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排律在整个唐代都很少见,故清人王尧衢云:'排律,作者罕传。'(《古唐诗合解》卷十二)李重华则云:'排律,唐人断不多作,杜集止三四首。'(《贞一斋诗说》)论者多归因于此体难工,如明人王世贞云:'排律创自老杜,然亦不得佳。盖字为句,束以声偶,气力已尽矣,又欲衍之使长,调高则难续而伤篇,调卑则易冗而伤句,合璧犹可,贯珠益艰。'(《艺苑卮》卷四)清人钱良择则曰:'长律诗,唐人作者不多。

  • 标签: 七言排律 吉光片羽
  • 简介:杜甫现存八句古体诗36首。这36首古体在格律上一方面受到了近体诗的影响,如字数句数跟律相同;另一方面又尽可能有别于格律诗。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转韵,用仄声韵;中间两联不同时使用对仗;平仄多用正句和拗句而尽量避免律句;风格上多为歌行体。

  • 标签: 杜甫 古体诗 七言八句
  • 简介:今人所论“梅村体”已不在少数,但多仅偏重某一方面。通过较为全面地论述吴伟业歌行对唐人歌行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以突出“梅村体”的特色及其杰出贡献,并进而说明吴伟业在清代诗坛的特殊地位。

  • 标签: 梅村体 七言歌行 继承 发展 创新
  • 简介: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这里先不说白居易在这首绝句里是从什么角度理解和思考的.讲,有智慧的人,必是沉默寡言的人.还有"行不言之教"、"希自然"等等都谈到"不言"的道教理论.有些好道者,习惯以"道不可言"来回答信仰群众,而多半这样的回答都带几分傲气.细纠其因是对道或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以借"不言"而解脱.其实老君的"不言"、"希"、"不可道"都是教化众人既不施政令于民,又要养自身真气,存阴柔之德,万事不可妄言,并非不言.就像白居易所说"缘何自著五千文"一样.若老君强调不言,那么为何传授五千文于世,为何于祖庭楼观台讲经?

  • 标签: 白居易 七言绝句 角度 应该 理解
  • 简介:李百忍(一九二七——一九九九),安徽宿县人,号蕴威,别署老汪湖人,绿竹书屋主人,生前为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书协主席。其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是以一个职业艺术家的形象出现的。一九四八年底参军,后随军渡江南下,并参加淮海战役。一九五○年春考入华东军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结业后调到华东军区文

  • 标签: 职业艺术 七言 美术专业 淮海战役 军政大学 赏析
  • 简介:《吴宓诗集》中的律诗可以简单勾勒出吴宓情史的大致轮廓,它们分属位女性,即陈心一、毛彦文、卢葆华、张尔琼、李宗蕖、张宗芬、邹兰芳。吴宓一向自比贾宝玉,在他的心目中,那位女性分别就是薛宝钗、林黛玉、秦可卿、妙玉、晴雯、史湘云、金钏儿。吴宓的一生是石头下凡历劫故事的重演,他的情史则是神瑛侍者“造历幻缘”过程的重复。在近现代文化史上,还没有哪位学者像吴宓那样痴情,居然按照曹雪芹所绘制的人生蓝图,基本完整地忠实践行了一番。同时处处以《红楼梦》为参照,随时对比,耐心品味,始终把《红楼梦》当作《圣经》,把爱情当作宗教,把圣洁美丽的女性当作至高无上的神明。吴宓首先是个行为红学家、实践红学家,其次是个心灵红学家、情感红学家,最后才是个摇唇鼓舌的口头红学家与摇毫伸纸的文字红学家。

  • 标签: 吴宓 情诗 红学家 吴宓诗集 吴宓日记
  • 简介: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拒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鸟恒夜啼。《乌夜啼》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乌夜啼》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旧唐书·乐志二》曰:'《乌夜啼》者,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征还,宅(当作

