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中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共 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 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 72.09%)(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LKSS、 AROM、 BB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 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可显著提高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致关节僵硬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平衡能力,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僵硬 本体感觉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68例脊髓损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养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D级以及E级个体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可有效促进个体脊髓功能恢复。

  • 标签: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脊髓损伤 术后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管理加快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恢复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患者,结合管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管理为对照组,康复路径管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恢复满意度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康复路径管理用于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临床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康复路径管理 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管理加快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恢复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患者,结合管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管理为对照组,康复路径管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恢复满意度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康复路径管理用于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临床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康复路径管理 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管理加快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恢复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患者,结合管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管理为对照组,康复路径管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恢复满意度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康复路径管理用于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临床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康复路径管理 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管理加快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恢复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患者,结合管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管理为对照组,康复路径管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恢复满意度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康复路径管理用于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临床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康复路径管理 运动损伤致膝关节韧带本体感觉丧失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取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NF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PNF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NF。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采用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评定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步态,并进行疗效评价,测量2组患者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治疗前改善(P<0.05)。PNF组治疗后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下肢活动[(30.18±4.20)分]、髋关节症状[(16.43±1.99)分]、特殊体征[(29.36±1.25)分]、美观[(13.57±1.91)分]、总分[(89.54±7.76)分]均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组内治疗前减小(P<0.05),且PNF组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0.38±0.17)cm]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PNF能改善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步态,疗效较好。

  • 标签: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臀肌挛缩症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循经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8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41例)及对照组( 41例),两组患者均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循经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连续治疗 8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显著降低( P< 0.05), JOA评分均显著升高( P< 0.05),研究组各指标评分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显著( P<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循经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在改善患者腰痛症状,提高腰椎功能方面的价值突出。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循经推拿 躯干本体感觉训练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康复训练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对比干预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下肢力量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力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同时还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

  • 标签: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4月收治髌骨骨折微创术患者中选取 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末尾数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4例,对照组 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强本体感觉训练,恢复膝关节功能,对比两组 AROM水平、 LKSS评分、 BBS评分及临床整体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AROM水平较高, LKSS评分较高, BBS评分较高,临床运用效果也较好,各项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采用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提升 AROM水平、 LKSS评分和 BBS评分,临床整体运用效果较好,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因此应该广泛推荐运用。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髌骨骨折 微创术 膝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振动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膝本体感觉及下肢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3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解除脑水肿、抗凝药物、脑保护以及扩容等改善脑血液循环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良姿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桥式运动、坐站训练、下肢重心转移训练、膝关节屈伸肌力训练、下蹲与站立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空气压力波治疗、神经促通技术等),每日45 min,每周5 d,治疗3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辅以德国SVG公司Wellengang谐振系统进行全身振动训练,分别取0~15°、30~45°膝屈曲位,振动频率12 Hz,每日治疗时间均为10 min,分2次完成,每次5 min,其间休息1 min,每周5 d,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简化Fug1-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和Humac Norm型等速测试仪评估系统对2组患者运动功能评估及膝关节重现角度差值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下肢FMA评分[(17.60±2.23)分、( 19.53±2.42)分]及膝关节重现角度差值[(8.07±2.19)°、(6.33±1.18)°]均较组内治疗前[对照组(15.40±2.16)分、(10.06±2.76)°;观察组(14.67±1.49)分、(8.93±2.25)°]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FMA及膝关节重现角度差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膝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且疗效较常规康复治疗更佳。

  • 标签: 全身振动 急性期 运动功能 本体感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及其本体感受器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发病机制。方法取1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及5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健康人眼内直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超微结构。结果(1)光镜下及电镜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眼外肌纤维呈萎缩、损伤样改变。(2)光镜下及电镜下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正常对照组比较,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结构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内直肌及其本体感受器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可能与间歇性外斜视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眼外肌 本体感受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在我科进行康复训练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传统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上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分别记录接受康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ROM、BBS、LKS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8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AROM、BBS、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运动功能恢复均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中54例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参数、平衡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26/27),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21/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参数对比,P>0.05,治疗后,均有降低,且观察组(5.35±1.08)明显低于对照组(8.14±1.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且观察组(52.53±5.25)明显高于对照组(34.82±4.17),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79.66±4.51)、社会功能(78.71±4.39)、躯体功能(78.21±4.62)以及健康状况(76.09±4.82)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通过改善患者平衡能力、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髌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治疗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 Frenkel 训练结 合本体感 觉 神 经 肌肉促 进( PNF )技术对脑 卒中偏瘫患者 躯 干控制及平衡能力 影响 。 方法:将 90 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分别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在2023年7月份至2023年11月份收治80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盲法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提供常规训练;实验组提供平衡促进训练,分析两组患者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训练效果更佳,p<0.05。结论: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提供平衡促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患膝本体感觉,值得提倡。

  • 标签: 平衡促进训练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重建术后 患膝本体感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ro-kin平衡系统对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和膝关节功能影响。方法选取60例ACLR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ro-kin平衡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训练,每日1次,每次25 min,每周训练6 d休息1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膝关节被动成角误差、平均轨迹误差(ATE)和平均力量差评定膝关节本体感觉,睁闭眼状态下压力中心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评估平衡功能,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侧膝关节30°、45°、60°被动成角误差、ATE值和平均力量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闭眼状态下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均显著较对照组减小(P<0.05);试验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o-kin平衡系统本体感觉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ACLR术后患膝本体感觉,促进患者平衡功能,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本体感觉 平衡功能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体觉运动疗法联合高压氧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手术治疗44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本体觉运动疗法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组患者治疗2周后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和肢体对称性测定结果,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VAS分别为(2.11±0.45)分、(1.02±0.07)分,对照组患者VAS分别为(5.46±1.04)分、(3.48±0.75)分,2组患者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为(84.95±7.71)%,对照组为(73.65±8.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对称性测定为(88.96±10.22)%,对照组为(75.60±9.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6%(19/22),对照组患者为63.64%(1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92.81±11.53)分,对照组患者为(85.60±12.3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体觉运动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对提高韧带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本体觉运动疗法 高压氧 膝关节交叉韧带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作用分析。方法:纳入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进行对比探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6月),治疗对比性探究分析,电脑数组随机排列分组,对照组/30(常规治疗),实验组/30(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患膝关节主动活动度( ARO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Berg平衡量表(BBS))、生活质量数据。结果:(1)临床数据对比:数组相较,实验组AROM、LKSS、BB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2)生活质量数据对比:数组相较,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效果较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僵硬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作用分析。方法:选取在2020.8-2021.12期间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82例开展对比探究实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关节僵硬康复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本体感觉训练,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作用显著,改善手术治疗导致关节僵硬症状。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 僵硬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