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改良会阴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会阴(胎儿分娩初期进行45°会阴切)。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会阴切除(胎儿分娩初期进行25°~30°会阴切),两组患者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切口缝合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6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8.4±0.3)min,对照组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0.5±1.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占(7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会阴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会阴侧切术 经阴道分娩初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等术前护理活动,做好中护理活动,做好生活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术后护理活动,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期,使其顺利康复。为保证昏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呼吸畅通可行气管切开,此时应做好病情观察、环境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套管护理和吸痰护理等活动,避免或降低感染的发生机会,以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水平。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围术期护理 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层切开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幽门环肌切开,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5.83(23/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进食时间、术后达到全量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成功率高,明显改善围手术期状况,不良反应低。

  • 标签: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腔镜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行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成因,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本院行气管切开的112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归纳、总结患者感染成因。结果在112例行气管切开的ICU患者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51例,感染率达45.54%,其中32例感染患者年龄高于60岁,占比达62.75%;43例在术后第10d发生感染,37例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比为72.54%。结论ICU患者在行气管切开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比较高,此时必须要注意做好相关方面的护理管理,尽可能地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ICU患者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科气管切开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出血、脱管、感染、气道粘膜损伤、痰液阻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时间与切开置管时间,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减少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气气管切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ICU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ICU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216名,为本次研究对象。调取所有研究对象临床病历并整理、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白细胞计数、体温和呼吸频率均保持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且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患者治愈率为34.77%、并发症发生率12.31%,患者满意度98.15%。结论ICU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ICU 患者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护理干预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于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将90例气管切开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气道阻塞、气道损伤、脱管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服务有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并发症 气管切开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3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18例,微型钢板固定12例临床手术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8例27处,治疗结果优7例,良12例,差8例,优良率70.37%。微型钢板治疗12例27处,治疗结果优10例,良14例,差6例,优良率为88.89%。结论对于多发性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用克氏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利于解剖复位,微型钢板固定牢靠,不易移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掌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微型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挂线切开引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切开挂线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1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0.34%)低于对照组(32.76%),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引流挂线切开引流两种手术方式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87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治疗组采用切开引流挂线。对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率以及肛瘘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有治愈率高、恢复快、复发率低及不易形成肛瘘等优点,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肛周脓肿 引流术 切开引流挂线术 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血清t-PA、PAI-1影响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单治组与结合组,每组44例,比较治疗有效性。结果结合组术后三天、术后七天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合组术后IgM、IgA、IgG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与标准大骨瓣减压能够改善患者免疫指标、调节患者血清t-PA、PAI-1的水平。

  • 标签: 天幕裂孔切开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密切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予充分的湿化气道,正确彻底的吸痰,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结果12例患者顺利拔管,4例因持续昏迷带管l2个月,1例因突发呼吸衰竭死亡,3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气管切开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以预防和减少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护理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共76例脑出血患者,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n=38)与对照组(n=38)。76例患者,气管切开后,予以持续气道湿化处理,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用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湿化良好率为94.7%(36/38),对照组为81.5%(31/38),组间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可提高湿化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脑出血 气管切开术 持续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2例呼吸衰竭经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脱机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42例患者均无感染,其中38(90.48%)例逐渐脱机,4(9.52%)例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机继续辅助治疗;42例患者中只有1例对护理不满意,因此护理满意度为97.62%。结论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采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脱机,加快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呼吸衰竭 气管切开 呼吸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气管切开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行气管切开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分析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并探究其相关护理对策。结果经过调查6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23例,满意的有40例,不满意的有3例,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为95.5%,经过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无死亡病例出现,最短的住院时间为6d,最长的住院时间为13d,平均住院时间为(9.2±1.4)d。结论患者气管切开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分析发生的原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ICU患者 气管切开术 下呼吸道感染 原因,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通过传统切开挂线切开旷置联合垫压法治疗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切开挂线治疗,观察组为切开旷置联合垫压法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通过传统切开挂线切开旷置联合垫压法治疗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与传统切开挂线相比,切开旷置联合垫压法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传统切开挂线术 切开旷置术 垫压法 高位复杂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绝经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80例绝经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病患引起的出血203例(53.42%),非器质性疾病102例(26.84%),恶性肿瘤占75例(19.7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破碎子宫内膜和经期子宫内膜占40例,增生反应占48例,萎缩子宫内膜占6例及分泌反应8例,因子宫内膜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出血占24例。结论对绝经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 标签: 绝经后 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病理学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自然绝经1年以上阴道出血患者97例进行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采用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宫颈液基细胞、及妇科B超等方式检查患者,部分患者进行宫颈活体组织病检或诊断性刮宫,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结果52例患者为生殖器官炎症,占比为53.61%,18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占比为18.56%,10例为恶性肿瘤,占比为10.31%,9例为其他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占比为9.28%,8例为宫内节育器所致出血,占比为8.25%。结论生殖器官炎症是引发绝经患者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且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随着绝经年限的推移而增大。

  • 标签: 绝经 阴道出血 生殖器官炎症 生殖器官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