意识清楚,基本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的器质性并发症。结果 加强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宣教,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是心理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帮助患者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从事力能所及的工作。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作为重要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尤其在医疗急救等方面其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医学治疗或研究中会用到大量血液制品,虽然我国国民的献血意识有了很大提升,献血量也极大,但在血液制品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污染及短缺的风险,安全血液量使用率也并不高。所以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当前血液制品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升,而且单采血浆站在血浆质量安全规范的相关管理工作上也在不断完善,但血液制品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仍需严谨对待。

  • 标签: 血液制品 血液安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因素。方法:收集 2014年 1月至 10月,我院接受凝血试验患者 340例,分析其凝血试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采血技术、血标本量、保存处理方法等均是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的规范性对于确保凝血试验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血凝试验 血液标本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选取 86 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 43 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 43 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获得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选取 86 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 43 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 43 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获得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适合血液科护生临床带教的最佳方式。 方法: 选取近 2 年我院血液科实习的 62 名护生,分成两组,各 31 名,一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另一组采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学习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及实践考核成绩优良率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血液科护生临床带教中,采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提高护生职业素养,能促进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

  • 标签: 血液科 护生 临床带教 整体护理带教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 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从到我院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 68 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 34 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 34 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相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SAS 评分、 SD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对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的为68.57%,对比两组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 评分与其干预前和对照组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通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积极影响了心理和生活质量,能够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 标签: 心理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 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从到我院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 68 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 34 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 34 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相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SAS 评分、 SD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对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期间的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2018.01-2020.01期间,送至我院的6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采用血液灌流方式抢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与常规护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更少,p<0.05。结论 采取优质护理能更有效的降低中毒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抢救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灌流 有机磷 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药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逐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药品的质量与安全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而且还会对药品购买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我国药监局应该加强对药品检测的监督,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从而降低药品安全质量事故出现的几率。通常情况下,检测药品是否达到相应的生产标准,都会运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本文主要讲述了进行药品质量检验的目的以及运用化学方法进行药品质量检验的方式。

  • 标签: 药品质量 化学检测方法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收治的 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n=30,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n=30,接受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动静脉内瘘感染、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0.00%,对照组为 16.67%, P<0.05。结论 给予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预防性护理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效果 。 方法: 将我院确诊的 84 例 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 42 例,观察组采用 血液透析治疗 , 42 例,对比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变化状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水平及半年生存率之间具有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血液透析 对 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 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CT)门诊患者血液样品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到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VCT门诊咨询并自愿接受 HIV检测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前后共计 404例(排除经接诊医生判断不属于 HIV感染高危人群,不需要进行 HIV检测的 16例),通过收集品管圈活动前后 VCT门诊患者血液样品采集合格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采集血液样本的合格率达 99.1%,受检者不满意率下降到 7%,两者明显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 92.2%, 2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 VCT门诊患者血液样品采集中应用效果明显,与传统操作方法相比,受检者不满意率明显下降,血液样品合格率显著提升,保证了血液标本质量和血液样品检验结果准确性,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品管圈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CT) 血液样品采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 CRP)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患儿中选取 23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 23例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先采集所有患儿的血液样本,采集量为 2ml,将其放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中待检或通过毛细血管采血 60μL,将其放入一次性抗凝锥形管中检测 C反应蛋白和 WBC。选择 CBC:迈瑞 BC-5390作为本次检测的仪器,选择乳胶免疫比浊法作为检测方法。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 CRP浓度和 WBC计数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观察两组异常检出率,研究组患者的异常检出率( 86.96%)、( 56.52%)明显高于参照组( 4.35%)、( 0.00%), P< 0.05。结论通过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能够较好地区分小儿是否发生感染性疾病,准确性高,因此建议将其在临床上优先推广。

  • 标签: 小儿感染类型区分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这种方式能够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治疗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份到 2019年 12月份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100例,这 100例患者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相关医护人员会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整体情况、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关医护人员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的患者,其心脑血管并发症触发的概率要比使用普通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的患者小得多,护理质量也要比使用普通方式进行护理的患者好一些。结论:对于患有慢性尿毒症并且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使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要比使用普通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取到的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0例贫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因诊断情况。结果:200例患者均经血常规检验,确诊为贫血。明确病因154例,其中39例白血病,占比18.32%;35例缺铁性贫血,占比16.73%;2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占比10.08%;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占比9.95%;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占比4.84%;24例感染性贫血,占比11.58%;7例多发性骨髓瘤,占比3.55%;3例骨髓纤维化,占比1.95%。结论: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确定贫血病因,对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及其对疾病的预后评估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贫血 病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及关键作用。方法:于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纳入 3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样本入研究组,同期纳入 35例健康体检者入对比组,全部接受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分析检验指标。结果:研究组(病毒性肝炎)中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均少于对比组(健康者),淋巴细胞百分比多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病毒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多于对比组(健康者),清蛋白、清蛋白 /球蛋白等均少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其血常规指标、生化检验指标会发生较大改变,临床可将血常规、生化检验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依据,及早进行准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