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标志物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治疗和临床诊断药物,在我国医疗事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操作和失误。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筛查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究肿瘤标志物对常见肿瘤的筛查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肿瘤 标志物谱 筛查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能CT技术在肺癌早期组织分型诊断的研究。方法:采用能CT技术回顾性分析36例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的水浓度、碘浓度CT值与能谱曲线斜率,采用SPSS 26.0软件,对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组数据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结果: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整体比较在40-140keV条件下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癌各组CT值小于鳞癌及腺癌,在低能量水平下,腺癌的CT 值略大于鳞癌;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的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组之间水浓度、碘浓度比较变化不大。 讨论:能CT能够根据不同类型肺癌的能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为肺癌的早期病理分型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肺癌 能谱CT 组织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与心肌酶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本阶段内本院收治窒息新生儿3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本院分娩的非窒息新生儿26例纳入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心肌酶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心肌酶和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轻度及重度窒息及对照组新生儿在各项指标上对比均存有统计学差异,从低到高依从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轻度<观察组重度患儿(P<0.05);30例观察组患儿中,25例预后良好5例预后不佳,两组患儿在心肌酶水平上对比差异显著,预后良好组各项心肌酶指标均低于预后不佳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展和发展密切相关于心肌酶变化,临床通过监测水平变化,能够了解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心肌酶谱 关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住院儿童疾病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资料,通过Excel表格统计住院患儿基本信息,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ICD-10疾病诊断名称及代码目录》等方式对病种实施编码、分类及整理,对比2019年及2020年疾病系统分类与分布情况及危重症儿童疾病。结果:2019年~2020年住院儿童疾病分类构成比及不同类型危重症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疫情暴发后住院儿童数量显著减少,但是暴发前后住院儿童疾病系统分类与危重症疾病构成比无明显变化。

  • 标签: 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住院儿童 疾病谱
  • 简介:摘要细胞焦亡是一种基因调控的炎性细胞死亡,其依赖于炎性小体的形成与活化,随后切割pro-IL-1β、pro-IL-18与焦孔素D蛋白(GSDMD),后者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最终导致细胞肿胀破裂、炎性因子释放。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可识别感染信号产生焦亡,有利于清除入侵的病原体,然若炎性小体过度激活,也会引起不同程度机体损伤;病毒也可通过多种机制对焦亡过程进行抑制,以利于自身复制。焦亡过程中,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可调控细胞焦亡,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焦亡,可为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病毒 细胞焦亡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磨玻璃结节(GGN)检出率的升高,对其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已成为当前肺癌外科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从分子演化特征和免疫微环境等角度探究GGN惰性进展的潜在机制。GGN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主要突变基因,纯GGN的肿瘤突变负荷和基因组不稳定性最低,随病理学进展呈现出逐渐进化的基因组突变特征。GGN型肺癌中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低,处于免疫监视压力下且免疫逃逸较少,而随着实性成分增加,抑制性免疫环境逐步建立,免疫逃逸逐渐增强。对于GGN多维度分子特点的进一步探索将有助于更加精确地区分这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病变,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 标签: 肺肿瘤 病理学 磨玻璃结节 惰性自然病程 分子特点
  • 简介:摘要CD1d分子是CD1家族的一员,广泛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表面。CD1d可以将脂类或糖脂类抗原提呈给自然杀伤T细胞,使其活化并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发现,CD1d分子提呈抗原以及T细胞受体识别CD1d-抗原复合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方式。本文对CD1d分子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哮喘 CD1d 自然杀伤T细胞 抗原提呈
  • 简介:摘要骨转移常继发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更为常见,由此导致了骨转移瘤的高患病率和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同常规显像相比,SPECT/CT、PET/CT和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等分子影像技术提高了骨病变分期的准确性,同时增加了早期制定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随着几种有效的骨转移瘤治疗方法的应用,准确检出骨转移瘤及监测其治疗后反应变得更为重要。X线、CT、MRI和骨显像等常规影像技术在特定临床时期内对骨转移治疗反应监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欠佳。有研究表明,包括全身MRI在内的分子影像或融合影像技术可以更早期更准确地预测转移性骨病灶对治疗是否产生反应,但目前尚未常规应用于临床。该文总结了包括SPECT/CT、PET/CT和全身MRI在内的新型分子影像方法在骨转移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作用。与常规影像检查相比,上述显像模式可以提高对肿瘤骨转移的分期和治疗后反应评价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量化与骨微环境和肿瘤细胞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因这些检查方法提升了骨转移检出和治疗后反应评价的效能,其已经开始在一些中心得到了临床应用,同时也为临床试验中对骨转移治疗反应的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 标签: 骨转移 骨显像 SPECT/CT PET/CT 全身MRI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现代先进技术,该技术研究方向为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相关功能,通过此种研究揭示生命现象本质。为提高中药开发质量和效率,本文针对中药开发中分子生物学应用进行研究,主要阐述了利用DNA分子技术进行中药种类鉴定、分子生物学中药药效成分分析以及药理分析等方法和成效。

