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例下肢静脉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血栓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结果20例下肢静脉形成,其中,单发于左下肢13例,单发于右下肢6例,漏诊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具有重要价值,有无创、安全、可重复应用等优点,应作为检查的首先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为了预防下肢静脉发生于脊柱手术后而实施的护理手段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的下肢血运、肿胀、压痛和腹股沟区的疼痛等情况,进而对患者实施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机械干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等,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以上86例患者在脊柱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100%(86/86),均未发生下肢静脉。结论临床上下肢静脉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避免下肢静脉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出院。

  • 标签: 脊柱手术 下肢深静脉 血栓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下肢静脉患者滤器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2例下肢静脉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溶栓治疗的综合性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对护理很满意,心情舒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很快康复出院。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 深静脉血栓 滤器置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60例骨科手术后静脉形成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0例患者例中5例发生下肢静脉发生率为0.83%。针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已经形成静脉的患者经过专科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浴足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集60例在本院接受关节置换或关节镜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浴足,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并观察术后引流袋引流量。结果治疗组发生下肢静脉5例(发生率16.67%),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7例(发生率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引流血量335.3±47.4ml,对照组引流血量347.4±40.8ml,两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浴足对下肢静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且安全无副作用。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镜 深静脉血栓 中药浴足
  • 简介:评价彩超对下肢静脉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5例下肢静脉,观察血栓形成的位置、形态、受累静脉的管径、血流情况特点。结果:该组资料中诊断血栓35例,其中单侧血栓34例,双下肢血栓l例;左下肢静脉24例,右下肢静脉l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该病的可靠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 血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1月进行髋部手术的52例患者,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早期预防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的5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静脉患者5例,所占的比例是5.8%;平均住院时间是(9.3±4.2)天;疾病知识掌握率是90.4%(47/52),遵医用药患者50例(96.2%),坚持功能锻炼患者46例(88.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94.2%(50/52)。结论对于髋部手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避免发生静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髋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的临床诊断、疗效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妇科行科肿瘤手术的64例患者,术后皆并发静脉。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预后。全部患者皆经过活血化瘀中成药、抗凝、溶栓等治疗。结果64例患者出院复查静脉彩超显示静脉皆有不同程度的再通,患者预后良好,静脉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血流改变、血液高凝状态、静脉管壁的损伤是导致静脉形成的三大高危因素,在这些高危患者进行妇科肿瘤手术时,最好术前术后采取预防性措施。

  • 标签: 妇科肿瘤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静脉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静脉形成患者53例,经股静脉或颈静脉行腔静脉滤器置入,予以留置导管溶栓及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术后随访6月,行超声或DIC检查。结果53例患者均1顺利完成腔静脉滤器置入,留置导管溶栓时间2-7天,50例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2例患者下肢肿胀轻度缓解,1例患者下肢肿胀及疼痛无明显缓解。结论腔静脉滤器置入及留置导管溶栓治疗静脉形成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风险低、可操作性强、安全性较好的优点,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形成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滤器置入 导管溶栓 足背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采用规范护理预防髋部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50例择期行髋部手术的患者并对其进行规范的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护理评估、体位护理、健康教育、一般护理和康复指导几个方面,并对术后患者病发下肢静脉形成的症状加以注意。结果在选取的5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5例患者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有15例,还有5例患者进行带肌蒂骨瓣或血管骨瓣移植术。术后发生下肢静脉形成的并发症有5例,其中因继发性肺梗塞死亡的有1例,行血栓取出以及进行静脉滤器植入术的1例,行药物溶栓合并抗凝治疗的有3例,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患者进行髋部手术后,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的教育和规范化的围手术护理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对下肢静脉的形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 标签: 髋部术后 规范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在行骨科手术后,静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在出现静脉后,会导致静脉内血液的正常凝结功能受到破坏,在静脉回流受阻后,出现机体功能异常。目前,行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可达30%左右。同时,发生下肢静脉,是引发肺栓塞的主要因素,若症状严重,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则可能导致患者猝死。因此,在行骨科手术后,进行静脉预防是主要工作。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是骨科围手术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围手术期 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下肢静脉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血栓远端静脉高压和肢体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的病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约22%~29%的DVT患者可能并发致命的肺栓塞[1].DVT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发病,我国从文献统计结果显示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下肢静脉形成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管腔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形成预防护理。方法选取58例剖宫产,随机分为对照组(29)与护理组(2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为41.38%,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下肢静脉发生率为6.90%,对照组为34.48%,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取预防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下肢静脉形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骨盆、胫骨平台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髋臼骨折、髌骨骨折或下肢骨折的患者常规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临床观察。方法使用phillipsIE33、SiemensX3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本院就诊的679例骨折患者进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发现下肢静脉形成143例,阳性率21%(143/679);其中股总静脉8例,股浅静脉5例,腘静脉3例,胫后静脉10例,小腿肌间静脉68例,下肢静脉流缓慢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溶栓治疗、植入静脉滤网等治疗。结论骨折的患者静脉发生率较高。彩色多普勒作为骨折围手术期的常规检查项目非常必要,为临床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骨折
  • 简介:通过构建妇科围手术期预防下肢静脉(DVT)管理体系,成立预防DVT管理小组,落实各级护士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设计改良风险评估表和专科护理记录单,全程监控护理实效等,逐步完善预防DVT指引,使各级护士DVT预防的专业护理能力逐步提高,DVT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DVT发病率下降。

  • 标签: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形成(DVT)患者的近期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分为导管溶栓(CDT)组(n=16)及系统溶栓(ST)组(n=62)。CDT组患者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及抗凝等基础治疗,ST组采用抗凝、系统溶栓。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二组间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CDT组治疗前后大、小腿围差、静脉通畅评分、Villalta评分优于ST组。CDT组尿激酶用量及平均每日尿激酶更大、使用时间更短。CDT组9例患者存在髂静脉受压综合症(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1例患者同期行该侧髂静脉球扩支架置入。1例并发导管移位,ST组1例肺动脉栓塞(PE),4例牙龈出血,2例血尿、1例皮肤黏膜瘀点,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T治疗急性DVT近期疗效可靠,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治疗 系统溶栓治疗 尿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0.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折并发静脉患者复位固定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并发静脉的下肢骨折患者(血栓引起肢体肿痛患者除外),均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选取L3~4施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7.5~10mg,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cm后平卧。20min麻醉平面未达要求,硬膜外腔追加1∶1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以下称利布混合液)。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5min内起效,15~20min麻醉平面固定。90.20%患者麻醉平面在T10以下,改良Bromage评分3分者占98.12%,95.10%患者循环稳定,麻醉满意率100%。结论0.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循环稳定,并发症少,能够满足静脉患者进行下肢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麻醉要求。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下肢骨折 0.5%布比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