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21岁,因发现阴囊内无痛性渐大包块2年入院,无外伤史,一直未做任何治疗。体检双侧阴囊内可及正常大小睾丸组织,附睾、精索未及异常。阴囊中缝处可及正常睾丸大小包块,质地稍硬,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图1)。入院后B超检查示包块大小约3.3cm×2.7cm,有类似正常睾丸血供,无附属组织;CT提示包块组织密度与双侧睾丸相当,未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 标签: 阴囊内神经鞘瘤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睾丸组织 双侧睾丸 无外伤史 正常大小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膀胱副神经节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完善盆腔CT、MRI、膀胱镜检等检查,按膀胱副神经节完善术前准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为膀胱副神经节。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膀胱副神经节非常罕见,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血压波动导致的高血压危象。围手术期应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方式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术后需定期随访。

  • 标签: 膀胱 副神经节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成人肾母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年龄16-63岁,表现为肉眼血尿2例,腰腹痛6例,4例为体检发现;术前诊断为肾肿瘤9例,肾盂肿瘤3例。1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母细胞。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研究组(NWTS)分期标准,本组分别为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期1例。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平均随访41个月,3年生存率为48%。结论成人肾母细胞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肾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多房性囊性肾(multilocularcysticnephroma,MCN)是一种临床上较罕见的肾脏原发良性肿瘤,因其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常常无法明确诊断,与其他肾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如多囊肾、多发性肾囊肿、囊性肾癌等。我科于2011年收治1例MCN,现报告如下,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瘤 文献复习 肾脏囊性病变 多发性肾囊肿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慢性肾脏病,研究发现10~25年约有20%~30%的IgAN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3,4],目前是我国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业已证实,早期诊断、准确的预后评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延缓IgAN进展的重要措施[5]。IgAN的诊断需依靠肾组织的免疫病理学检查,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沉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为主要特征,但其表现复杂多样,从肾组织大致正常到弥漫系膜增殖伴新月体形成均可出现,因此临床工作中期望从肾脏病理变化获取更多与疾病预后相关的信息,这一领域已有不少研究[6,7],已发现多个组织学病变具有预后预测价值,但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为了增加病理指标对评估预后的价值,许多研究者在综合考虑IgAN的多种组织病理学病变后,制定了多个IgAN病理评价方法。以下回顾性分析以往应用较为广泛的IgAN病理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性评价系统的Lee氏分级和Haas分,半定量评价系统的Katafuchi积分和牛津分

  • 标签: 原发性IGA肾病 病理分型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IGAN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肾上腺嗜铬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老年肾上腺嗜铬细胞患者,先经个体化围手术期准备后,再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12例患者肿瘤均被完整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100min;无术中输血,术中出血量45-300ml;肿瘤直径23-52mm,平均36mm;患者住院时间10-18d,平均14d。所有患者术后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3年,患者肿瘤无复发,血压正常。结论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肾上腺嗜铬细胞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且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后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2例肾脏MF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2例患者分别以腰痛、血尿症状就诊,影像学均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但缺乏特异性,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检确诊为肾脏MFH,术后均予辅助化疗。结果1例随访26个月,1例随访1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肾脏MFH是罕见的恶性肾原发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式,辅助治疗是否能改善患者预后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肾脏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定期行沙培林(5KE)膀胱灌注,观察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38±3.2)min,术中出血量较少,无膀胱穿孔。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中位时间14.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8%,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沙培林膀胱灌注联合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灌注 沙培林
  • 简介: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恶性度高、预后差的特殊类型肾癌,临床少见。同侧肾脏并发肉瘤样肾细胞癌及血管平滑肌脂肪更为罕见,我院于2011年11月8日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2月余"入院。泌尿系专科查体无阳性体征。

