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剂量、双剂量血小板对健康献血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应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在2.5版本操作软件的支持下采集血小板.单剂量组22例,设定采集量3.0×1011/L,双剂量组31例,设定采集量6.0×1011/L.分别观察献血采前、采后及采集1个月后献血的血小板计数值.结果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2.86±2.39)×1011/L、(5.75±4.46)×1011/L.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11.64±21.27)×109/L]显著高于采集后[(135.73±20.94)×109/L](P<0.05);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70.26±37.25)×109/L]亦显著高于采集后[(141.39±39.28)×109/L](P<0.05).单剂量组、双剂量组的献血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分别下降35.0%±12.6%、47.9%±15.9%.采后1个月单剂量组献血血小板回升为(215.86±24.56)×109/L,而双剂量组回升为[(260.32±38.71)×109/L],与采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剂量组机采血小板对献血健康和血小板制品质量无不良影响.建议双剂量组应提高献血采前血小板底限值(>250×109/L),以减少采后血小板<100×109/L的献血的概率,提高1个月后血小板恢复水平.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血小板恢复
  • 简介: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逐渐引起医患双方和政府的重视.中规定受血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九项指标.笔者从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九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受血者 血清学检测
  • 简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献血血液检测指标之一,本站因ALT不合格而报废的血液约占血液总报废量的50%,导致ALT不合格除病理因素外,饮食、生活习惯等生理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献血前应用干式生化法测定ALT初筛献血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但成本较高.如果能选择性地筛选ALT不合格的高发人群,既可降低检测成本,又可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笔者对3078名自愿无偿献血进行统计,分析各类职业人群以及初次与反复献血的ALT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干式速率法 ALT 献血者
  • 简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献血工作步入法制化和正规化道路,无偿献血和还血逐渐增多.目前,关于无偿献血的还血规定各地差别很大.本市实行无偿献血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等量免费用血制度.现将近5年无偿献血还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免费用血 状况分析 献血法 等量 威海市
  • 简介:预存抗HLA抗体对移植器官的功能和存活有不利的影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消除高致敏受抗HLA抗体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组成、免疫学机制、与抗HLA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高致敏受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器官移植 抗HLA抗体 免疫球蛋白
  • 简介:长期以来,血站系统对ALT的检测以酮体酚法和赖氏法为主,随着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许多血站以酶法替代赖氏法检测ALT,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现分析如下.

  • 标签: ALT 赖氏法 献血者 酶法 血站系统 检测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1999年6月~2002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19~27岁,均有吸毒史.多因快速静脉推注海洛因后失去知觉,跌倒在火源上致伤,与热源接触时间较长,创面较深.入院时患者及家属隐瞒烧伤原因,否认有吸毒或不正常的性行为史.BSA的患者经治疗已重返工作岗位.

  • 标签: 艾滋病 烧伤 皮瓣移植 游离植皮
  • 简介:自从1998年10月国家实施《献血法》以来,我站共接待无偿献血3762人次。其中男性2338例:女性1424例。发生献血反应者105例,占无偿献血总人数的2.8%。女性发生献血反应人数高于男性。经国内外大量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少量献血无损健康,反而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因为无偿献血一次采集的血液量200ml约占人体总血液量的5%,对人体不会有影响,但我站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献血反应 不良反应 男性 护理 人体
  • 简介:近年来输血所致肝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提高对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保证输血安全至关重要.笔者现将日照地区2000年1月~2003年7月30392例无偿献血ALT、HBsAg、抗-HCV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肝炎 标志物
  • 简介: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GPA)是体细胞突变研究的重要分子标志之一,为了了解射线作用与GPA突变的效应关系。采用GPA突变分析技术对3例钴源意外受照个体外周血红细胞GPA变异频率进行了检测,经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进行进行算,这3例个体受照的生物剂量分别为2.5,2.9和1.9Gy,所测GPA变异细胞频率分别是正常对照个体均值的3.9,4.3和4.1倍,提示射线所致GPA变异细胞频率增高效应,受照个体外周血中长期持续民存在的GPA变异细胞,来源于突变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射线诱变效应的永久性标志。

