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指数(HRI)、收缩压比率(SBPR)与峰值氧耗量(peakVO2)的相关性,探讨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07年3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的54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类型、体重指数(BMI)等临床资料和心肺运动试验参数peakVO2、HRI、SBPR。peakVO2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47例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CHF患者中,男性447例(81.7%),年龄63(56,69)岁。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323、0.263,P均<0.001),年龄与peakVO2呈负相关性(r=-0.207,P<0.001),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r=-0.229,P<0.001),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FrEF)peakVO2低于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r=0.181,P<0.001),BMI与peakVO2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t分别为7.68、5.08,P均<0.05),年龄、BMI与peakVO2呈负相关(t分别为-5.43、-0.31,P均<0.05),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t=-6.03,P<0.05),HFrEF患者peakVO2低于HFmrEF和HFpEF(t分别为3.17、4.48,P均<0.05),可构建线性方程(F=33.52,调整R2=0.29):peakVO2=10.65(男性)或8.53(女性)+4.26HRI+3.31SBPR-0.07年龄-0.13BMI+0(HFrEF)或1.05(HFmrEF)或1.62(HFpEF)。结论CHF患者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具有可能性。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率指数 收缩压比率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伴心律失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完成PSG监测并排除心律失常的患者220例。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非OSA组44例,OSA组176例(其中轻度OSA组45例,中度OSA组37例,重度OSA组94例)。基于患者PSG记录的心电数据,测量并计算HRV的时域参数[全部窦性心博的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指数)、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NN50)、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占全部的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参数[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LF/HF],分析患者睡眠呼吸参数和HRV参数的关系。结果OSA组的SDNN指数、LF以及LF/HF均高于非OSA组(P值均<0.05),重度OSA组的SDNN指数、LF以及LF/HF均高于非OSA组、轻度OSA组以及中度OSA组(P值均<0.05)。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HI以及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均影响OSA患者的HRV(P值均<0.05)。结论不伴心律失常的OSA患者PSG的HRV发生异常改变,SDNN指数、LF/HF随着睡眠呼吸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多导睡眠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对其心功能、心率波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有氧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心率波动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LVESD、LVEDD、RHR、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RHR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及研究进行全麻的病人为其提供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的方式,了解对全麻病人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进行全麻手术的60例病人,对这60例病人根据其入院就诊手术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30例,对照组的病人进行主观评测方式,实验组的病人提供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的监测方式,对两组病人的心率情况以及其平均动脉压和全麻醉苏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提供不同的监测方式后,实验组病人拔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更低,P

  • 标签: 全麻患者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全麻苏醒过程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诊断为慢性失眠障碍并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睡眠卫生知识宣教,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PSG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监测时行PSG并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保证了监测的成功率,能真实反应患者的各种睡眠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慢性失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心率波动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进行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波动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有氧运动 康复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功能 心率波动 生活质量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PCI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效果和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确诊的64例冠心病PCI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32例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称为常规组,剩余使用炙甘草汤治疗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88%,常规组有效率为78.13%;研究组患者的心率指标整体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PCI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炙甘草汤的治疗方式,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心率水平,具备在临床治疗之中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冠心病PCI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 炙甘草汤 临床疗效 心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客观评估瘢痕及动态监测瘢痕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瘢痕患者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8~49岁,平均20岁),分为普通瘢痕组21例、增生性瘢痕组23例、瘢痕疙瘩组15例。59例患者均定期采用B超扫描瘢痕图像,测量瘢痕厚度。结果3个组瘢痕B超图像表现:普通瘢痕组真皮层回声强度不均匀,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真皮层均表现为明显低回声,部分瘢痕疙瘩病例可见少量血流信号。3个组瘢痕超声图像表现在12个月内均无显著变化。3个组瘢痕的厚度变化:普通瘢痕组厚度在12个月内无明显变化;增生性瘢痕组厚度在12个月内呈现出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结论B超能辅助鉴别不同类型的瘢痕,更加客观准确地测量瘢痕厚度,并监测瘢痕的动态变化。

  • 标签: 超声检查 B超 病理性瘢痕 瘢痕厚度 客观评估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在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中,常会使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医院应当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器械处理的重要场所,需要完成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配送等工作,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门,同时也是全院控制感染的关键部门。本文就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和质量监测展开综述。

