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治的80例气管和之气管异物儿童患者的临床检查情况,相关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应用作用和价值。结果对于检查有异物的患者,在复合麻醉的情况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和异物取出手术,所有的患者在行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一次性取出异物,并且患者没有发生其他的并发症或者死亡的情况,对于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均为出现异常。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和判断价值,可以有效的降低小儿支气管和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在今后临床医学上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 小儿气管 支气管异物 应用
  • 简介:肩袖损伤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肩袖修补的目标是恢复肩袖与肱骨头的解剖位置从而减少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据生物力学测试,双排缝合桥技术能使肌腱和骨面的接触面积和压力最大化,从而达到较高的最初固定力而成为推荐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肩袖损伤 治疗方法 缝合 关节镜 生物力学测试 肩部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不同部位灌注成像检查中的护理技术,为临床精细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oshibaAquilionOne320排容积CT对93例行不同部位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其护理主要是检查前准备、心理护理、检查中穿刺点个性化选择、呼吸训练及检查后观察等精细化措施,同时对可能的碘过敏反应做出相应护理预案。结果93例中有89例成功完成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均未出现对比剂血管外渗漏及其他护理问题;另外,4例因穿刺部位血管情况不好,无法完成对比剂静脉注射,而放弃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检查前有心理恐惧者5例,右肘正中静脉显示欠佳患者41例,腹部CT灌注成像检查中呼吸配合困难者8例,通过相应心理疏导,变换穿刺点及呼吸训练等护理工作,顺利完成CT灌注检查。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全器官灌注成像中,精细化护理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相应措施的采取对成功完成CT灌注意义重大。

  • 标签: 容积CT 灌注成像 护理 血管外渗探测技术
  • 简介:由王骏、王宗成、徐中华、黄福气主编的《医学影像技术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出版发行。该书严格按照我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学同仁职称考试内容,创造性地编写了各级别试题近3000道,涵盖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四门考试内容;题型有:最佳选择题、多选题、配伍题、共干题,在为试题给出答案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解析;是10余所医学高等院校的40余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的一线专家、学者的合力之作,为我国同类考试用书中最大的试题库,同时,也是在校学生考试、入院前准入制考试、三基考试、上岗考试等必备的考试类用书。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职称考试 模拟试题 发行 出版 医学高等院校
  • 简介:目的探讨迭代重建(IRIS)技术在新生儿急诊头颅CT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40例临床怀疑颅内出血并接受急诊头部CT常规剂量平扫的的足月新生儿,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组)及IRIS法(IRIS组)进行重建;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SNR及灰白质CNR,并以4分分级法对两组图像的主观噪声、颅底伪影、灰白质对比及病变显示进行主观评价。结果IRIS组的图像噪声(1.13±0.15)明显低于FBP组(1.70±0.17,P〈0.05),IRIS组的SNR(18.26±3.18)及CNR(6.97±2.42)均高于FBP组(12.58±1.86,4.41±1.52,P均〈0.05)。IRIS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积分明显高于FBP组(P〈0.05)。结论应用IRIS技术可明显改善急诊新生儿头颅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头部 婴儿 新生儿 迭代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牙齿矫治,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结果在治疗之后,患者的反牙合已全部纠正正常,覆牙合覆盖无异常,且改善了患者软组织的侧貌,具有美观性。结论2*4矫治技术在解除反牙合患者具有良好、快速的矫治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2*4 矫治技术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缝合,缝合技术的熟练、正确与否不仅体现了手术医生的职业水准及基本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及患者的安危,因此,缝合技术在普通外科手术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普通外科 缝针 缝线 缝合技术
  • 简介:目前,在我国食品中有害残留物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加强食品中有害残留物检测是确保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总结归纳了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工业用甲醛、多环芳烃残留检测中需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对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有害残留物 样品前处理技术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将无痛注射技术用于治疗幼儿期患儿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在我院医治的120例幼儿期患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无痛注射技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显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幼儿期患儿来说,使用无痛注射技术治疗患儿的效果好,能明显改善幼儿期患儿的症状,不良反应少,运用此方法治疗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和分析了应用支架辅助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62例(68个动脉瘤)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患者动脉瘤栓塞面积均可达到50%以上,其中完全栓塞率可达26.47%;术后并发症率12.90%,复发率3.22%。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可获得较满意治疗结果,临床应注意细致操作,熟练技法,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预防并发症。

  • 标签: 支架辅助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宽劲动脉瘤,临床研究
  • 简介:2012年内镜诊疗管理和技术交流大会于11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内镜诊疗和技术规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内镜医师准入制度和内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机制的建立,搭建内镜医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大会邀请国内外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内镜领域知名专家,讲解中国内镜规范化管理政策和中国内镜诊疗技术最新发展和展望,分享经验,交流成果并进行内镜手术演示。

