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到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腮腺外科行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64例,A组采用改良Blair切口,B组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并发症发生概率6.25%,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相比改良Blair切口,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 改良Blair切口 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后胸腰椎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及感觉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后胸腰椎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手术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感觉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感觉功能评分指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更优于照组,上述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西医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后胸腰椎骨折 急性脊髓损伤 运动 感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对30余项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其校正。方法对同时抽取的50例EDTA-K2抗凝血标本与血清标本在AU2700生化分析仪进行TBIL、DBIL、SP、A、ALT、AST、TBA、ALP、MAO、ADA、BU、Cr、UA、P、Mg、GLU、TC、TG、HDL-C、LDL-C、APOA1、APOB、IMA、CK、CK-MB、LDH、α-HBDA、CRP、ASO、RF、AMS、IgG、IgM、IgA、C3、C4等项目测定,对大部分生化项目进行直线回归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两组标本生化项目中除DBIL、Mg、ASO、RF、ALP、I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良好(r2>0.80)的生化项目有TBIL、BU、Cr、P、GLU、TC、TG、HDL-C、LDL-C、APOA1、APOB、CK、CK-MB、α-HBDA、CRP、ASO、AMS、IgG、IgM、IgA、C3、C4。结论在血清标本不足时或血清标本存在溶血时,可用多余的血常规标本(EDTA-K2抗凝血)经离心后,替代血清标本用于(除TBIL、LDH、α-HBDA、P、Mg、UA、ASO、RF、ALP、IMA外)生化项目的检测,且结果可用于临床分析。

  • 标签: EDTA-K2 生化检验 AU2700生化分析仪 直线回归 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中应用甲状腺超声评分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肿块患者63例,全部患者都采取甲状腺超声和CT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CT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的疾病正确率明显要大于甲状腺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甲状腺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的恶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的良性病变、乳头状瘤、滤泡状瘤诊断中,准确率与CT诊断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CT诊断的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中应用甲状腺超声和CT诊断时,甲状腺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肿块 良恶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于脑梗死患者NDS评分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NDS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Barthel指数显著较高,ND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不仅临床疗效较好,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丁苯酞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分别应用丙戊酸钠与喹硫平、碳酸锂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对BRMS评分、PANSS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开始到2018年8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均匀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观察组应用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RMS评分、PANSS评分。结果相较于治疗前,完成治疗后的BRMS评分、PANSS评分均显著较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分别应用喹硫平、碳酸锂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钠 喹硫平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改良骶管阻滞方法麻醉效应的临床。方法将40例选用骶管阻滞麻醉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坐标法,另一组采用计算法,分别用于手术用药量和用药方法的指定标准,观察两组的用药总量、持续时间、平面不足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药容积和麻醉平面符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法组患者平均达到麻醉的时间明显短于坐标法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麻醉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使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术后苏醒时间短,术中追加药物量少,并发症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改良骶管 阻滞方法 麻醉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给予患者更好的指导。方法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我院有50例脑梗死患者接受治疗,将在这一期间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有50例脑梗死患者接受治疗,将在这一期间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临床资料以及临床结局。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两个月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颅内水肿以及负面情绪和运动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发现两组患者在第一救治时间以及48h内的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运用改良护理流程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运用。

  • 标签: 改良 急诊护理流程 脑梗死 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amsay镇静评分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0月-2017年11月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84例患儿运用镇静的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他们分为两组,患儿在基础治疗后镇静深浅的评估,对照组患儿由医生进行主观判断,研究组患儿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镇静后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一般资料和咪达唑仑的用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镇静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咪达唑仑的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amsay镇静评分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患儿镇静期间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有效地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Ramsay镇静评分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及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管置入困难病人的解决方法。方法收集手术室从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在病房导尿困难进入手术室导尿以及心脏手术麻醉后导尿困难的病人共9例,选用小儿尿管,运用超滑导丝或中心静脉置管导丝引导,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润滑导尿。结果9例病人均成功置入导尿管,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小儿尿管+导丝+利多卡因胶浆可以明显增加尿管置入困难病人成功置入尿管的机会,并能减少因置管困难反复导尿引起的创伤,减轻病人的痛苦,提升护理价值。

  • 标签: 导丝 利多卡因胶浆 尿管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联合麝香保心丸,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检测,。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炙甘草汤 麝香保心丸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随机选取500张门诊处方。由药师对处方调配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由带教教师进行点评分析,从而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结果500张门诊处方,审核时发现有28张存在不合规的地方,点评发现有32张不合规情况,发生率为12.0%。对60张不合规的处方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结论通过门诊处方审核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的门诊处方,再经过点评分析,能够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不合理处方发现率,提高门诊处方审核、调配规范化水平,建立顺畅的沟通管理渠道,不断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全面提升。

  • 标签: 门诊处方 审核 点评分析 合理用药 规范化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产后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次、宫高、前置胎盘、产前PLT、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胎盘粘连或植入等7项独立危险因素情况,并评价产后出血高危评分表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产妇在上述7项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的总分≥6或者产前评分≥4的产妇应进行产后出血重点监护;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对于预测产后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对HAMA和HAMD评分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患者行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者HAMA和HAMD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良性肿瘤 HAMA HAM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患者护理中预警性护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取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68例资料,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给予一般护理的34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预警性护理干预措施的34例纳入观察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与对照组23.53%(8/34),有明显差异。结论眼科患者护理中,引入预警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帮助患者控制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眼科并发症 预警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本文就误诊的36例二期梅毒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皮肤科门诊从1998-01~2001-10诊治了在外院误诊为手足疣、玫瑰糠疹、副银屑病、银屑病、脓疱疮、环形红斑、扁平苔癣、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36例早期梅毒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8岁,病程1周~3个月.头面额部脓疱及全身丘疹1例,腰部及外阴环形红斑1例,外阴生殖器及肛门红褐色荤样斑块3例,躯干及四肢银屑病样皮疹5例,全身副银屑病样皮疹3例,掌跖部暗红色鳞屑斑6例,掌跖红斑伴躯干玫瑰疹8例,躯干斑丘疹4例,生殖器溃疡5例.

  • 标签: 早期梅毒 误诊 血清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小儿危重病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根据患儿的评分采取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人数、7d后平均评分、并发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更早帮助患儿脱离危重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值得在护理作用应用推广。

  • 标签: 危重病 小儿护理 护理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7例PICU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进行分组;观察组54例,采取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根据小儿危重评分,了解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需求,配置护理资源,给予针对性强的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小儿危重评分,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患儿的疗效和预后。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观察组患儿的小儿危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可有效提高PICU患儿的护理质量,对于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ICU 小儿危重评分 护理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应用于宫外孕患者的意义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宫外孕患者200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将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一组,对照组100例宫外孕患者则为常规处理,观察组100例宫外孕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和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SAS和SDS分值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概率80.00%,P值<0.05。结论人文关怀有助宫外孕患者的心理健康,以积极的配合态度来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展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 效果 宫外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