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00年前腹腔镜就首次用于诊断性观察人的腹腔,此后腔镜技术发展步履缓慢。直到1989年法国的Dubois在美国消化内镜医师协会年会上播放了其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录像后,腹腔镜技术才开始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1]。近十余年来,随着腔镜器械的发展及微创外科的普及,在欧美及国内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手术 血管外科 开放手术 手术时间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与达芬奇手术机器系统配合的器械臂、内窥镜和其他附件的清洗质量,避免血液和残留组织干涸,保证其系统手术器械的有效灭菌。方法采用浸泡-灌注-刷洗-冲洗-喷洗端头-灌注-超声-冲洗-刷洗-漂洗-消毒-干燥等标准化手工清洗流程对器械臂、内窥镜、附件进行清洗。结果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对经过标准化手工清洗流程清洗后的达芬奇机器器械臂、内窥镜及相应附件进行清洗效果检查,清洗质量达标,无手术器械返回清洗情况发生。结论对达芬奇机器器械采用标准化的手工清洗流程进行清洗,清洗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能更好地配合手术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手术器械臂 标准化 手工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系统在盆腔腹膜后肿瘤(PRT)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PRT患者47例,其中接受达芬奇机器患者16例(机器组)、传统腹腔镜手术患者31例(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及分级(Clavein-Dindo并发症分级)、术后肿瘤性质(良、恶性)以及预后。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机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中位数分别为147、275 min)、住院费用增加(中位数分别为29 375、61 088元),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肿瘤切除是否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是否清楚、距离骶前静脉丛及大血管的距离,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6)与腹腔镜组[13%(4/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00,P=1.000);Clavein-Dindo并发症分级,机器组Ⅰ级、Ⅲ级各1例,腹腔镜组Ⅰ级、Ⅱ级、Ⅳ级分别为1、2、1例。术后病理检查,机器组恶性肿瘤4例(4/16),腹腔镜组4例(13%,4/31),两组患者恶性肿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405,P=0.525)。机器组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无复发患者;腹腔镜组3例未完整切除,2例术后复发。机器组复发率(0/16)与腹腔镜组(6%,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结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系统治疗PRT的手术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但手术野图像更清晰,可增加肿瘤切净率,减少术后复发,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可作为治疗PRT的选择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在儿童胰腺外科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行达芬奇机器胰腺手术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8.2岁,年龄范围为5岁6个月至13岁。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行达芬奇机器辅助胰腺肿瘤剜除术;胰腺假性囊肿1例行达芬奇机器辅助胰腺假性囊肿切除术;胰管结石1例行达芬奇机器辅助胰管切开取石、胰管修补术;胰体部脂肪瘤1例行达芬奇机器辅助胰腺脂肪瘤剜除术。对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分析。以"机器(Robotic surgery)"、"儿童(Children)"和"胰腺手术(Pancreatic surgery)"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1年12月的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110~300 min,术中失血量10~25 ml,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住院时间7~11 d,无胰瘘、出血、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无肿瘤复发等。通过文献检索,共有12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胰岛素瘤2例,胰腺囊肿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胰管结石3例。结论达芬奇机器系统具有高清晰性和高度灵活性,机器辅助儿童胰腺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 标签: 机器人手术 胰腺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机器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腹胀为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首发症状,对于泌尿外科接受机器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现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将调查机器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现状,并探究其发生的风险因素,为预防机器患者术后发生腹胀和根据多因素Logistics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泌尿外科 机器人手术 术后腹胀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达芬奇机器器械应用不同清洗方式的清洗质量,以及清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机器器械作为研究主体,具体包括机器臂、机器腔镜器械和光学目镜三种。将所有器械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有机器臂340件,机器腔镜器械1700件,光学目镜88件;观察组有机器臂350件,机器腔镜器械1690件,光学目镜89件。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手工清洗方法,观察组中,用清洗剂循环灌流浸泡+浸泡时间前移的方式对机器臂进行清洗和消毒,对光学目镜用酶液浸泡的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对机器腔镜器械用手工+机洗的方式进行清洗处理。基于管腔器械探测仪检测法、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以及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的检测模式下,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三类机器器械的检测评价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时间对比无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的手术器械清洗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也能够充分保证其使用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不同清洗方式 达芬奇机器人 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研究
  • 作者: 白石柱 任楠 冯志宏 谢瑞 董岩 李志文 赵铱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化口腔医学中心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系统(Autonomous Dental Implant Robotic System, ADIR)在动物口内进行种植手术的准确性。方法选择9只中华田园犬(3岁,性别不限),拔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制作牙列缺损模型。每只犬下颌骨每侧缺牙区各植入2枚种植体,分别由ADIR(机器组)和1名有丰富种植手术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使用数字化全程导板(导板组)完成,每组18枚。术后评价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规划位置的偏差,包括颈部、根部和角度偏差;测量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比较机器组与导板组差异。结果ADIR能顺利在全身麻醉动物口内完成种植体植入。机器组种植体颈部偏差[M(Q)]为0.269(0.152) mm、根部偏差为0.254(0.218) mm、角度偏差为0.989°(0.517°),均显著小于导板组[颈部偏差为0.910(0.872) mm、根部偏差为1.179(1.176) mm、角度偏差为4.209°(5.208°)](P<0.05)。两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组研发的ADIR在动物口内进行种植体手术的准确性优于数字化全程导板。

