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人的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在临床应用中的建立、选择和维护。方法:查询资料,对比已有的病例,分析老年人尿毒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汇总老年人尿毒症病例的主要类型及其使用情况,研究各个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药物治疗技术模型对其制作血管通路的影响。结果:由于病人症状差异而使得治疗手段产生了不同,对于血管途径和通路的控制也会有着不同的影响;常见的血管通路有 NCC 、 TCC 、AVF 以及 AVG 即为无隧道中央静脉导管、长时间的带涤棉套隧道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以及移植时间短的血管内瘘等。结论:血管通路建立时,我们需要结合患者本身的身体条件以及血管条件,同时还要考虑采用此种血管通路可能会诱发的并发症、副作用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最终确定自体动静脉内瘘,此种方法可以增加患者的生存寿命,更能满足后续透析治疗的需要。

  • 标签: 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建立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患者因肌酐升高9个月,水肿8月余在我院住院治疗,经过血液透析疗法和专科护理,病情明显改善。

  • 标签: 慢性肾衰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形式,其特点是发病迅速,可能导致患者多因素功能衰竭,甚至危及其生命。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方案、抗感染治疗和消除炎症介质,作为持续静脉血液过滤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治疗效率。。此外,与围产期保健方案的协调使人们能够全面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选择76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研究,进行了持续的静脉血液过滤治疗,采用了围产期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如下所述。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血液滤过 血钾 血钠 血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上的吃饱穿暖,而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医疗就直接关系到该要求是否能得到满足。所以针对人们的高质量要求,舒适型护理就应运而出,该护理方式自提出以来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就针对舒适型护理在血液护理中的应用展开简要介绍,从而可以扩大舒适型护理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舒适型护理水平。

  • 标签: 舒适型护理 血液护理 综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提升患者自护水平的效果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干预性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本院透析中心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将病人依据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措施,观察各组病人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护能力总评分,观察组为(123.74±8.97)分,对照组为(107.62±9.81)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自我效能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护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我效能干预 血液透析 自护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开展风险管理前后的临床血液科相应的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对比,以分析开展风险管理之后,对于血液内科的临床护理安全方面是否存在积极影响作用。方法 在本院血液科所有所收治的患者中,抽取不同阶段相似的患者共计60例,其中有一半病例数为开展风险管理之前阶段所收治,另外一部分则是开展风险管理之后所收治,在采取管理之前患者则设定为对照组,采取管理之后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受试者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具体包括了患者满意度、科室自查评分和护理部检查评分几项,以评分情况成效观察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方面有没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或差异,观察相关管理应用之后的具体成效。结果 进行最终评分收集对比分析能够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观察组受试者患者满意度、科室自查评分和护理部检查评分几项评分都要比对照组更高一些(P<0.05),这说明开展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得到了普遍性提升,可以更好对护理安全做出有效的实际性保障,价值相对较为明显。结论 临床血液科护理过程中开展具备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之后,能够普遍性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果,对于护理安全影响也相对较为积极一些,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具备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成效。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内科 临床护理 血液科护理 护理安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给与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液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拉近护患关系,同时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科 护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凉山州彝族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模式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9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70例彝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凉山州彝族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护理效率更加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凉山州彝族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并进一步完善基于病人安全的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模式。方法:设2017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对照组,设2018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护理,采用建立亚专业化护理团队、开展住院血液透析病人的透析前访视、建立透析病人的安全屏障等护理实践,探索其对动静脉新瘘、带涤纶套导管透析、诱导期透析、危重及门诊病人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动静脉新瘘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涤纶套导管血液透析病人感染发生率及血管通路转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病人物品准备齐全率、病人治疗完成率及低血糖、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过程中凝血、低血糖、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精准护理模式指引下一系列护理实践的开展,降低了动静脉新瘘及导管病人血管通路并发症,降低了诱导期、危重住院病人及门诊透析病人的并发症。

