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79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等。结果: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7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74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全胃切除术2例:腹腔镜下D1+α式淋巴结清扫34例,D1+β式淋巴结清扫15例,D2式淋巴结清扫29例。手术时间为(202.9±45.6)min,术中失血(144.5±146.5)mL,术后排气时间(2.8±1.0)d,术后住院天数为(11.3±5.6)d,8例(10.1%)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小肠梗阻等,经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手术上、下切缘距离肿瘤为(4.0±1.9)cm和(3.6±1.7)cm,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13.1±6.5)枚,其中有3例(3.8%)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2~6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早期胃癌 手术
  • 简介: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分配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予以早期康复干预,两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价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经30d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均有提高,康复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护理干预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分别采用4种方法测定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血糖并比较采用不同检测仪器和标本类型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将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1(8只)与烫伤组B1(16只),烫伤组B1于伤后12、24h采血(每个时相8只)。另外取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2(10只)与烫伤组B2(10只),烫伤组B2于伤后12h采血。烫伤组B1、B2大鼠置于(95.0±0.5)℃热水中15s,制作30%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IU度烫伤模型。烫伤组B1(即时复苏)伤后立即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烫伤组B2(延迟复苏)伤后6h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对照组A1、A2仅37℃温水中15s模拟烫伤,不进行液体复苏。用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法、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法、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法、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法4种方法测定大鼠血糖。结果①与对照组A1比较,烫伤组B1伤后12、24h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A2比较,烫伤组B2伤后12h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对照组A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比较、对照组A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烫伤组B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显著低于分光光度计/殷静脉血浆血糖(P〈0.05);烫伤组B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4种血糖测量方法均表明血糖升高,用腹主动脉全血采用血糖仪�

  • 标签: 烧伤 大鼠 血糖
  • 简介:新世纪肿瘤治疗的挑战之一是寻找针对病理发生学上一致的肿瘤类型的特异性靶向疗法,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毒性,其中肿瘤的精确分型是关键。目前,肿瘤分类或分型主要依据于形态学标准,故有局限性,因为相同形态的肿瘤可能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过程和治疗反应。这些肿瘤在临床上的异质性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近年,肿瘤分子分型(molecularstaging/molecularclassification)的概念悄然而生,即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精确区分肿瘤的分子类型,标志着肿瘤分型已进入分子时代。

  • 标签: 胃癌 分子分型 诊断 预后判断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与功能锻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6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2例中显效86例,有效56例,无效20例,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83.33%。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和调整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偏瘫 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相关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是介于正常认知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然而,在临床常规工作对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认识严重不足,故加强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水平,提高对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筛查,是尽早干预和预防老年性痴呆发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 简介:<正>基线调查于1997~1998年,实查成都市社区≥55岁居民5353人,2000~2001年复查其中3687人。实际随访2869人(77.81%),失访818人(22.19%)。结果:正常2764人,可疑痴呆58例,阿尔茨海默病(AD)25例(均为轻度痴呆)。可疑痴呆和AD患者基线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和各分项评分均低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痴呆 查成 基线调查 失访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术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改善GK大鼠血糖水平的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8只GK大鼠分为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手术(SG/MJIB)组,袖状胃切除手术(SG)组,改良空回肠旁路手术(MJIB)组和假手术(SHAM)组。动态观察手术前后各组GK大鼠体重、进食量、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F)、胰岛素耐量实验(ITT)、胰岛素分泌水平和胃肠激素(Ghrelin和GLP-1)水平的变化。结果SG/MJIB组术后空腹血糖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降低(P〈0.05)。自术后第2周。SG/MJIB组的0GTr曲线下面积(AUC)较其他3组相比明显减少(P〈0.02)。SG/MJIB组的胰岛素分泌水平较SG和SHAM组明显降低(P〈0.05),Ghrelin水平较MJIB和SHAM组明显降低(P〈0.001)。GLP-1的分泌水平较SG和SHAM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SG/MJIB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胰岛素分泌,且该作用独立于对体重和进食量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胃肠激素在T2DM发病和治疗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袖状胃切除术 空回肠旁路术 血糖 GHRELIN GLP-1
  • 简介:SAP的发病率大约是30/100000,病死率大约为10%~15%[1].虽然SAP时胰腺实质发生坏死,但其病死率在无菌情况下还是很低(0~10%),如果,坏死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则SAP患者预后恶化,病死率升高3倍(>30%)[2].因此,对于SAP患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坏死感染 并发胰腺 感染早期
  • 简介:<正>对45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6%(43/45)的患者有SARS的接触史,潜伏期2-20d,平均(7.3±4.7)d。临床表现包括有发热(44/45,97.8%)、干咳(31/45,68.9%)、乏力(27/45,60%)、胸闷及气短(24/45,53.3%),关节疼痛、腹泻(各12例,26.7%),4例患者出现咯血。15例重型患者中12例有明显呼吸困难,需无创呼吸机支持。约1/3的患者出现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可有肝功能异常(24例,53.3%)及心肌酶谱升高(26.6%)。胸片出现渗出影的平均时间为(4.2±2.9)d,CT出现异常的时间早于胸片;胸片进展及开始好转吸收的平

