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针对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70例,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A组患者施予全髋关节置换,B组患者施予半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0%较B组患者的80.00%高(P<0.05);A组患者的中等率为100.00%较B组患者的85.71%高(P<0.05);A组患者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较B组患者的20.00%低(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疗效,且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前者予以半髋关节置换,后者行全髋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多,但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10.01%较对照组23.32%低(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股骨骨折治疗中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全髋置换康复效果优于半髋置换,因此,临床应根据老年患者情况予以合适治疗。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CVR)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体外循环下CVR的患者90例,术后返回重症监护室(ICU)进行镇静。根据镇静剂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组(DK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组(DR组),各组45例。其中DK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氯胺酮0.3~0.5mg/(kg·h)静脉泵注;DR组右美托咪定用法与DK组相同,瑞芬太尼以2.5~5.0μg/(kg·h)静脉泵注。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心率(MHR),并分别于镇静前(T0)、镇静后2h(T1)、6h(T2)、12h(T3)、24h(T4)检测脑损伤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记录在ICU期间患者谵妄情况,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及氟哌啶醇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T1~4时2组患者S100β及NSE水平较T0均显著降低(P<0.05),且相较于DR组,DK组在T1~4时的S100β及T1~3时的NSE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前2组患者MAP及MHR差异不显著,镇静后DK组患者30min~9h的MAP及30min~8h的MHR显著高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K组患者MAP及MHR较DR组波动较平缓。与DR组比较,镇静过程中DK组患者右美托咪定[(374.3±52.7)vs(504.6±69.3)μg]、地佐辛[(9.6±2.7)vs(15.6±3.3)mg]及氟哌啶醇[(29.7±3.2)vs(46.6±3.4)mg]、低血压率[6.6%(3/45)vs24.4%(11/45)]、心动过缓[4.4%(2/45)vs20.0%(9/45)]、苏醒时间[(457.2±14.5)vs(504.2±16.9)min]、拔管时间[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对于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使用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半髋关节置换,研究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是94.0%,对照组的优良率是76.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是6%,对照组是2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和半髋关节置换无差异性,但是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中可以借鉴参考。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2.58±4.15)min、出血量(320.05±9.10)ml、下床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15±0.50)d及(6.19±1.51)d、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观察组Harris(33.62±2.15)分、ADL(94.57±1.00)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式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预后。但半髋关节置换操作更加简单,而全髋关节置换则安全性更强。临床可根据高龄患者的需求,选择不同式治疗疾病,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全髋组和半髋组,每组各48例患者,分别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全髋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半髋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髋组比较,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半髋关节置换的观察组,每组50例,对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术后1个月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85,P=0.444)。此外,虽然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髋关节Ha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2.5±3.0)个月,对照组远期优良率(94.00%)明显高于观察组(66.00%)(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显著,半髋关节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观察组采取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术前术后的疼痛减轻程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相比,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78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划分为全髋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半髋组(应用半髋关节置换),各39例;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全髋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等与半髋组对比(P<0.05),但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比(P>0.05);随访3月、6月、12月后,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结论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较长、中出血量较多,但全髋关节置换的远期效果较为确切。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处于围期的护理手段进行探索和讨论。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8年4月收容诊治的一百二十名计划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这一百二十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干预,包括手术之前的准备、手术过程中的配合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手术后包扎措施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总结。结果一百二十名患者没有出现意外情况,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可以达到九十度到一百二十度的弯曲,在住院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及程度较重的膝关节疼痛。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较为良好,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关节恢复过后,患者可以正常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结论通过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并在围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和干预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能使患者更快的痊愈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的资料完整的8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关节置换类型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n=43)与半髋关节置换组(n=44)。比较两组临床优良率、手术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髋关节疼痛情况。结果(1)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90.70%(39/43),半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90.90%(40/44),两组临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除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半髋关节置换组外,两组患者其余手术情况(包括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总输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两组患者行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小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相当,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操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诊治的28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40例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50%在术后4~6周能够扶拐行走,对照组患者中只有71%在术后10周能够扶拐行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功能明显比对照组快,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临床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组予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可减少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而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按照是否给予手术入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前方入路组(33例)与后外侧入路组(33例),后外侧入路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前方入路组患者行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数据。结果前方入路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中失血量、术后2小时VAS量表得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各项手术数值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前方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切口,减少患者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期护理在骨关节置换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78例骨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9例。A组给予围期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B组为28.21%,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骨关节置换患者行围期护理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骨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