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23例心脏穿透的救治经验,旨在提高心脏穿透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本组病例根据外伤史、临床征象进行早期诊断。全组均经手术治疗,8例危重者紧急送入手术宣剖胸手术,余者于0.5—2h内行剖胸手术。结果本组21例获救痊愈,治愈率为91.3%;2例死亡,病死率为8.7%。结论心脏穿透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诊断、果断迅速处理,以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和途径。

  • 标签: 心脏 穿透伤 开胸探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贯通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共救治6例心脏贯通伤病人,均为男性,年龄19-45岁。结果死亡1例,5例修补痊愈。结论外科手术是心脏贯通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如果能正确的诊断,及时手术开胸探查,抢救成功率是极很高的。

  • 标签: 心脏贯通伤 治疗
  • 简介:心脏穿透伤病人因血液动力学急剧改变而威胁生命,对此类病人只有紧急手术方可获得满意效果。我院1990年10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9例心脏穿透伤病人,均进行紧急抢救性手术,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脏穿透伤 护理配合 病人 救治 紧急手术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五年来眼球穿通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和视力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5年5月因眼球穿通伤在徐州市眼科医院住院的13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了人口数据,性别,致伤原因,住院时间,眼部受伤情况,手术处理,初诊和最终随访视力。评价眼外伤评分系统(OTS)对最终视力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130例患者中,74%为男性。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地区(76%)。大部分(62.3%)的外伤是金属物件刺伤所致,11.5%患者为木制品刺伤所致,其它占26.2%。89例眼(68.5%)出院视力较入院时提高。与预后视力较差相关的因素包括入院视力较差(P=0.000),OTS评分(p=0.021),伤口位置(P=0.000)等。结论该研究显示和眼球穿通预后视力相关的重要因素包括首诊视力,OTS评分,伤口位置等。OTS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眼球穿通伤患者视力预后的工具。

  • 标签: 眼球穿通伤 初诊视力 OTS 伤口位置
  • 简介:例1:19岁。男性患者被刀捅左胸部、左颈部及四肢,胸部伤口出血剧烈。后10分钟入院,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吸微弱,心音遥远,两侧瞳孔等圆,轻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测不到,左胸第3肋间和第5肋间近腋前线处各有长约3cm创口,被血凝块堵塞,尚有少量出血。在左颈和左上下肢处另有7处刀伤,长约3cm~5cm,深至肌

  • 标签: 心脏穿透伤 围手术期处理 左胸 心包 心律 急诊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对心脏穿透伤患者的手术急救与护理的方法,同时丰富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急救科接受护理治疗的心脏穿透伤患者7例,对这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包括术前的病情诊断、患者入院后的急救措施、术前的心理护理和相应的准备工作、及术后的一系列观察护理。结果7例患者经过了一系列的急救护理措施后,其中的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另外的6例患者经12~60d(平均21d)的治疗后都康复出院;同时医院对10例康复出院的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时复查,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心脏功能良好,无不适症状以及并发症。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心脏穿透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心脏穿透伤患者能够圆满康复出院的重要的前提和保障2。

  • 标签: 心脏穿透伤 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15例心脏锐器伤患者的抢救经过,以期提高该病早期诊断和急救水平,增加抢救成功率。总结医院心脏破裂修补术的手术急救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急诊心脏破裂施行心脏破裂修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有3例死亡,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结论锐器所致心脏破裂病人,由于伤势危重,若不采取直接果断抢救治疗措施,死亡率极高,但随着近年来心胸外科的开展,城市交通发达,医疗机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患者受伤后大多能迅速到医疗机构就诊,为成功抢救此类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通过积极迅速开胸手术治疗,使大多患者转危为安。