  • 标签: 早期临床 重型患者 呼吸困难 肌酶谱 关节疼痛 无创呼吸机
  • 简介: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和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全球性的迅速增长趋势。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迅速、饮食结构日益西化、以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全球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代谢紊乱和慢性高血糖所致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 标签: 2型糖尿病 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 降糖药物
  • 简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研究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不但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反而由于手术的创伤和应激反应而加重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又易诱发继发性感染,导致肺、心、肾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近年来我科对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且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 内科保守治疗 胃肠减压 血容量补充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2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经皮室间隔消融术(PTSMA)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病例。其中男性17例(63%)、年龄49±8(32-62)岁、所有病例均在接受了药物治疗和PTSMA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达98±30mmHg(50-159mmHg)。术式包括了单纯改良Morrow术17例(63%),9例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1例合并房颤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远期随访共19(13-38)月,随访率93%。全组病例近远期总死亡率为3.7%(n=1)。术后远期随访78%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6%和96%。术后共有2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和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产生。超声提示绝大部分病例的左室流出道压差接近正常。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级者占93%。结论改良Morrow术可以安全的解除曾行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确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改良Morrow手术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经皮室间隔消融术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乳酸清除率及SOFA评分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通过代谢复苏对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脓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和左卡尼汀组(以下简称B组),观察两组乳酸清除率及治疗前后SOFA评分和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于治疗第一天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动态检测乳酸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乳酸清除率均有改善,但B组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8.29±13.85、65.62±9.64、84.27±4.27,显著高于A组(13.64±12.37、53.09±9.12、70.31±5.15,P均〈0.05),治疗第3天(3d)、第7天(7d)的SOFA评分显著低于A组,LVEF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卡尼汀注射液能通过代谢复苏有效减少合并心功能不全脓毒症患者早期的血乳酸水平,有助于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心功能不全 乳酸清除率 SOFA 左卡尼汀 代谢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简易腹腔灌洗联合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腹腔穿刺针穿刺入腹腔,连接三通管,滴入生理盐水1000ml,然后排出,如此反复3次。之后滴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抗生素,每日一次,直至灌洗液由血性变清亮。同时行床旁血液滤过。结果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SAP患者分为腹腔灌洗+血液滤过组(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恶心呕吐消失及腹膜刺激征消失天数分别为(1.5±0.3)d、(2.7±0.3)d、(1.9±0.3)d、(1.5±0.2)d,住院天数为(11.0±2.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0.3)d、(4.5±0.6)d、(3.7±0.2)d、(5.3±0.4)d、(18.0±2.5)d(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1d起,血ALT及AST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d起血、尿淀粉酶及TNF-α、IL-6、IL-8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血HCO3^-、IL-10含量显著增高(P〈0.05或〈0.01);5d起血尿素氮、肌酐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腹腔灌洗联合早期血液滤过能及时清除炎性因子,对于SAP的治疗更合理、有效。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腹腔灌洗 血液滤过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发病72h内就诊的70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液体复苏达标参数:心率〈120次/min;尿量≥1ml·h^-1·kg^-1;血细胞比容≤35%;平均动脉压65~85mmHg(1mmHg=0.133kPa)。回顾分析液体复苏达标时间(〈48h、48—72h、〉72h)和达标项目数(0~1、2、3、4项)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70例患者中41例(58.6%)发生并发症,20例(28.6%)中转手术,10例(14.3%)病死。中位住院天数为23.5d,中位治疗费用为7.19(0.57~56.74)万元。〈48h、48~72h、〉72h液体复苏达标患者的中转手术率(20.0%、33.3%、75.0%)、急性肾损伤发生率(20.0%、25.0%、75.0%)和并发症发生率(50.0%、83.3%、100%)在3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8h内液体复苏后0~1、2、3、4项达标者的中转手术率(50.0%、26.3%、13.0%、25.0%)、急性肾损伤发生率(45.0%、31.6%、17.4%、0)、ARDS发生率(35.0%、31.6%、13.0%、0)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SAP发病48h内,合理的液体复苏策略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回顾性研究 液体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胃癌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在实施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后糖代谢相关指标具体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水平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第6和12个月FBG、2hPBG、HbA1c、FINS和HOMA-IR分别为(7.54±1.44)mmol/L和(7.17±1.35)mmol/L、(9.97±1.59)mmol/L和(9.47±1.23)mmol/L、(6.46±0.74)%和(6.31±0.97)%、(7.73±0.98)μIU/ml和(7.44±0.96)μIU/ml及1.10±0.15和1.04±0.14,上述指标和术前相比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LP-1水平分别为(2.27±0.25)pmol/ml和(2.33±0.27)pmoYm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IP水平较术前出现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IP水平分别为(7.23±1.33)pmol/ml和(6.40±1.20)pmol/ml。结论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可使患者合并的T2DM获得明显改善,甚至可使一部分患者T2DM获得治愈,该手术对患者T2DM的影响可能与术后患者空腹GIP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改良型胃癌根治术 胃癌 2型糖尿病 血糖 糖代谢
  • 简介:<正>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现代颅脑损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损伤程度更严重,受伤机制更复杂,救治困难更大,致残严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受伤瞬间的脑损伤多因暴力震荡、挤压、机械撕裂、负压抽吸所致,损伤程度难以控制。而伤后数小时所发生的继发性脑缺血是促使脑组织进一步弥漫性损害的主要原因,可用人为方式干预减少其损害。有学者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死亡病人的90%,有明显的脑缺血性改变,也就是说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缺血才是导致脑组织进一步损害的主要原因,而内皮素(Endothelin,ET)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是脑损伤早期致脑组织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皮素是Yanagis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

  • 标签: 继发性脑损害 颅脑损伤 内皮素基因 主动脉内皮细胞 弥漫性 受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