  • 标签: 内镜诊疗技术 技术交流 诊疗管理 会议 医师准入制度 管理工作
  • 简介:<正>主动脉夹层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typeAaorticdissection,TAAD)。TAAD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包括单纯人工血管置换术、Wheat术及Bentall术等,这些手术必须在深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等辅助下进行,而且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为此,临床上逐渐发展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即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主要包括杂交手术及完全血管腔内修复术[2]。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血管腔内 支架植入术 支架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钉道强化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47例,分为A、B两组,A组行责任节段减压,PMMA钉道强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双皮质固定,责任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VAS评分,ODI评分,和sF一36评分评估术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内固定松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7月(18—30月)。A、B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固定节段A组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和SF-36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A组中无一例螺钉松动,B组中3例发生螺钉松动,其中2例假关节形成。结论: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PMMA钉道强化技术安全、可靠,较双皮质固定技术固定节段短,能够很好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实际操作中,不会明显增加相关并发症。

  • 标签: PMMA 钉道强化 双皮质固定 骨质疏松 腰椎管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状况,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对辖区内有卫生许可证的宾馆业、美容美发业、文化娱乐场所和商场等公共场所中的公共用品及空气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各类公共场所中,商场的空气监测合格率最低,仅为77.78%;美容美发店的监测合格率最高,为92.53%,四类场所空气合格率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洗浴场所公共用具的合格率最低,为85.29%,各公共场所公共用具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督促各单位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防止疾病的传播。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状况 卫生质量监测 空气 公共用具
  • 简介: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对血液成分中病毒等病原体进行灭活处理,阻断血液筛查中漏检或某些未列入筛查范围的病原体的传播,这是杜绝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突发性的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事件最迅速有效的办法,如2002年FDA建议在血液筛查中增加检测美洲锥形虫,之前亚甲蓝(MB)光化学法已被证实可部分杀灭美洲锥形虫(〉3.5log)。2003年我国SARS爆发后,也已证明SARS可被MB光化学法灭活(约6.5log)。

  • 标签: 血液病原体灭活 有机溶剂 去污剂 亚甲蓝 补骨脂素 核黄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护理对策,促进康复。方法对3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经脐单孔单通道腹腔镜加穿刺针高位结扎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好方法,加强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防止阴囊水肿和血肿,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好术后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护理
  • 简介:鉴于部分读者和作者反映,在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中有电子期刊不被认可现象。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管理办公室认为有必要对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知中有关论文的期刊来源认可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电子期刊 任职资格 资格评审 卫生 论文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窄带光谱成像技术联合碘染色检查对进展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6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内镜检查中依次使用白光内镜、窄带光谱成像技术(窄带光谱内镜)和Lugol碘液染色(染色内镜)观察模式进行观察,分别记录病灶长度。将窄带光谱内镜或染色内镜观察模式下的癌旁异常黏膜作为可疑边界取标本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计算与白光内镜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的差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手术入路和吻合方式,对未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其最终的治疗方式。比较内镜检查前后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162例患者中,3种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一致者121例,不一致者41例。41例患者中测量差值为1~3cm者22例,〉3cm且≤5cm者8例,〉5cm且≤10cnl者7例,〉10em者4例;测量差值〉5am的患者均为多发斑片状不着色。以上4类患者中,分别有1、2、2、4例最终接受了新辅助放化疗,其余3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41例病灶边界不一致者取可疑的癌旁黏膜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鳞状细胞癌31例、原位癌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7例。1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2例修改了手术方案,其中2例由胸内吻合改为颈部吻合,3例由主动脉弓下吻合改为弓上吻合,7例由单纯经腹手术改为经胸腹两切口手术。结论内镜检查中启用窄带光谱内镜或染色内镜观察模式测量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的准确性更高,对于在3种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不一致者应取癌旁异常黏膜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食管肿瘤 进展期 内镜检查 窄带光谱成像 碘染色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3D补片结合医用胶粘合固定技术在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对96例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术,应用3D补片修补,并用医用胶粘合固定补片,观察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单侧40~140min,平均70min;双侧70~180min,平均110min。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3.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清肿,7例(7.3%)。术后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TAPP术中使用3D补片结合医用胶粘合固定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比较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A组):术前分别采用经验性和MPR两种方法获得C形臂的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术中采用MPR技术确定角度,统计支架释放后近端标记点的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4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经验性方法释放支架(B组):计算近端标记点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组支架标记点散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内经验性方法和MPR方法之间旋转角度及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标记点散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42.9%,P<0.05);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21.4%,P<0.05)。结论结合MPR技术进行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定位调整,指导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多平面重建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旋转角度 倾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