  • 标签: 红细胞 血型糖蛋白A 变异频率 ^60CO照射 辐射损伤
  • 简介:本研究观察12例健康供在使用10μg/(kg·day)rhG-CSF动员前后白细胞总数变化.应用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对白细胞进行形态学分类,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动员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发现,动员前1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6.25(4.7-7.8)×109/L,其中淋巴细胞中位数为2.07(1.63-3.1)×109/L,单核细胞中位数为0.163(0.078-0.414)×109/L;动员第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37.47(24-72.57)×109/L,其中淋巴细胞中位数为3.22(1.46-5.31)×109/L,单核细胞中位数为1.2(0.706-3.627)×109/L.供外周血白细胞的增加为动员前的6.26±2.14倍(P<0.01),其中淋巴细胞的增加为动员前的1.45±0.76倍(P<0.05),单核细胞数增加为动员前的7.48±4.41倍(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动员前CD3+T淋巴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比例的中位数为46.96%[(32.36-57.45)%],动员后为40.94%[(25.31-48.9)%];动员前CD4+/CD8+淋巴细胞比例为1.27±0.46,动员后为1.36±0.51;动员前CD4+CD8+T淋巴细胞占PBMNC比例的中位数为0.41%[(0.16-1.51)%],动员后为0.49%[(0.09-2.0)%];动员前CD16+CD56+NK细胞占PBMNC比例的中位数为13.98%[(4.08-25.08)%],动员后为16.65%[(12.06-33.05)%];动员前CD3+CD16+CD56+NK-T细胞占PBMNC比例的中位数为2.75%[(0.37-6.38)%],动员后为3.13%[(0.46-5.95)%];动员前CD20+B淋巴细胞占PBMNC比例的中位数为9.28%[(5.97-16.33)%],动员后为9.94%[(7.36-20.41)%];动员前CD14+单核细胞占PBMNC比例的中位数为12.48%[(3.54-19.35)%],动员后为29.52%[(16.51-36.76)%].动员后CD14+单核细胞在PBMNC中的比例比动员前增加2.87±1.51倍(P<0.05);动员前后T淋巴细胞、NK细胞、NK-T细胞、B淋巴细胞在PBMNC中的比例以及动员前后CD4+/CD8+淋巴细胞比均无显著变化(P>0.10).结论:rhG-CSF动员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加可能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相关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动员 免疫细胞 外周血
  • 简介:目的分析抗-HCV阳性献血血清HCVRNA含量与ALT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RNA,分析标本ALT活性与HCVRNA水平的关系.结果60份抗-HCV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27份标本含有HCVRNA,HCV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献血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抗-HCV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指的是慢性HBV感染患者合并肿瘤时接受细胞毒性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出现的HBV复制,可以导致肝细胞连续性坏死及肝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产生程度不一的损害,轻者表现为肝炎症状,重者出现暴发性肝衰竭而死亡。目前通常认为这是合并慢性HBV感染的肿瘤患者,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接受化疗常见的并发症。现将2005年进修期间收治的3例患者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者 再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感染患者 慢性HBV感染
  • 简介:为了探讨非亲缘供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治疗方案和疗效,应用高分辨HLA配型(HLA-A、-B、-DR)完全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的非亲缘供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基环己亚硝脲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喋呤、舒莱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回升〉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3天,血小板回升〉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7.5天;28天STR—PCR检测显示,10例均为完全供型;急性GVHD3例(Ⅰ度1例自行缓解,Ⅲ度1例治愈,Ⅵ度1例死亡)。结论:在非亲缘供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 标签: 非亲缘供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恶性血液病
  • 简介:目的调查汉族骨髓供中常见的HLA-Cw等位基因.方法对115例骨髓捐献采用PCR-SSP方法进行HLA-Cw低分辨和高分辨分型.结果115例汉族骨髓捐献中,HLA-Cw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Cw*03(0.2598)、Cw*01(0.2142)、Cw*07(0.1978)、Cw*08(0.1154)、Cw*12(0.0582)、Cw*14(0.0399)、Cw*15(0.0399)、Cw*06(0.0399)、Cw*04(0.0309);进一步检测到16种等位基因,其中Cw*0101、Cw*0304、Cw*0302、Cw*0401、Cw*0602、Cw*0702、Cw*0801、Cw*1202、Cw*1402、Cw*1505、Cw*1502为对应抗原最为常见的等位基因.结论本研究在DNA水平上,提供了中国汉族人群中HLA-Cw位点基因分布频率及常见等位基因资料.

  • 标签: 汉族骨髓供者 HLA—Cw 多态性 等位基因
  • 简介:本研究探讨中等剂量600μg/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正常供CD34+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动员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2002-2004年我科31例健康供给予rhG-CSF600μg/d,在动员的第4天开始采集外周血干细胞(PBSC),并检测动员前后白细胞总数、动员后的有核细胞(NC)数、单个核细胞(MNC)数、CD34+细胞数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同时观察动员及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12例供G-CSF动员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600μg/d组与既往使用的300μg/d组相比,rh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细胞中NC、MNC和CD34+细胞及CFU-GM显著增加(P<0.05),受造血重建时间缩短(P<0.05),动员和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上升(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动员后CD3+细胞在PBMNC中的比例较动员前下降(15.05±3.3)%,(P<0.05).动员前后CD4+/CD8+淋巴细胞的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600μg/d的G-CSF对正常供的动员效果好,受造血重建快,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动员后PBMNC中CD3+细胞的下降及CD4+/CD8+淋巴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从而使得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率无明显上升.

  • 标签: G-CSF CD34^+细胞 CD34^+细胞动员 T细胞亚群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本研究观察激活的供、受NK细胞能否减轻骨髓移植后GVHD和增加移植成活率。以C57BL/6小鼠作为供,将接受6.5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的BALB/c受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1组(无任何处理)、对照2组(骨髓移植)、实验1组(骨髓移植同时输注激活的受NK细胞)和实验2组(骨髓移植同时输注激活的供NK细胞),观察每组小鼠的活存期、嵌合率、GVHD临床和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对照1组全部活存,实验1组比对照2组活存期短(P〈0.05),实验2组比对照2组活存期延长(P〈0.01)。实验1组GVHD临床及病理评分高于对照2组(P〈0.05),实验2组GVHD临床及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2组(P〈0.01)。实验1组和实验2组嵌合率均较对照2组高(P〈0.05),实验2组的嵌合率比实验1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激活的供NK细胞能延长实验小鼠的活存期,降低GVHD严重程度,增加移植成活率;而激活的受NK细胞却缩短实验小鼠的活存期,加重GVHD严重程度。受NK细胞也增加移植成活率,但比供NK细胞作用小。

  • 标签: 骨髓移植 NK细胞 GVHD 移植成活率
  • 简介: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由此引起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为了解本地区血源性疾病存在的严重程度,明确血源性疾病的原因,划清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笔者对本院受血进行了输血前血源性疾病指标检测,并与前两年本地区普通人群的感染情况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受血者 输血 感染性疾病 检测 安全输血 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