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4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最后经病理证实的病例,4例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3例,女1例,4例均为无痛性渐大包块,最大发病年龄为3岁,最小为6个月。结果影像学表现病灶多不规则,以脂肪密度为主,其内可见厚薄不均稍高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手术病理证实前,只有1例考虑脂肪母细胞瘤,1例考虑淋巴管瘤,1例考虑畸胎瘤,1例考虑脂肪瘤,说明尚需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才能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结论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性,对脂肪母细胞瘤的诊断及临床手术及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儿童脂肪母细胞瘤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关系。方法对住院就诊的58例患儿常规进行MP-IGM、AS0检测,并按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1)58例HSP患儿中,符合MP确诊依据的有7例,阳性率为12.06%。符合溶血性链球菌确诊依据的有18例,阳性率为31.03%。(2)经积极针对性抗感染治疗,25例M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HSP患者在1-2周内皮肤紫癜均完全消退,其他临床症状也于2周内消失。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4±3.3)d。结论肺炎支原体、溶血性链球菌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感染因素。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溶血性链球菌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方法筛选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32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病例,对其法医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10例,占比31.25%;高空坠落9例,占比28.13%;跌伤6例,占比18.75%;钝器打击伤5例,占比15.63%;爆炸伤2例,占比6.25%。直接死亡原因中,原发性颅脑损伤12例,占比37.5%;继发性脑干损伤15例,占比46.88%,并发症5例,占比15.63%。伤后12h内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72h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干损伤,72h~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与并发症,提示生存时间与直接死亡原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和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于诊断为CAP的152例患者留取呼吸道标本(痰或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并采用血清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152例CAP患者中73例病原体检出阳性,其中细菌培养阳性51例,非典型病原体检测阳性22例。结论CAP的病原体中细菌仍是主要病原体,但是非典型病原体发病率正逐步上升。

  • 标签: 肺炎 社区获得性
  • 简介:摘要“三个结构”调整在保障医院健康、良性、快速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三个结构”的组成和所反应的问题实质,在强调加强“三个结构”调整和如何调整“三个结构”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介绍,对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标签: 结构 调整 管理 医院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恶性肿瘤在的影像学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应用氩氦刀冷冻治疗恶性肿瘤94例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灶明显缩小,但是肿瘤直径超过3厘米的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氩氦刀在治疗恶性肿瘤的术中情况较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快。

  • 标签: 氩氦刀 恶性肿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X线与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从而得出结论X线与CT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中各有特异性,胃部双对比造影检查能发现患者腔内型及混合型胃间质瘤;CT检查在定位诊断中具有较强的准确性。

  • 标签: 胃间质瘤 X线胃部双对比造影 CT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学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37例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象、骨髓象及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7例SLE患者中,281例(83.38%)出现血细胞减少,其中出现贫血197例(58.46%),白细胞减少159例(47.18%),血小板减少107例(31.75%)。93例(27.60%)患者以血细胞减少为首发临床表现。98例血细胞减少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占88.78%,增生减低占11.22%。血细胞减少组抗ds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0.020)。结论血细胞减少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以贫血为多见,血细胞减少与抗dsDNA升高及补体C3、C4减低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贫血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学分析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42例,统计学分析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过敏反应23.24%,特异性反应33.80%,毒性反应11.97%,二重感染30.99%;患者自身因素27.46%,药物自身因素47.18%,其他25.35%;静脉滴注76.76%,口服14.08%,外用1.41%,其他7.75%。结论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因素较多,应加强用药管理,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