  • 标签: 器械 清洗 消毒 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地:了解沈阳市铁西区近三年出生缺陷基本情况,分别从驻区产院及地段上报情况和出生缺陷发生相关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讨论分析、总结经验,为今后降低沈阳市铁西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指导及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驻区产院发现的出生缺陷儿数的资料。结果:通过分析结果显示铁西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7.3‰,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缺陷主要疾病,多发生于28周以下,产母户籍类型以及年龄是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预防 缺陷
  • 简介:摘要:全球糖尿病形势严峻,高效合理的糖尿病检测手段,对早期发现并确诊糖尿病以及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血糖检测不同方法学以及检测手段的优缺点;对比了不同厂家血糖试纸的性能;评价了临床常用的监测方案,最后展望了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血糖监测,方法学,试纸性能,CGM
  • 简介:摘要:目地:了解沈阳市铁西区近三年出生缺陷基本情况,分别从驻区产院及地段上报情况和出生缺陷发生相关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讨论分析、总结经验,为今后降低沈阳市铁西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指导及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驻区产院发现的出生缺陷儿数的资料。结果:通过分析结果显示铁西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7.3‰,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缺陷主要疾病,多发生于28周以下,产母户籍类型以及年龄是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预防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伊伐布雷定与抗心力衰竭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伊伐布雷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心力衰竭 伊伐布雷定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运用急诊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压、心率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急诊呼吸机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重症 急诊 呼吸机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临床上前庭康复的几个关键问题。根据前庭代偿的原理,前庭代偿存在窗口期或关键期;前庭康复的临床策略包括凝视稳定性训练、姿势稳定性训练和习服训练;前庭康复选择基于前庭疾病分类,即根据急性、发作性和慢性前庭综合征指导选择前庭康复策略;根据前庭代偿过程中,不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与前庭康复之间的关系,通过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动态评价、观察前庭康复的进展,也是临床上前庭康复工作的迫切需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为加快手术间周转速度,为术后患者提供苏醒的地方。PACU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1950年代开始在美国盛行,逐渐向加拿大、南非等地扩展,1960年代在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普及,中国是在1990年以后大力发展PACU,21世纪以后迅速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三级医院的一项考核指标。在PACU推广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如麻醉记录单、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的完善与制度化,并向集中化、经济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 标签: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术后患者 发展历程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介绍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现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计1 371所医院的监测数据,对纳入统计的3 249 123株细菌的主要分析指标、主要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比较、重要耐药菌的检出进行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他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或持平;耐药菌的检出率存在人群及地域性的差异;重要耐药病原菌检出率的地域分布具有一定规律。结论应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监管,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监测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简易计算法所得的靶心率与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所得的无氧阈靶心率的一致性。方法该研究为诊断性试验。纳入2011年10月至2021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初次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并进一步根据性别、年龄(<60岁组和≥60岁组)、是否曾发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及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分组,进行亚组分析。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CPET测得的静息心率和无氧阈心率。分别通过简易计算法(静息心率+20或30次/min)和无氧阈法(无氧阈心率-10次/min)计算运动靶心率,采用配对t检验对二者进行差异性检验,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 法检验二者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患者439例,年龄(56.2±8.8)岁,体重指数(25.77±2.34)kg/m2,男性382例(87.0%)。入选患者测得的无氧阈靶心率为(90.0±11.8)次/min,简易靶心率(静息心率+20次/min)为(91.0±8.4)次/min,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简易靶心率(静息心率+30次/min)为(101.0±8.4)次/min,与无氧阈靶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续研究中将“静息心率+20次/min”视为简易靶心率。无氧阈靶心率与简易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529,95%CI 0.458~0.593,P<0.001。Bland-Altman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的比值为1.03±0.11,95%一致性界限(LOA)为0.812~1.245。年龄<60岁组患者(n=247)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法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492,Bland-Altman 法评价的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的比值为1.02±0.11,LOA为0.814~1.234;年龄≥60岁组患者(n=192)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法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 ICC值为0.566,Bland-Altman 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的比值为1.03±0.11, LOA为0.810~1.260。男性患者(n=382)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540,Bland-Altman 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的比值为1.03±0.11,LOA为0.813~1.246;女性患者(n=57)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445,Bland-Altman 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的比值为1.03±0.11,LOA为0.810~1.240。心肌梗死组患者(n=186)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568,Bland-Altman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的比值为1.02±0.11,LOA为0.810~1.227;心绞痛组患者(n=253)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495,Bland-Altman 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法靶心率的比值为1.04±0.11,LOA为0.813~1.260。使用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n=353)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520,Bland-Altman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法靶心率的比值为1.03±0.11,LOA为0.810~1.252;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n=86)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一致性检验的ICC值为0.570,Bland-Altman 法评价结果示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的比值为1.02±0.10,LOA为0.821~1.219。结论对于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通过“静息心率+20次/min”所得的简易靶心率与无氧阈靶心率一致性较好,但不能替代后者。

  • 标签: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运动处方 靶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