  • 标签: 夜啼 七言诗 清商曲 十七年 旧唐书 乐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遗山用轻巧、灵便的绝句,把强烈的亡国之悲,彻骨的遗民之痛,或借白描以纪实,或借景物以寓怀,或借题画以发挥,或借赠答以寄托,有字字泣血的控诉,更多的则是感慨深沉、苍凉沉郁、自成格调的“挽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丧乱绝句是遗山丧乱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丧乱诗 亡国之悲 遗民之痛
  • 简介:《凤翔八观》是苏轼在凤翔任职时所作的一组咏物诗,诗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抒写了自己的感慨和情志。此八首诗,结构纵横开闽,句式参差错落,并且苏轼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博喻手法和蹈虚手法,为他古诗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凤翔八观 七言古诗 博喻 蹈虚
  • 简介:伟大诗人杜甫具有善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即使在其为数不多的绝句中也体现得比较充分.其对绝句题材的开拓主要是以联篇绝句反映重大政治题材和以绝句论诗;对抒写个人感兴等传统题材的新变主要是以描述等手法具体细致地摹写景物以表达其闲适之情,此与传统绝力求浑然悠远的风格以及主要抒发送别、宫(闺)怨等情怀有所不同,显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 标签: 杜甫 七言绝句 题材 风格
  • 简介:陈继儒(1858-1939年),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自幼聪颖,长大后诗文俱佳,但他一生只有“诸生”的功名,既不考科举,也不做官,而是过着隐居的生活,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称病推辞。继儒博通经史,著述等身,又善绘画。他的文章诗词,极受士人敬重,只要一有新作,人们都争相传抄购买。请他写诗作文的人每天不断。

  • 标签:
  • 简介:汉地本土赞产生于刘宋,其形式之采用与汉译佛经赞、(偈)颂有直接关系。唐五代,汉地本土赞数量较其前剧增;北凉玄始十年(421)至初唐、盛唐、中晚唐五代,汉地本土赞的内容由紧紧依附汉译佛经到逐渐摆脱其牢笼;中晚唐五代,汉地本土赞的审美化进程也大大加快。

  • 标签: 汉地本土七言赞 七言形式 唐五代 汉译佛经 审美化
  • 简介:吴大澂一生致力于金石文字学的训诂考据,其传世大幅作品多以篆隶形式出现。通过对比,鉴定、分析出陕西师范大学馆藏吴大澂篆书对联的书写年代为中年.由对作品的考证还可了解到吴大激与止斋的关系并辨别出作品的隶属关系。

  • 标签: 吴大澂 止斋 陈澧
  • 简介:本文以六朝道经中的所有韵文为考察对象,在全面分析这些韵文体式及用韵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汉魏六朝诗体式及用韵时代特征对含有韵文的六朝道经的成书年代逐一进行考证,借鉴宗教学者从文献角度考证年代的结果,探讨了这批道经的成书年代。

  • 标签: 七言诗 体式 用韵 六朝道经
  • 简介:吴伟业是清初诗坛上的一颗明星,他的诗继承了初唐四杰和白居易的优良传统,在艺术上显出若干特色,影响很大。袁枚评他的诗时有云:“生逢天宝乱离年,妙咏香山长庆篇。就使吴儿心木石,也应一读一缠绵,”指出他生当乱离,气多慷慨,诗法香山,妙语缠绵,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可是由于他曾一度被迫仕清,未能保持晚节,持论者本着“人品重于诗品”的衡量标准,对他的诗不予足够重视;某些文学史著作,仅将他和钱谦益并提。更有甚者则苛刻挑剔,指精华为糟粕。例如徐世昌评《园园曲》、《楚两生行》等篇,以为“皆志在以诗为史。而事实舛误,及俗调浮词,亦所不免,后来摹拟成派,往往无病而呻,令人齿冷,甚至以委卷见闻,形诸宫掖,谰言自喜,雅道荡然,则非梅村所及料也。”《园园曲》感情充沛,词采绚丽,用典恰当,音调

  • 标签: 七言歌行 《琵琶行》 艺术特色 清初诗坛 初唐四杰 文学史著作
  • 简介:本文拟用莫与大哥管谟贤的几封家信,串起作家80年代初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事迹,试图用一种更具个人性的方式,来触摸他的世界。由于属于考证文章,只叙述史实,无意展开,因此不对作家思想和文学活动做延伸性的评价。

  • 标签: 80年代 家信 文学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