  • 标签: 精准护理模式 血液净化病人 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发生低血压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文研究对象(n=80例)均来自我院,选取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经统计,以上患者治疗措施一致,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而后展开调查问卷,对其低血压原因进行总结,并将综合护理对策进行制定,对比最终成效,包括:低血压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综合护理后数据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数据有差异性,且护理后较高,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既可减少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又能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低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其他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意义。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选取60例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并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各有30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采用一般净化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模式采用人性化净化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于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施以比较,并做好数据分析工作。结果:施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的SF-36的评分值(93.22±5.34)明显比施行一般净化护理管理的对照组(75.38±6.11)更高,且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尤为明显(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常规净化护理 血液净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诱因,分析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血液净化患者81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风险防控护理)40例,B组(常规护理)41例,比较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结果:不良事件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来探讨营养护理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20年3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6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来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将18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剩余的18名患者纳入作为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营养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职能、认知职能以及生理职能等来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衡量。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为(72.56±4.25)分、社会职能为(79.12±6.25)分,认知功能为(86.47±5.25)分、生理功能为(70.47±3.12)分,对照组为(52.23±3.89)分,而对照组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为(56.21±3.78)分、社会职能为(58.20±5.58)分,认知功能为(69.58±4.32)分、生理功能为(52.23±3.89)分,实验组患者的在生活质量水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采取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到本院诊治的血液透析高磷血症98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传统干预,研究组49例给予饮食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满意度95.92%比对照组81.6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采取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能使患者的血磷、血钙指标得到改善,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饮食干预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收治12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行为管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血液透析 自我行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服务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诊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小组,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赋予对照组(N=45)传统护理干预,赋予研究组(N=45)护理安全管理,将两组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等发生率(0.00%)均小于对照组(13.33%),研究组内瘘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4.44%),P<0.05。研究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评分(92.53±1.5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3.52±4.25)分高于对照组(82.63±3.52)分、(86.51±3.75)分,疼痛评分(2.53±0.53)分低于对照组(4.96±1.52)分,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更好的降低不良事件。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血液净化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特此展开了以下研究。