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是社会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稳定中扮演着非常关键作用,特别是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全面开展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必要。文中从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分析入手,研究了当前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标签: 新形势 医务人员 思想政治 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市28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对全市28所医院2014年第四季度发生且上报登记的12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59.35%)和医生(23.58%)为主;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占98.37%;暴露源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的占62.60%,乙肝暴露源占30.08%,丙肝暴露源占2.44%,梅毒暴露源占4.07%,其他血液型传播疾病占0.81%;职业暴露发生频次最高的环节为废物处置,占42.15%、其次是手术中和拔针,分别占18.18%和14.05%;暴露后均及时进行了局部处理和预防性干预,经追踪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通过监测来查找锐器伤的关键控制点,重点强化目标人群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高危因素的有效管控,最大限度的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锐器伤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乡镇医务人员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知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区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就职于6家乡镇医疗单位的30%医务人员共16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医务人员性别、学历、职位等方面,针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价调查结果。结果168例医务人员中听说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达97.6%,知晓分类64.0%,报告人27.4%,赔偿12.8%;不同性别、学历的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共管理人员对赔偿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分别高于医生及护士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医务人员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知晓率较低,需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及综合技能的培训,以提高计划免疫的工作质量。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知晓情况 乡镇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方法成立手卫生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从中找出要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改善。结果通过QCC活动,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明显提高,不仅保护了医务人员、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大大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执行率 效果分析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根源与采取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调查及整理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1月提交院感科的有关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基本信息,对医护人员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结果本研究中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14人,其中,针刺伤11例(78.6%)、肌肤暴露2人(14.3%)、黏膜暴露1人(7.1%)。对14人进行全程跟踪预防,职业暴露没有一人感染。结论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同时,在传染病医院出现职业暴露,将更容易出现血源性病症,由此,预防显得尤为关键。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血源性 原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品管圈活动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对开展QCC活动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活动前的63.03%提升至7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品管圈 ICU 手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ET/CT检查过程中应用(18)F-FDG对医务人员所产生的辐射情况。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就诊的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射检查;观察组应用(18)F-FDG进行PET/CT检查。对比两组医务人员所产生受到的辐射剂量、出现放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的例数、患者对临床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所产生受到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放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患者对临床检查的满意度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显著(P<0.05)。结论PET/CT检查过程中应用(18)F-FDG,可以有效减少对相关医务人员所产生的辐射,降低发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PET CT (18)F-FDG 医务人员 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4—2016年3年间发生职业暴露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的40名医务人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占65.00%,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工龄小于5年的医务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集中人群;清理锐器废物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环节。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职业防护制度,规范操作,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消长的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为研究阶段,以某地区医疗机构内感染科医务人员42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否自愿接种分成观察组(351例)及对照组(70例);接种疫苗后12个月、24个月,统计分析血清抗体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科医务人员接种后12个月、24个月检测IgM抗体血清浓度及IgG抗体血清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且接种后12个月,24个月IgM/G抗体血清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接种后12个月及24个月IgM/G抗体血清浓度及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但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的抵抗力,但血清抗体自接种后呈下降趋势,建议加强血清抗体监测,并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计划中。

  • 标签: 感染科 医务人员 甲型H1N1流感 血清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调查结果情况。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所有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3.19±0.59)分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满意度最低的项目为收入待遇低,为(2.67±0.85)分。且离职意向与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结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不容乐观,且医务人员离职意向受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需积极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尤其是在薪酬与福利方面应加大改善力度。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 简介:目的了解新形势下聘用制医务人员对医院认同感及归属感情况,进而探讨提高认同感及归属感的对策及建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800名聘用制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Kruskall-WallisH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岗位、年龄、入院年限、起点学历和职称的医务人员对医院认同感及归属感差异。结果聘用制医务人员对医院认同感及归属感总体一般,不同年龄、专业系列、起点学历人员的认同感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入院年限和起点学历的人员归属感存在差异(P〈0.05)。结论新形势下只有近50%的医务人员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强,还需根据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认同感和归属感。

  • 标签: 医务人员 认同感 归属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模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管理方法研究我院手卫生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督促落实情况。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实施FOCUS-PDCA管理方法后,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31.7%提升至69.9%,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不同科室、不同类别专业人员及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有提高,ICU科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效果最明显,从干预前的43.3%提升至干预后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技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升最为明显,从干预前的7.3%提升至干预后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指征中直接接触患者前提升最明显,从干预前的20.75%提升至干预后的5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PDCA程序管理方法对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效果明显,可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FOCUS-PDCA管理 手卫生 依从率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评价医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由医生、护士、药师及行政管理人员无记名答卷,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相关认知和用药意向等问题分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水平的差异较大,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认知率最高,其次是医生,西医医师优于中医医师,门诊药师和护士认知度较差。结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尚可,但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深入。需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标签: 医务人员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耐药菌
  • 简介:2016年岁末公映的以太平洋战争之冲绳岛战役为背景的影片《血战钢锯岭》,成为继《拯救大兵瑞恩》和《父辈的旗帜》等片之后,好莱坞又一部反映二战的力作。对于该片的导演梅尔·吉布森来说,这部作品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血战钢锯岭》的上映距离他上一部战争史诗大片《勇敢的心》问世已经时隔21年。1995年横空出世的《勇敢的心》塑造了手刃仇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苏格兰民族英雄威

  • 标签: 传奇医务兵 医务兵浴血 浴血钢锯
  • 简介:摘要全范围模拟机是集培训、机组重要操作前演练、应急演习和机组重要参数、状态及事故规程验证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重要设施。而非运行执照人员模拟机培训是模拟机培训功能又一拓展,能有效提高运行执照人员对主控室和操纵员的工作、电厂和机组整体概念、及核安全的认识。本文论述了运行执照人员模拟机培训的意义,并且结合实际教学反馈对该系列课程教学实施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非执照 模拟机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校医务室流感学生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校医务室接受治疗的流感学生患者400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分别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4%vs.16%;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7.0%vs.79.5%,组间差异经t和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校医务室流感学生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校医务室 流感 学生 护理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患病后的康复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领域,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发展起来.然而,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尚处在萌芽期,许多医务社会工作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义并不明确,医务社工相关的政策也有待完善,且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病患压力和医疗体系固有的问题,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以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为研究目标,从发展历程、身份定位、组织管理、服务范围、教育培训等角度全面对比分析了它们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模式.为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提出了建议,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新视角,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和新医改的实现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港台地区 发达国家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经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本文通过对卫生监督行政执法中发现的一宗深圳民营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案件进行分析探讨,介绍了案件简介、卫生技术人员医师的认定、法律适用、争议要点、经验与思考等内容,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在《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施行后该如何对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予以行政处罚,为卫生监督部门打击非法行医提供思路。

  • 标签: 卫生监督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 医疗机构 非卫生技术人员 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