  • 标签: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肉瘤样肾细胞癌 文献复习 肾脏 同侧 病例报告
  • 简介:使用高危因素数目说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临床T3b/4前列腺癌患者的结果。瑞士、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比利时5国6家机构协作,回顾性分析EMPaCT资料库临床T3b/4NXM0前列腺癌行扩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患者资料,辅助性/挽救性治疗按各机构要求进行。按规定间隔时间随访时行PSA测定,生化检查表明治疗失败或出现症状时行影像学检查。使用Cox单元和多元分析及Kaplan-Meier方法,分析其全组和亚组增加的不利高危因素(PSA〉20ng/ml,Gleason评分≥8)数目与临床无复发生存率、癌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是否相关。结果显示1988年至2011年,8家中心外科手术治疗临床T3b/4292例,平均随访时间102.8个月(中位时间92.2,SD±73.2)。研究群体中仅是临床T3b/4的患者占61.6%,临床T3b/4+PSA〉20ng/ml者12.7%,临床T3b/4+Gleason评分≥8者19.5%,同时具有3个高危因素者6.2%。单元和多元分析发现高危因素组合与临床无复发生存率、癌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相关(全部P值〈0.01),单独临床T3b/4组10年临床无复发生存率(81.3%)明显高于+PSA〉20ng/ml(72.8%)或+Gleason评分≥8对照组(64.0%),但这些亚组间癌特异性生存率无显著差异(80.1%-84.6%),全部+高危因素的组合均与恶化的结果相关,5年临床无复发生存率和癌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24.5%和59.0%。认为非常高危的前列腺癌表现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具有全部3项高危因素者其癌相关死亡风险最高。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扩大根治性 高危因素 临床 GLEASON评分 无复发生存率
  • 简介:目的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的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非霍奇金淋巴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例患者初诊时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伴左肾侵犯,给予CHOP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左肾肿块较前无明显变化,行左肾肿块穿刺活检,结果为肾透明细胞癌,遂在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左肾透明细胞癌,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非霍奇金淋巴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临床少见,但并非偶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两者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在临床工作中亦需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的认识。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肾细胞癌 第二肿瘤 诊断
  • 简介:2糖尿病患者伴有蛋白尿经常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然而,并不是所有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都是DN。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也会引起蛋白尿。与2糖尿病相比,1糖尿病中出现肾脏疾病的可能性极小。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的确切发病率仍不清楚,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从5%~71%不等。在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型糖尿病 肾脏疾病 诊治 糖尿病肾病 1型糖尿病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评估机器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对于开放手术而言是否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将118例Ta-3N0-3M0期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58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的开放手术治疗,机器辅助组(60例)接受机器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体外尿路改道。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本文探讨前列腺弹性成像显示的组织硬度情况与I、III胶原纤维的含量及二者相互走行方式的关系。对62例患者进行经直肠组织弹性成像检查(TRTE),常规12针系统穿刺活检后,对前列腺进行TRTE引导下靶向穿刺,所取组织进行天狼腥红染色,观察I、III胶原纤维的的分布情况,并分别计算二者的容积指数(CVF)。结果得出I胶原纤维的CVF在质硬、软组分别为:0.05±0.02和0.02±0.01;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02);III胶原纤维的CVF在质硬、软组分别为:0.05±0.04与0.07±0.03;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13)。圆分布的统计结果表明胶原纤维在质软组和质硬组均走行紊乱,I胶原和III胶原之间主要呈相互交叉走行,部分呈平行走行,二者的相互走行关系在质软、质硬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3)。前列腺弹性成像显示的组织硬度主要取决于组织中I胶原纤维的含量,另外,I、III胶原纤维的相互走行方式也可影响组织的弹性。

  • 标签: 睾酮 性腺功能减退症 2型糖尿病 代谢
  • 简介:目的:研究GRIM-19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与p63、STAT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GRIM-19对p63、STAT3的影响及其在BTCC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76例BTCC组织、45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的GRIM-19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63、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GRIM-19mRNA在76例B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7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分别为66.67%和96.67%)(P均〈0.05);p63、STAT3蛋白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2.89%、72.3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P均〈0.01)。BTCC组织中GRIM-19mRNA的低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肿瘤发生情况等无相关性。相关性检验表明GRIM-19mRNA与p63、STAT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GRIM-19mRNA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下调,提示GRIM-19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p63、STAT3在BTCC的发展中起拮抗作用,参与BT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可能是BTCC转移的潜在标志。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GRIM-19 P63 STAT3
  • 简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经直肠超声系统(TRUS),将这种装置与达芬奇手术装置结合,实现了机器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中的经直肠超声实时引导。手术过程中,首先人工行TRUS提供清晰的前列腺图像并作为参照,在近距离治疗稳定器的辅助下调整其入直肠的角度和深度,再通过机械臂将超声装置与达芬奇机器固定,使TRUS成像平面可以在术者的控制下跟踪达芬奇手术装置,实现TRUS的自动旋转,在术中为手术医师提供实时的超声图像引导,更好的跟踪监测术中关键性阶段和步骤。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超声实时引导 机器人辅助 超声系统 腹腔镜 直肠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α-硫辛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2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116例诊断为早期2糖尿病肾脏病的成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29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饮食、降血糖和血压等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80mg/d,连用4周);α-硫辛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mg/d,连用4周);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和α-硫辛酸(二者用法同前).监测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替米沙坦组、α-硫辛酸组及联合用药组的UAER分别为(118.5±13.3)μg/min、(122.8±12.1)μg/min、(121.2±11.3)μg/min和(119.2±11.7)μg/min,尿β2MG分别为(331.1±43.3)mg/L、(325.2±41.6)mg/L、(328.7±39.9)mg/L和(330.7±44.0)mg/L,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替米沙坦组、α硫辛酸组及联合用药组UAER和尿β2-MG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1),UAER分别为(52.2±6.1)μg/min、(40.2±5.0)μg/min和(22.6±3.8)μg/min,尿β2-MG分别为(231.2±18.7)mg/L、(206.2±19.8)mg/L和(171.7±15.8)mg/L;与对照组[(78.1±7.3)μg/min和(268.1±22.3)mg/L]比较,其他3组UAER和尿β2-MG的下降幅度更大(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最大(P<0.05),α硫辛酸组下降幅度大于替米沙坦组(P<0.05).治疗期间,4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未出现明显异常,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治疗早期2糖尿病肾脏病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UAER和尿β2-MG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病 Α-硫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