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但是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常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因此,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轻社会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病死率,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透析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干预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透析室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情况,探索结核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对策,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结核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4—6月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及手表面采样的方法,对24所市级医院的11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所有被调查科室均设置有专门的洗手设施,且被调查者均采用流水洗手的方式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使用消毒剂的比例(82名,73.87%)高于采用六步洗手(42名,37.84%);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99.10%(110名),高于接触患者后的89.19%(99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23、9.88,均P<0.01)。诊疗活动中手卫生前手最大菌落总数为475CFU/cm^2,手卫生后手最大菌落总数为85CFU/cm^2,洗手后手菌落计数低于洗手前(P<0.01)。年龄、性别、科室和职业是影响手卫生的重要因素。洗手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高于护士,女性、护士以及I类环境中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低于男性、护士以及其他类型环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洗手后各组手卫生合格率均有提高,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均有减少。结论重庆市市级医院洗手设施配置和手卫生效果均较好,但≥35岁年龄组、男性、III和IV类环境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菌落总数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内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对我院肾脏内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23例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暴露的原因,总结出职业暴露的预防对策。结果发生锐器伤是最常见的暴露途径,暴露人员的分布主要是集中在护士,暴露源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冲洗、消毒以及挤压伤口。结论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锐器所伤,可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患者的职业暴露,降低感染的机率。

  • 标签: 肾脏内科 血源性职业暴露 原因 对策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和同期进行急诊工作的6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应对措施。结果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焦躁、恐惧;怀疑;固执和否认;精神抑郁;脆弱、易激动;适应能力低;孤独和不安全感;暗示;敏感;依赖和被动性增加;侥幸。其中最明显的是焦躁和恐惧。应对措施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技巧性的沟通以及服务态度;合理安排急诊医护人员;加强对陪同者的心理疏导。医护人员的心里特点有疲劳综合征、潜意识的自卑和抑郁的消极态度、职业危险性与是否被尊重的心理冲突。应对措施及时更换急诊室医疗设备,不定期培训急诊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学习心理康复训练。结论分析急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理特点,并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急诊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患者 医务人员 心理特点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档案在收集、管理及开发利用等过程中,对医院医疗、科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做好业务技术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对提高医院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医务人员 业务技术档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现状,分析其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全员医务人员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针刺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护士、医生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群体,大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结论临床医务人员中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管理相关知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4年1月开始将预防医学管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选取2014年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的病患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病患1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中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掌握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94.38%)中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88%),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且组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增强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管理,可有效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率,临床实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预防医学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解某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使用及其表面带菌状况,探讨手机使用行为和带菌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4—6月对某市24所市级医院中111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手机表面采样。结果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2.00±9.03)岁,以女性和护士为主。调查对象中95.50%使用触屏手机,24.32%的医务人员诊疗时有使用手机的现象,65.77%的医务人员每天手机使用时间>2h,93.69%对手机进行过清洁消毒。98.20%医务人员认为手机表面存在病原微生物。共采集111份手机表面样本,合格率80.18%,污染率95.50%,平均菌落数为2.90CFU/cm2,最大细菌含量为111.60CFU/cm2。44份手机样本表面共检出18种55株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年龄、性别、职业是手机使用行为和对手机认知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的手机表面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是否使用手机壳/套的手机表面细菌染菌量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机表面存在的潜在致病菌可能会通过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使用手机的行为引发医院感染。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机 污染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职业暴露发生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制定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40例次职业暴露的类型、原因以及暴露源、处置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居多,占40.72%;其中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主,占84.29%。发生暴露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者本人未能执行标准操作流程,暴露源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多见(41.45%),暴露者能正确处置者占94.29%。结论了解职业暴露特点和薄弱环节的管理,有利于制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锐器伤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防护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管理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中实行PDCA循环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职的45名妇科医务人员,所有人员管理中均采取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手卫生执行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手卫生执行率22.22%显著低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之后手卫生执行率77.78%,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法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过程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手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主要研究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和对医务人员应对能力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务人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全院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探讨健康影响因素,以针对性制定措施改善职工身心健康。方法于2015年12月,以山东省泰安市某三甲医院为调查现场,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全院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劳动强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满意度4部分。将问卷填写合格的1105名医务人员纳入研究。结果健康状况:医务人员慢性病患病率达24.3%。男性、51岁以上、正高级职称、从事本专业30年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患病率最高的前3位疾病为慢性肠胃炎、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对象中认为工作负荷大的占49.5%,认为自己压力大的占52.4%。70.1%的人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有62.5%的人每日用餐不规律,有69.8%的人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工作满意度:15.0%的医务人员对目前工作不满意。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婚姻、学历及工作类型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堪忧,工作压力急需缓解。医院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随时关注医务人员的身心状况,多措并举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和压力,提升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健康状况 压力 满意度
  • 简介:以医院绩效分配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分配系数来区分医生、医技、护理、药剂和行政后勤等不同岗的技术与风险,从而划定医院绩效在各系列中的比例。在这基础上,以预算管理为主线,建立预算工作量的预算绩效对应关系,利用设定以服务人次为主,加以利用RBRVS原理制定的医疗项目分值作为工作量绩效的评价指标,结合全面质量管理指标和预算控制目标等组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最终促进医院效益与效率的提升。

  • 标签: 绩效预算 RBRVS 医疗质量 成本预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