方法:将我院2020年期间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然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之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最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其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也比较少;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讨论:针对性护理在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并发症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年-2021年3月间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为血液净化护理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血液净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介绍虚拟药房系统在血液透析患者药物领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与门诊药房协作增加设立虚拟药房项目,医生开好处方由患者付费后交给门诊药房工作人员,患者无需取药,药物直接进入虚拟药房,护理人员根据医嘱通过虚拟药房领回所用药品。结论:虚拟药房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了血液净化中心设立第二药房带来的风险,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患者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虚拟药房;血液净化;医院信息化;护理管理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慢性病不断上升。据报道,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有1.2−1.5亿[1]。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超过300万,约有血液在透析患者71万。按照常规血液净化治疗每周三次的频率计算,每月我国血液净化治疗高达800余万次。每次治疗患者都需要根据医嘱用药,如抗凝剂、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用铁剂、左卡尼丁、尿激酶等,而绝大多数患者为门诊患者,如果按常规就诊流程:医生开医嘱、缴费、取药再进行治疗,显然会大大增加患者每次就诊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收费窗口和药房的压力。202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要求:治疗过程中所需药品的配置,需针对每位患者进行单独配置,配制后的药品贴标签铺无菌盘带入透析单元[2]。我科每班有80名患者,不可能实现当日门诊药房领药后再用于治疗,也不可能从患者处拿到药再用于治疗,更不可能科里设立几百个患者的小药房,因此,为了确保患者治疗当日用药安全,我科从2020年1月1日起在医院药房和信息技术系统支持下实施虚拟药房模式处理患者治疗时用药问题,一年体验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患者用药更及时、安全、有效,减少了患者自备药物带来的风险,也减轻了科里设立药房带来的风险和护理工作量。 1.既往我科患者药物管理模式及不足之处 1.1患者治疗所需药物均由医生开好处方后患者去药房领药自行保管,部分患者对需要低温冷藏保存和运输的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寄存于我科的药物冰箱内保存。我科工作人员收到患者药物后再登记在本子上,每次使用后在本子上登记。对于无需冷藏保存的药品一律由患者自行保管,每次使用时再交给护理人员。 1.2由于血液透析治疗频率高,用药复杂,因此此种药品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1.2.1 需要设立存放药品的冰箱(二级药库),而且还需要每天安排专人检查药物冰箱的温湿度,核对每位患者的药品种类、数量及有效期,大大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 1.2.2 药物数量大、品种多,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就有几个品种,还有需要冷藏保存的其他药品(如尿激酶、白蛋白等),药物冰箱经常不够用。 1.2.3部分患者自行保管药物存在一定的药物安全隐患,如:无法确保药物按要求进行储存和运输(冷藏),影响药物疗效;抗凝剂保存时包装破损,导致药物浪费无法使用;药物储存过多,没有定期检查意识导致药物过期浪费;患者有时会忘记带药或者打碎,则需要临时借药或者再次开具药物处方,给用药带来不便。 2. 虚拟药房在我科的应用 我科在原有的信息系统中增加设立虚拟药房系统与门诊药房配合管理患者透析治疗所用药品的领用。护理人员根据医嘱通过虚拟药房提交次日患者所用药品给门诊药房,并按照领药单领回药品分发给每个治疗区护理人员。各区护理人员根据治疗单再次核对次日所需用药。需要冷藏保存的药物放入药物冰箱内。在用药前半小时之内取出,配置后与他人核对无误后使用。 2.1将透析患者所有需要护理人员协助使用的药物名称(口服药除外)添加至虚拟药房。 2.2在虚拟药房中设计科室入库和出库及药房入库和出库窗口。 2.3将所有患者现存有效的药物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收回,通过“科室入库”存入该患者的虚拟药房中。 2.4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所有药物一经执行将自动出库该药品。 2.5在虚拟药房中设置患者药物基数提醒功能,少于3支出现黄色字体提醒,没有药时出现红色字体提醒,以便及时通知患者配药。 2.6患者新配药物只需要将付费成功的处方交给门诊药房工作人员,不需要取药,药房工作人员通过扫描处方码所配药物将通过药房入库虚拟药房。 2.7每天下午安排护理人员打开虚拟药房打印所有次日需要治疗用的药品领药单提交给门诊药房并去领药。 2.8护理人员打印次日患者用药单及药物信息条形码,将领回的药物按用药单和药物条形码分区放好药物。各区护理人员按治疗单再次核对。 2.9治疗当日护理人员根据用药单及药物条形码配药,双人核对无误后放置无菌盘内带入治疗单元。 2.10对于临时新添的用药医嘱或者尚未进入虚拟药房的患者用药通过借条临时取用后配药入库。 3.使用过程中常见错误分析及应对措施 3.1护理人员在使用配置时错误导致药物数目不符。 应对措施: 3.1.1每次配置前清点用药数量与治疗单核对。 3.1.2配置时同一种药物一起配置,并及时贴好标签。 3.1.3同一种药物配置完成后及时与第二人核对,核对无误后再配置另一种药物。 3.2领药后医嘱变动导致数目不符。 应对措施: 3.2.1与医生协调每天治疗单生成时间(固定于某时间点之前),领药前确定医生的治疗单已核对无误。如果此后医嘱有改动及时与领药人员沟通。 3.2.2药物分配完成后再次打开当日虚拟药品清单,如果数目与之前不符及时查找原因,并与医生沟通修改后的医嘱,避免次日用药错误。 3.3患者所用药物未入库前的“借药”没有“科室出库”导致数目不符。 应对措施: 3.3.1医生修改用药医嘱时提前嘱咐患者配药,避免产生临时“借药”。 3.3.2必需临时借药时,执行医嘱的护理人员在该患者虚拟药库里“科室出库”该药物,待患者配药后将自动补平数目。 3.4患者个人信息有误,如:自费和医保区别;姓名中字输入错误等,导致所配药物门诊药房未能有效入库。 应对措施: 3.4.1对于同一患者自费和医保账号所配药物带来数目的误差通过手工合并。 3.4.2对于同一患者因名字输入错误导致药物数目不符通过“入库关联”实现药物合并。 4.讨论 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将患者信息以高度有序的数据信息形式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压力,以最小资源换取最满意的工作效果[3]。随着医院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进步,虚拟病房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管理中[4]。它是依托医院信息系统,以类似管理实际住院患者的模式对非住院患者进行管理的一种工具,是医院高度信息化的产物[5]。完全虚拟病房已在某些血液净化中心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6]。目前我科设立虚拟药房的应用解决了患者自我保管药物不当的弊端,提高药品安全性。美国JCI也重点强调药品管理及使用,避免用药错误,杜绝因药品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隐患[7]。我科工程师于2011年起就将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HDIMS)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为血液透析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化辅助管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8]。这些年并不断完善该信息系统,使其更适合临床工作。此次虚拟药房系统应用一年来无一例用药错误发生,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和药房窗口压力,更方便了门诊透析患者的治疗。同时让医务人员及患者更快速、更精确地了解患者用药情况,为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提供了便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