  • 标签: 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并经过临床综合诊断所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136例,对其胸部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肺可见弥漫性磨玻璃影者112例,其中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微小或小结节影者41例,伴有散在分布的细网状结节影者37例,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腺泡结节影及斑片状影者23例,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片状影及大片状影者11例;双肺外围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者33例,双肺呈“白肺”改变者17例;心影及膈影均模糊甚或消失者14例;可见少量胸腔积气者11例;可见轻度纵隔气肿者8例;可见局限性肺不张者7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典型表现为两肺野的透亮度呈现明显的均匀性降低,其内可见广泛分布的细小颗粒状阴影(肺泡萎陷与不张)和网状阴影(过度充气的细支气管和肺泡管),随着病情的发展,大量的肺泡萎陷后互相融合而发生实变;不典型表现为合并有湿肺、肺炎、肺出血等,对于临床怀疑本病的患者及时采取X线检查,能够作出早期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药物和临床医药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使得专业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很难的全部把握各种新药的药理和性质,各种药物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联用情况经常会发生,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药物利用的监管和培训力度,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水平。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药物拮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耳蜗性耳聋临床听力学表现特点,为外伤性听力障碍诊断及法医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帮助。方法37耳涉及耳蜗性听力障碍的损伤程度及伤残鉴定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听力学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听力损伤鉴定可以根据主客观听力学检查表现特征,做出较为客观真实的理论判断。

  • 标签: 外伤 耳蜗 听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宜昌市麻疹发病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17年报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7年宜昌市共报告麻疹病例7例,年发病率1.68/100万。发病呈现低龄化状态,均为8~14月龄儿童;高发季节在3~6月份,病例构成比为85.71%。结论宜昌市2017年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低龄儿童,和疫苗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麻疹 监测 疫苗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提升对胼胝体梗死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8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伴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偏瘫、感觉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显示梗死部位以压部较多见。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CT、MRI和MRA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胼胝体 临床症状 影像学特点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学检查在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由于发现妇科盆腔肿块,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以及术后的病理学诊断,对比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妇科盆腔肿块CT扫描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1.67%(55/60),误诊率为8.33%(5/60)。其中单纯性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癌、子宫内膜癌以及水泡样胎块的诊断准确率均达到100.00%,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准确性最低,为50.00%(1/2)。结论CT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妇科盆腔肿块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 盆腔肿块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头端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头端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结论DSA调整PICC头端异位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调整应用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对麻醉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与置管,对照组常规固定处理,而研究组则采取导管调整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导管通畅率、麻醉效果、肌松程度,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导管通畅率、麻醉优良率及肌松程度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硬膜外导管调整,不仅可改善导管通畅率,同时提高肌松效果与麻醉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硬膜外导管 调整 肌松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12年全年病理确诊的11例PNEN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yn、CgA、CD56、Ki-67等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11例PNEN患者中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47.1岁;肿瘤最大径平均3.4cm;病变多发生于胰头。11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根据WHO2010年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新分类标准2例(18.2%)神经内分泌瘤(NET)G1级,5例(45.5%)NETG2级,4例(36.4%)神经内分泌癌(NEC)。免疫组化检测Syn、CgA和CD56的表达率分别为81.8%、72.7%和63.6%。3例伴脉管侵犯,1例伴淋巴结转移,4例伴肝脾转移。结论PNEN的确诊依靠病理学诊断。GEP-NEN的新分类分级系统更加客观合理,加深对其病理形态学认识和合理开展免疫组化可提高其确诊率。不同组织学分型分级的PNEN的临床病理特点各不相同,提高PNEN的确诊率对规范化PNEN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嘉泽镇2003~2011年麻疹病人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嘉泽镇预防保健科所收集的2003~2011年经常州疾控中心通过血清抗体检测确诊的麻疹病人资料,进行流行强度,季节分布及人群分布的分析。结果2003~2011年中2005年发病人数最多占总发病人数的38.27%,2006年以后疫情逐年下降,每年春季3~5月份为流行高峰期,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5岁,常住人口25岁以上年龄组占59.53%,暂住人口主要是1~20岁年龄组,占82.04%。结论麻疹流行人群分布以外来人口为主,尤其是未到麻疹接种时间的婴幼儿及中青年人群,发病季节多集中在2-8月,应加强外来流动人群的麻疹接种工作,达到有效控制疫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