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白介素-11治疗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回顾近3年我科应用白介素-11病例,从中筛选出20例用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病例。结果部分患者应用白介素-11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其中心动过速4例,房早2例,室早1例,房扑1例,房颤12例。尤其对于年龄大于60岁患者,其中2例EF值明显下降,但停药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症状消失,心肌电生理指标可恢复正常。结论白介素-11所致心脏毒性一般可逆,程度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对于老年患者,临床应用中应予以重视,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7年2月接诊的70例ITP患者,随机均分为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泼尼松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反应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中采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反应率并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地塞米松 ITP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种类型的传染病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人性疾病,往往具有很强的伤害性,蔓延速度快,想要有效的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就建立健全国家公共卫生检测体系。想要明确公共卫生检测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起到的作用,就要选取相关案例,通过对疾病的流行趋势、控制效果以及控制工作的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公共卫生监测在疫情的控制过程中起到的效果和价值。

  • 标签: 公共卫生监测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8年01月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和观察组(行中医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够显著减少毒副作用,维持基本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首次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200位献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比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降低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次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栓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探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治疗后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黏附率更接近正常标准,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病患,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改善血小板指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抗血小板药物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患有ITP的患儿50例,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同时选取来我院检查的20例患者为空白组,进行后期的对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ITP的患儿,临床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糖皮质激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接受全身麻醉,对照组接受局部麻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手术前,两组产妇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产妇剖宫产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栓弹力图对抗血小板治疗的意义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10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归纳为实验组,术前、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并筛查血栓弹力图,将抗血小板药物患者选出,并相应加大药物用量,或给予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方式治疗。然后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进行随访,对比血栓等病症发生率。结果在靶血管支数对比较中,实验组比对照组多;在MACE发生率比较中,实验组比对照组低;且P<0.05。MACE发生率和分叉病变、肾功能不全等为正相关关系。基于血栓弹力图信息对抗栓药物剂量进行微调,能够降低MACE发生率。结论以血栓弹力图记过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法进行微调,能够降低支架内血栓、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此类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栓弹力图 抗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血小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绵阳市某三甲医院161名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的资料,选择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PPR)作为评价单采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指标,查询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分布、输注次数,统计学分析以上因素与输注单采血小板疗效关系,并分析原因。结果161名患者总计输注单采血小板254次,除年龄外,性别、科室分布、血小板输注次数都是影响单采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的因素,且患者输注血小板血小板回收率随着患者输注次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结论临床输注血小板应考虑患者的性别、疾病种类选择性输注,并尽可能减少输注单采血小板的次数,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效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凝集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同期选择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Hcy及血小板1min、5min和最大凝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cy水平、血小板1min、5min和最大凝集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ACS患者血浆Hcy与血小板1min、5min和最大凝集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cy水平升高,能增强血小板凝聚性,促进血栓形成,提示Hcy可能参与血小板聚集活化过程。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血小板凝聚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开展对照试验。对照组(n=44)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44)予以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PLT、FIB、PT、TT及APT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使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对血小板聚集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7细胞的百分率并初步阐明T细胞亚群、Th17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Th17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百分率、CD4+/CD8+T细胞比率降低(P<0.05),CD8+T细胞、Th17细胞的百分率升高(P<0.05),CD3+T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TP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由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造成。ITP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ITP的发病过程。

  • 标签: ITP T淋巴细胞亚群 Th17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3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36例)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小板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接受了联合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时,可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小板参数在中老年冠心病及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非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以及50例健康对照组共15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临床中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结果冠心病、脑梗塞患者以及健康组对照组在PTL、MPV以及P-LCR值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及时准确的监测血小板参数能够更好的预防中老年冠心病及脑梗塞。

  • 标签: 血小板参数 冠心病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应用血栓弹力图对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188例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分别为94例患者。单一组仅接受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采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观察并比对单一组和联合组的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途径抑制率。结果联合组的阿司匹林途径抑制率均优于单一组,联合组氯吡格雷途径抑制率(68.12±8.25)%优于单一组(52.42±6.8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能够根据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适当调整治疗计划和方案,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应用泮托拉唑预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因心脑血管疾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依据患者治疗后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分为两组,即存在出血者90例为观察组,未存在出血者6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Hp感染、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发生情况;随后将观察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组予以泮托拉唑预防,B组不予以抑酸药物干预,比较两组再出血率。结果(1)两组Hp感染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正相关,通过泮托拉唑预防可降低上消化道再出血现象,预示本品确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上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对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进行实际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进展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上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长春西汀。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在血小板散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黏附性、血小板CD62p表达上均低于对照组,但是血小板计数(PLT)则无显著差异。此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具有良好的反馈,且有利于抑制血小板活化,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春西汀 奥扎格雷钠 进展性脑卒中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干扰素联合羟基脲与单用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我院治疗的71例PT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36)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羟基脲片治疗;对照组(n=35)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33%)与对照组(8.57%)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干扰素治疗相比,联合羟基脲治疗PT具有更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干扰素 羟基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过程中检测结果部分减低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部送检标本采用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对血小板减低的标本用同一份检验样本进行手工计数血小板,同时结合血小板直方图和人工涂片镜检血小板综合判断血小板数量。结果3166例血小板减低标本,确定102例为假性减低,所占比例为3.22%,其中36例标本血小板形态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异常;29例血小板大小不等聚集分布;26例为形态明显巨、大的血小板;11例为其他原因。结论仪器检测原理、血小板形态异常、抗凝剂的质量和比例、是否使用配套试剂等因素都会影响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准确计数,测定血小板结果减低的患者,都应该进行手工计数、涂片染色镜检观察。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镜检 部分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