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豆状核变性(又称肝脑变性)1912年由英国神经学家wilson首先发现,所以又叫做Wilson病,1912年正式命名为肝豆状核变性。本病可治铜代谢障碍引起脑、肝病变为主全身性疾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本病属少见病,多为隐匿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加深对本认识,现将我院1990年10月至1997年10月收治肝豆状核变性24临床分析如下: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分析 诊断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铜代谢障碍 少见病
  • 简介:老年腹部外科疾病引起并发症明显高于青壮年。这是由于老年抗病能力降低、重要器官机能代偿能力减弱外,还并存心、脑、肾及内分泌等疾病因此做好老年腹部外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 标签: 腹部外科疾病 老年人 并发症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 青壮年人
  • 简介:由于宗教、道德、伦理等原因,胚胎干细胞研究度被禁止.但许多生物学家仍认为人胚胎干细胞研究有着深远意义,并将在人类认识自身及疾病治疗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经过人们不懈努力,1998年美国国会取消了该项研究禁令,且布什政府每年拨出数亿美元支持该领域研究.美国杂志1999年和2000年将干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评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干细胞成了当今生物学研究热点.

  • 标签: 消化疾病 干细胞治疗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 简介:我院于1996年1月至12月共收治肝炎肝硬变59,其中并发糖尿病者24,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般资料本组24中男性18,女性6。年龄40岁以下2(8.3%),40~50岁14(58.3%),50岁以上8(33.3%)。诊断标准:(1)按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肝炎肝硬变诊断标准;(2)即往无糖尿病史;(3)糖尿病诊断符合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6.7mmol/L),24均确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标签: 肝炎肝硬变 临床分析 合并糖尿病 空腹血糖 诊断标准 肝性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特点及适当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5~2000年收治年龄70岁以上238胃癌病人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老年胃癌发病较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消瘦、食欲下降、贫血等。多数病人合并有重要器官慢性病变。手术证实大多数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166,切除69.7%,其中根治性切除107,64.5%;姑息性切除59,35.5%。切除者手术后5年生存32.6%,根治性切除达53.7%。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0.8个月。手术后并发症发生20.8%。结论老年胃癌由于发病隐匿多为晚期,应提高早期诊断。要做充分术前准备及积极术后处理,大多能耐受手术。

  • 标签: 老年 胃癌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胃十二指肠疾病共236,包括慢性胃炎11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5,胃溃疡25,复合性溃疡8,残胃炎4。分别观察上腹疼痛、饱胀、反酸、恶心、暖气发生。按不同病选用铋剂、促胃肠动力药物、抗酸剂、H2RA或PPI+阿莫西林、甲硝唑4周(根除HPylori治疗者2周),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按以下标准分级:O级5症状消失;1级有1~2症状,但不影响饮食,也不需服药;2级有3以上症状,影响饮食睡眠,需服药;3级症状持续存在,服药、调节饮食后无效。结果0级改善慢性胃炎74.4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35%;胃溃疡64%;复合性溃疡25%,残胃炎0。结论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解除、改善其上消化道症状疗效明显。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疾病 药物联合治疗 服药 临床疗效分析 残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简介:肝硬化传染病科和消化内科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多需终身面对疾病困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其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使肝硬化患者病情好转后回家休养情况下,维持疾病持续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医患共同关注健康问题.实践证明,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多有明显诱因,疾病发生、发展、恶化也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肝硬化患者能否带病延年患者能否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积极消除并发症诱因有直接关系.为此,我们把自我护理观引人肝硬化患者出院指导,以使患者掌握自我照顾所必需疾病知识和相关护理知识.

  • 标签: 自我护理理论 肝硬化 出院指导 应用
  • 简介:研究胃癌前疾病维生素关系,我们选择了萎缩性胃炎(22)、胃溃疡(6)和球部溃疡(10)患者,同时测定外周血、胃粘膜组织和胃液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含量,并以正常人(20)作对照。结果表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及胃液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均显著低于正常人,而两疾病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胃癌维生素关系。癌前疾病期局部组织即已发生变化,因而为指导维生素临床应用及胃癌二级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胃液 维生素 癌前病变
  • 简介: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全球主要健康问题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应答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探讨IL-34疾病进程相关性。方法:2015年8月-2016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第三民医院住院治疗90慢性HBV感染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60,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30]纳入研究,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4水平,同时行血清生化和病毒学指标检测,分析IL-34生化、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相比,CHB组和肝硬化组血清IL-34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组较CHB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CHB组血清IL-34水平ALT、AS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s=0.288,P=0.026;rs=0.385,P=0.002),HBV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s=-0.325,P=0.011)。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IL-34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疾病进程相关。IL-34可能成为治疗慢性HBV感染免疫学靶点。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34 免疫学
  • 简介:胆道系统显象某些显象剂能被肝多角细胞摄取,并经胆管、胆囊、总胆管排入肠腔,因而可被用作胆道显象。以往常用131I-玫瑰红作黄疸鉴别诊断,因费时较长,且131腆应用条件限制,近年来,99mTc标记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衍生物(IDA)已成为目前最主要胆道显象剂。IDA衍生物已有EHIDA、PIPIDA、DISIDA和Mebro-fenin等。由于各种IDA衍生物分子结

  • 标签: 放射性核素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胆囊炎 胆道显象 显象剂 肝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胰腺癌发病近年来有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消化道最常见肿瘤之,尤其老年恶性肿瘤占据了重要位置.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及特异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时大都已属于肿瘤晚期,可根治病例极少.提高老年胰腺癌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有所帮助,本文1990~2000年间我院60岁以上老年之62胰腺癌病例进行分析.

