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外伤性截瘫是严重的创伤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建筑、交通事故的增多,引起脊髓损伤造成截瘫之发病率亦有所增长,外伤性截瘫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严重地冲击着病人的精神状态,使其丧失治疗和生活的信心,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对截瘫病人的心理护理。我院骨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122例截瘫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基本上从悲观、失望、

  • 标签: 截瘫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外伤术后生长激素的应用。方法将近两年我院收治36例肝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术后连续7天,每天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8μ或生理盐水2ml,并应用肠外营养。术前及术后第3、8天测体重、血浆白蛋白、右手握力、睡眠时间及拆线天数。结果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的提高、体重的增加、右手握力及睡眠时间的恢复,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拆线时间实验组也少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激素可以使高龄患者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切口愈合,并可减轻术后疲劳综合征。

  • 标签: 肝外伤 对照组 生长激素 术后应用 血浆白蛋白 睡眠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33例脾破裂的CT表现及临床过程。结果(1)包膜下出血主要表现为包膜下新月征和分层状影;(2)实质出血表现为脾实质内密度不均影;(3)有利于估计腹腔内出血量的估计。结论CT能对脾破裂作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CT检查 诊断 腹腔积血 临床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发生脑梗死的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血管的解剖学特点及自由基引起的生物反应等因素有关.本组患者死亡5例,重残5例,中残5例,良好3例.结论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应根据患者病情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究诊断与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抽取58例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23例行单纯肠缝合,5例行肠修补造瘘,15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2例行脾切除,6例行肝修补,8例行肠系膜修补。治愈56例(96.55%),病亡2例。结论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时,行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和及时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小肠破裂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脾脓肿临床上少见,且多来自血行感染,由脾外伤直接继发感染引起的脾脓肿更为罕见。血源性脾脓肿多为全身感染的并发症,其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本组3例外伤性脾脓肿脓液细菌培养均有大肠杆菌生长,可能与肠道细菌移位,有菌的门静脉血反流有关。临床上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典型的寒战、高热,左上腹痛症状在脾脓肿中已少见,多为长时间持续性低热及左上腹隐痛。保守治疗一般不能奏效,因脾脏位置深,周围重要的器官多,穿刺较困难。故一般主张行脾切除术,切除困难时可作脾脓肿切开引流术。脾脓肿病程长,多在数月以上,脾脏多形成严重粘连。同时脓液污染易并发腹腔感染。术前应注意口服肠道杀菌药,预防肠道细菌移位,术前灌肠置胃管,应用广谱抗生素。术中充分暴露,仔细分离粘连,避免操作及出血,防止污染。术后可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本文3例病人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对脾脓肿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愈后良好。

  • 标签: 脾脓肿 并发症 脾外伤 肠道细菌移位 脓液 处理体会
  • 简介:从事外科护理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科急症,其中以开放性外伤居多。当患者受伤并伴有大出血时情绪上会发生很大的波动,严重影响疾病正常恢复。因此,做好危重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开放性外伤 护理工作 心理特征 急诊患者 外科急症 心理护理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0岁,农民。主因右前臂挤压伤毁损伤急诊入我科,查体:体温36.8℃,呼吸22次/分,脉搏92次/分,血压110/70mmHg。患者面色苍白,主诉疼痛剧烈,患肢出血较多,给予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

  • 标签: 外伤患者 急诊 平痛新 慎用 止痛 面色苍白
  • 简介: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严重颅脑外伤,在世界上已沿用多年。10月9日Lancet(2004;364:1321)发表的一项国际性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危险的,可使病人住院2周内的死亡危险增加20%。

  • 标签: 脑外伤 皮质类固醇 药物治疗 脑水肿 甲泼尼龙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总结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急救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1月于我院接受诊疗100例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临床急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最终的护理有效率,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进行的护理措施总结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急救的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比对照组高20.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急救护理应用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帮助患者康复,降低风险,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 急救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受伤机理、颅脑损伤类型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结果4例遗有左侧肢体偏瘫(Ⅱ~Ⅳ级);6例右侧略觉无力,活动不灵活;3例愈后语言不流畅,中度感觉失语;2例植物状态。结论:颅脑外伤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及尼莫地平的早期合理应用,腰穿引流血性脑脊液,合理的液体疗法是治疗和预防外伤后脑梗死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