  • 标签: 心脏锐器伤 心脏破裂 急救及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和救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4年6月本院收治的16例心脏破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破裂可能,早期诊断、果断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破裂 早期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弹剂在角膜穿通修复、前房非磁性异物取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例角膜穿通合并前房非磁性异物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方法和预后等临床资料,强调在进行角膜穿通伤口修复术,摘出角膜前房异物,房角、瞳孔区非磁性异物手术时,将适量粘弹剂注入前房,可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经过手术,19例患者均成功取出异物,14例角膜伤口修复术后,维持后圆瞳孔,5例瞳孔轻度变形,但虹膜均未与伤口粘连,脱出虹膜组织严格清洗后均成功还纳。其中4例因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均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0.1者4例(指白内障摘除患者,尚未植入人工晶体),0.1—0.3者4例,0.4—0.8者10例,1.0者1例。结论角膜穿通修复、前房非磁性异物取出术中使用粘弹剂起到了推移或相对固定异物的作用,减少了手术难度。同时粘弹剂加大了前房空间,保护透明晶状体和角膜内皮,可提高手术疗效,保护视力。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穿通早期兔眼角膜上皮基底膜(EBM)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每组6只,均取右眼建模作为实验眼。另取6只未经任何处理的新西兰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0 mm环钻建立兔角膜环钻穿通模型。建模后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Image J软件测定角膜荧光素着色面积评估上皮愈合情况,Fantes分级量表评估角膜混浊程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和基质修复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BM再生情况。结果兔角膜穿通后各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398.88,P<0.01),其中建模后1、3、5、7和14 d组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分别为(4.00±0.10)、(3.11±0.10)、(2.00±0.06)、(0.90±0.04)和(0.67±0.03)mm2,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逐渐缩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21 d和30 d组均未见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分别为3.44±0.53、0.67±0.25、1.33±0.50、2.11±0.60、2.44±0.53、3.22±0.44和3.78±0.44,建模后1~5 d角膜混浊评分下降,建模后5~30 d角膜混浊评分逐渐升高,各组角膜混浊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82,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角膜伤口区开始由纤维斑块填充,建模后3 d组单层上皮覆盖,建模后5 d组大量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填充,建模后21 d及30 d组前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伤口区由肌成纤维细胞及不规则胶原纤维填充,建模后21 d角膜基质开始重塑,EBM于建模后21 d和30 d开始不完全再生。结论兔角膜穿通后角膜纤维化启动并逐渐加重,EBM不完全再生。

  • 标签: 上皮基底膜 角膜损伤修复 穿通伤
  • 简介:心脏穿透具有发生突然、受伤场所特殊、伤情凶险和死亡高的特点。任何胸壁心脏危险区的穿透,以及颈根部、上腹部、腋部、后胸壁或纵隔的穿透,应高度警惕有损伤心脏的可能。对任何胸部穿透伤病人,伤者到院后应仔细观察,严密注意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心脏外伤是一种致命的严重伤,早期诊断和急诊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自1997年6月至2003年4月共救治14例心脏穿透的病人,其中手术治疗14例,治愈12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85.7%,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穿透伤 急救护理 急诊手术 抢救成功率 病情变化 急救处理
  • 简介:心脏穿透是胸部创伤中发展急骤,危险性最大的损伤,伤员往往死于事故现场或送院途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出血和心包填塞,如送到医院后能及时作出诊断,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则可获救。现将我们两所医院收治10例心脏穿透的外科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9-65岁,平均33岁。开放8例,闭合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

  • 标签: 心脏穿透伤 外科治疗经验 胸部创伤 闭合伤 心包填塞 心脏外伤
  • 简介:【摘要】分析 1 例角膜穿通引起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的注意事项,予以总结。护理重点如下: 通过此 例角膜穿通引起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 总结出以下 护理重点: 角膜穿通入院后积极准备手术缝合伤口,避免患眼感染;术后注意观察眼压变化,预防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青光眼大发作后,积极控制眼压配合止痛药的使用,给予心理支持,减少青光眼大发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回访追踪出院恢复情况。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外伤性白内障 继发性青光眼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胸部闭合可合并心脏损伤。我院自1988年10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胸部闭合648例,伴心脏钝性损伤37例。占5.7%。本文总结这37例的护理体会。

  • 标签: 胸部闭合伤 心脏钝性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合并外伤性白内障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诊断为角巩膜穿通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在行角巩膜穿通清创缝合术的同时,采取Ⅰ期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小时-2天。)和B组(在行角巩膜穿通清创缝合术后,14-60天采取Ⅱ期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组32例。均在Ⅰ期清创缝合时将眼内异物取出。结果术后随访1-1.5年;术后1年矫正视力≥0.8,A组7眼,B组眼;矫正视力≥0.5,A组7眼,B组眼;矫正视力0.05-0.5,A组7眼,B组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炎症反应及后囊膜混浊等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睫状体脱离4例,脉络脱离5例,继发青光眼7例,治疗病程较B组长。B组Ⅰ期手术后,睫状体脱离3例,脉络脱离3例,继发青光眼4例,治疗病程较A组短(P〈0.05)。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合并的外伤性白内障,能减少手术时麻醉的风险,促进术后视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的时间,但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时机对手术的成功尤为重要。

  • 标签: 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 角巩膜穿通伤 外伤性白内障 手术方式及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