  • 标签: 中药开发 分子生物学 DNA分子检定 药物成分分析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研究,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子靶向治疗肺癌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及生存质量。

  • 标签: 分子靶向 药物治疗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也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设置为对照实验,探讨分析针对不同肺癌患者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医务人员随机抽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间,我院中收入的肺癌患者62例进行研究,并且在患者基本资料明确后,分为两组开展对照实验,根据实验习惯和便于区分的原则记名为对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对照组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记录所有患者护理完成后的个体状况分析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各指标进行对比以后,发现实验组内患者的个体状况优于对照组,指标进行分析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时,对于护理工作的需求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应当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才能够使患者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肺癌状况 心理状态 优质护理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7月-2020年6月治疗的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患者中遴选98例实施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均纳入49例。予以参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治疗,予以观察组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参照组短,VAS评分显著较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具有确切疗效,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 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X线投照技术与传统X线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单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11月~2021年6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组(n=48)行传统X线检查,研究组(n=48)行DRX检查。以患者CT诊断结果为准,分析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效果。结果:(1)DRX线投照技术诊断所得中期、晚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均高于传统X线诊断,差异显著,P<0.05。(2)DRX线投照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诊断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差异显著,P<0.05。结论:DRX线投照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优势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但就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效果仍存在应用局限,需联合其他诊断技术予以完善。

  • 标签: DRX 传统X线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宁夏地区肾脏疾病特征及演变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08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肾活检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根据患者接受肾活检时间段分为2008—2013年组和2014—2019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肾活检时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肾脏疾病类型、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2008—2019年间宁夏地区肾脏疾病的逐年变化趋势。结果3 867例肾活检患者入选本研究,年龄(39.59±14.05)岁,男性多见(53.71%,2 077/3 867)。入选者接受肾活检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6.33%,1 405/3 867)。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8.79%(3 047/3 867),其次分别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57%,718/3 867)、肾小管间质性疾病(1.45%,56/3 867)和遗传性肾病(1.19%,46/3 86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最常见(44.60%,1 359/3 047),膜性肾病次之(30.75%,937/3 04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过敏性紫癜肾炎最常见(27.44%,197/718),狼疮肾炎次之(25.07%,180/71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患者膜性肾病比例较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沉积)比例较低(均P<0.00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比例较高,过敏性紫癜肾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比例较低(均P<0.01)。2014—2019年组肾活检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单纯血尿及尿蛋白量≤1.0 g/24 h比例高于2008—2013年组,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比例低于2008—2013年组(均P<0.05)。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比例较高,表现为蛋白尿合并血尿比例较低(均P<0.05)。结论宁夏地区肾活检人群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多见,IgA肾病是最常见病因,膜性肾病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过敏性紫癜肾炎最常见,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提示应加强宁夏地区代谢性疾病肾脏并发症的筛查,重视轻度尿检异常患者的追踪检查。

  • 标签: 肾疾病 活组织检查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歌舞伎面综合征(Kabuki syndrome,KS),患儿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入院,伴有特殊面容及发育落后,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发现KMT2D基因c.11149C>T位点突变,旨在通过此病例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Kabuki综合征 先天性肛门闭锁 特殊外貌 婴儿,新生 基因
  • 简介:摘要胆汁酸在促进脂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维持正常肠肝循环方面起重要作用。由胆固醇合成胆汁酸至少需要经过17种酶的催化反应,任何1种酶缺陷都会造成胆汁酸合成障碍,导致血浆和(或)尿液中疾病特异性胆汁酸中间产物的积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胆汁淤积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通过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血浆、尿液中的胆汁酸是协助遗传性胆汁酸合成缺陷症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