  • 标签: 老年人 胰腺癌 肿瘤 临床分析 根治 常见
  • 简介:传统中医认为:刺五加(以下称ASS)味辛、微苦、性温、无毒,主归脾、肾、心经。具有扶正固本,益气健脾,平肝补肾,益智安神,益精壮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可用于脾肺气虚,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刺五加为“适应原性药物”,能扩张血管、增加心脏尤其冠脉、大脑和肾脏等实质性脏器血流量。促进和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凝集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减少组织耗氧量,降低组织代谢,增加组织乏氧耐受性。能促进核糖核酸、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有害刺激因子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强机体适应性和耐受性。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减低体内外多种致病因子机体损害,并对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增强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平衡作用,具有抗疲劳、抗应激、抗炎功效。有利于组织修复、镇静、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等。

  • 标签: 刺五加注射液 腹部疾病 血小板凝集功能 超氧化物歧化酶 非特异性抵抗力 现代医学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其中12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者。治疗48周,检测血清HBV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和ALT。结果治疗48周时,全组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到1.3×10。copies/ml,HBVDNA转阴56.4%,HBeAg转阴35.9%,HBeAg/抗-HBe转换12.8%,ALT复常69.2%;YMDD变异组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到7.9×10。copies/ml,HBVDNA转阴50.0%,HBeAg转阴25.0%,HBeAg/抗-HBe转换8.3%,ALT复常58.3%;HBVDNA〉10。copies/ml组,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到6.8×10。copies/ml,HBVDNA转阴0.0%,无HBeAg转阴和抗-HBe血清转换,ALT复常50.0%。结论阿德福韦酯有效抗HBV药物。HBVDNA野生株、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均有抑制作用,HBVDNA基线水平低者疗效好,HBVDNA〉10。copies/ml者,疗效差。

  • 标签: 乙型肝炎 YMDD变异 阿德福韦酯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由于克罗恩病(CD)发病逐年上升趋势以及人口老龄化出现,将可能有更多老年CD患者。目前老年CD临床特点缺乏足够了解和认识。目的:通过分析老年CD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探讨老年CD中青年CD异同,减少误诊。方法:采用χ^2检验分别对15老年CD和118中青年C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CD占所有CD患者11.3%,男女比例2.0:1;临床表现以腹痛、消瘦、发热、腹泻和乏力较为多见,除腹泻发生显著低于中青年组外(33.3%54.2%,P〈0.05),其他临床表现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老年组CD大、小肠同时受累者最为多见,实验室指标白蛋白下降和血沉增快最为多见,但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老年组CD并发症发生53.3%,以肠梗阻最为多见,未见肛周疾病;肠外表现发生26.7%;老年组CD误诊结肠癌、缺血性肠病较多。老年CD33.3%患者因并发症行手术治疗,26.7%患者明确诊断而手术。内科治疗包括应用水杨酸类药物和激素。结论:老年组CD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受累部位和并发症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误诊结肠癌、缺血性肠病居多,治疗应用激素相对较少,且国人老年CD临床特点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 标签: 老年人 CROHN病 回顾性研究 肠外表现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BC)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BC治疗疣状胃炎及息肉疗效观察。结果ABC治疗息肉150计212枚息肉均予以切除。其中直径>1cm者50枚用高频脉冲圈套器+ABC法治疗,而另100枚较小息肉(直径<1cm)仅使用ABC直接灼除。结果证实,ABC治疗息肉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AB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80,病灶数共计422枚。3月后随访,70(87.5%)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复查发现,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粘膜上皮及肉芽组织,无明显疤痕形成。10(12.5%)病人仍见少许疣状灶及糜烂残留,再次行ABC术治疗。结论ABC安全有效、易于控制镜下治疗胃肠疾病新方法。

  • 标签: 治疗 息肉 临床应用 病灶 疣状胃炎 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胃肠肽激素变化情况。方法以8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观察组A(29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B(53行血液透析治疗),另选40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血清胃泌素、血清瘦素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胃肠道症状发生34.0%,明显高于观察组A24.1%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脏胃肠肽激素主要生物降解和清除场所,血液透析治疗可影响患者胃肠肽激素血清水平,增加胃肠道症状发生引起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主要原因。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胃肠肽激素 胃肠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