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我县1874例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我局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874例,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开展分析统计。结果1874例报告中ADR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ADR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ADR涉及的药品主要为抗微生物药物,ADR发生率最高的用药途径是静脉滴注。结果对不良反应药物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定量分析、综合评价,对于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和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反应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反应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双氯芬酸钠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中医活血通络、清热祛湿方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与对照组的13.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反应关节炎能够获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较高。

  • 标签: 反应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YAG激光治疗慢性鼻炎、变态反应鼻炎的疗效。方法筛选出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鼻炎、变态反应鼻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鼻三针治疗,观察组应用鼻三针联合YAG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2.5%,观察组是9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YAG激光治疗慢性鼻炎、变态反应鼻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YAG激光治疗 鼻三针治疗 慢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冲洗,研究组采取尿激酶溶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时,相比生理盐水冲洗,采取尿激酶溶血治疗效果更佳,成功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术后 尿激酶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与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进行对比。 方法: 以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 180例健康人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90例)与对照组( 90例),观察组通过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照组通过传统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通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对两组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 结果:在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在血红蛋白水平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 P< 0.05)。 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相较传统溶血素的应用,新型溶血素的应用过程中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偏高,应通过相关方法进行纠正,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溶血素 新型 传统 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的水平,探讨炎症反应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肺损伤的相关。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符合标准的AAD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肺损伤组(PaO2/FiO2≤300)(A组)和非肺损伤组(PaO2/FiO2>300)(B组),随机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白对照(C组)。检测并比较分析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每隔12小时血清CRP、IL-6、TNF-ɑ水平。结果A、B两组CRP、IL-6、TNF-ɑ入院时水平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小时水平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入院后24小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峰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A、B两组CRP和IL-6、TNF-ɑ水平不断上升,PaO2/FiO2逐渐降低,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上述因子水平达到峰值后下降,PaO2/FiO2逐渐回升,两者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895、-0.774、-0.902)。结论AAA所致的肺损伤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因子的浓度不仅可以反映主动脉夹层炎症反应的剧烈程度,还可以预示患者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因此,连续监测血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可以帮助预测病情,积极采取抗炎等相关措施,可能对于减轻肺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炎症反应 急性主动脉夹层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意义。方法对40名健康对照者、40名急性发作期及40名稳定期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均进行血清CRP和PCT浓度水平测定。对40名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7D、出院前血清CRP和PCT浓度水平变化测定。结果1.急性加重组血清CRP和PCT浓度高于稳定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加重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RP和PCT浓度高于入院7D、出院前血清CRP和PCT浓度,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和PCT浓度可以作为AECOPD炎症指标,衡量其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

  • 标签: 慢性阻塞性疾病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目的为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比较已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ALT阴性合并核酸检测(NAT)反应标本与对应化学发光(CLIA)法检测HBV的结果,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17508例无偿献血者(排除ELISA法初复检公共阳性、ALT阳性等)进行NAT,并对NAT反应标本进行CLIA检测。结果经核酸检测出9例HBVDNA反应标本,未检出HCVRNA和HIVRNA反应标本,其中1例为ELISA法“阴性高值”标本;对应CLIA法HBV“两对半”检测出现2例HBsAg(-)抗-HBs(-)抗-HBc(+)及5例HBsAg(-)抗-HBs(+)抗-HBc(+)血清型,可能为OBI,2例均无反应,可能为窗口期标本。结论无偿献血者的现有血液筛查方法NAT检测和ELISA法具有互补,NAT检测可弥补ELISA法检测的“窗口期”问题;NAT与CLIA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OBI可能是本地区NAT检测HBVDNA献血者的主要类型;对可能影响血液质量的ELISA法“阴性高值”标本的淘汰,会降低输血感染风险。

  • 标签: 核酸检测 ELISA法 CLIA法 HBV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期间皮肤反应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期间皮肤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给予皮肤反应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放疗皮肤破损程度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期皮肤反应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对皮肤的损害程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放射治疗 皮肤反应 预防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的方法,并分析其原因,为快速准确的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方法选取46例2018年5月食物中毒患者,以《食物中毒处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采集标本对其中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毒力基因进行检测,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本次所采集的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6株(34.78%),其中15株的血清型别、毒力基因以及PFGE带型完全一致,结果判定,导致中毒的最大可能为B餐厅的晚饭。结论经过本次分析,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是由副溶血性弧菌而引起的。对菌株的病原学结果进行分析,能够给感染性疾病的溯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要想进一步对感染的来源进行确定,就需要与流行病学的规律结合起来进行准确溯源。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病原学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根治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后均进行放疗或化疗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放射食道炎、放射性肺炎及骨髓抑制;其中,放射食道炎与胸腔胃长度有关,放射性肺炎与性别及胸腔胃体积大小有关,骨髓抑制与接受化疗周期长短有关,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切除术后胸腔胃状态影响着放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加了2级放射性肺炎及放射胃炎的发生概率。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 放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血瘀证研究的深入,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血瘀证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或血液流变性异常。以往血瘀证主要集中在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方面进行研究,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也被认为与血瘀证关系密切。

  • 标签: 炎症反应 血小板活化 血瘀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72例临床指标,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6例。对观察组研究对象模拟临床溶血现象,对两组标本临床检验项目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溶血现象对于标本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胆固醇、总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肌酸激酶各项指标上比对照组高,胆红素水平与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标本在肌酐、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与三酰甘油各项指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如标本发生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标本检验中需要做好预防与应对措施,确保临床检验结果准确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影响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BISAP评分对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100例,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三组。入院第1、3、7天进行CRP检测及比较,入院24h内进行BISA评分,利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测定CRP、BISAP评分预测AP严重程度的准确(AUC)。[结果]CRP对AP患者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CRP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0.869,P<O.O1)。CRP联合BISAP评分预测AP严重程度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的CRP及BISAP评分检测。结论CRP联合BISAP评分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C反应蛋白 BISAP 评分,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有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先兆流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用药至孕10周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安全良好。

  • 标签: 地屈孕酮 先兆流产 有效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洗涤红细胞及红细胞悬液在自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同意后,采取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实现分组,对照组采取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研究组采取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对比两组输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提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IHA患者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能更快促进患者血液指标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是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AIHA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血液指标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药学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中,对其用药依从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具体影响。方法择取我院接收的92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对象,按照用药干预方式的差异将以上病人纳入试验组和常规组,各组4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予以药学干预服务。评比两组病人的用药依从及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和常规组病人相比,试验组病人用药依从显著更高(P<0.05);且药品不良反应及用药偏差出现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药学干预有助于提升2型糖尿病病人的用药依从,同时可以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及用药偏差出现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药学干预 用药依从性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小儿重症过敏紫癜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紫癜患儿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糖皮质激素,两组施药剂量相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的组间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临床各症状或体征消失、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χ2=6.484,P=0.039<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3、IL-1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于抑制重症过敏紫癜患儿免疫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递减疗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