  • 标签: 牙种植 机器人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肾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侵犯血管是其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常见肿瘤累及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形成静脉癌栓。近年来,达芬奇机器系统发展迅速,其拥有灵敏精准的操作系统和高清的图像,一方面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技巧、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对机器系统在肾癌腔静脉癌栓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癌,肾细胞 机器人 癌栓 肾切除术
  • 简介:手术微创化一直是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之一。达芬奇机器系统以其3D高清影像、灵活的高自由度机械臂、动作校正及颤抖过滤等腹腔镜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结直肠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达芬奇机器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比较的优势与不足,仍是目前争议和研究的焦点。笔者将全面阐述达芬奇机器系统在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根治性切除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达芬奇机器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对胃癌患者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达芬奇机器108例和腹腔镜手术26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器组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269±32)min比(205±30)min,t=18.314,P<0.05],术中出血量少[(94±52)ml比(130±32)ml,t=-8.212,P<0.05],中转开腹率低(2.89%比8.7%, χ2=4.184 ,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45±11)枚比(41±10)枚,t=3.502,P<0.05],术后排气时间早[(59±8)h比(61±9)h,t=-2.396,P<0.05],总住院费用高[(75763±2981)元比(52746±3904)元,t=55.02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住院时间[(6.6±0.9)d比(6.5±1.1)d,t=0.618,P>0.05]、近端切缘距离[(5.7±1.1) cm比(5.4±1.2) cm,t=1.583,P>0.05]及远端切缘距离[(4.7±2.1) cm比(4.9±2.0) cm,t=0.848,P>0.0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9%比15.2%,χ2=0.106,P>0.05)和术后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Z=-0.271,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芬奇机器胃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在清扫淋巴结、控制术中出血、降低中转开腹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方面较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腹腔镜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肿瘤机器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作为首次入选时间,以2021年12月末为节点,共计纳入24例妇科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随机分组方法),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VAS评分、WHOQOL-BREF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优(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Medline、万方、知网、维普、康健等数据库,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问从建库至2012年2月。收集达芬奇机器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按预设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将纳入文献的患者分为机器组和传统腹腔镜组,提取数据后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1个RCT及10个NRCT,共计结直肠癌患者974例,其中机器组426例,传统腹腔镜组5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腹腔镜组比较,机器手术时间长、中转开腹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WMD=25.61,OR=0.32,WMD=-0.21,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远切缘距肿瘤距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3.14,-0.31,0.14,OR=1.06,WMD=-0.43,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肿瘤切除情况无差异,但达芬奇机器系统结直肠癌切除术具有中转开腹率较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短等优势。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检查 切除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经口入路机器(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治疗口咽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使用达芬奇机器经口入路进行的12例口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扁桃体癌6例、舌根癌5例、口咽后壁癌1例。并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局部有无出血、呼吸困难、神经功能损伤,经口进食时间,是否行放化疗等各项指标。结果本组12例口咽癌患者,均在达芬奇机器辅助下经口入路顺利切除,平均手术时间34.2 min(25~80 min),TORS手术平均出血量20.8 ml(10~50 ml),平均恢复经口进食时间8.4 d(1~30 d)。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均未出现气道梗阻、术后出血、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达到切缘阴性。术后对T3以上或N2以上的患者均建议放疗或放化疗。术后随访4~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使用达芬奇机器经口入路切除口咽癌,安全、有效、损伤小。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经口机器人手术 口咽癌 微创外科
  • 简介:摘要机器胃癌根治术一直是胃癌微创外科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技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机器系统与腹腔镜技术近期和远期疗效基本相当;机器在特定区域淋巴结清扫方面更具优势;更精细的操作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机器系统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但同时,机器胃癌根治术也存在手术费用较高、缺乏触觉反馈以及总手术时间延长等问题。未来机器系统可能会进一步向小型化、智能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的机器系统,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消化道吻合等部分操作步骤的自动化。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手术 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骨科机器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入职河南省人民医院的2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入职的2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进行骨科机器培训,试验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进行相同内容的培训。采用相同的考核形式及内容对两组新护士进行考核,并分别用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培训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应用六西格玛模式管理进行骨科机器培训后,试验组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临床实训考核成绩分别为(94.72±3.63)、(96.95±2.32)、(95.96±2.15)分,对照组成绩分别为(86.41±4.44)、(90.15±4.61)、(88.72±4.28)分,试验组的各项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手术医生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5.56±2.26)、(88.32±4.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新护士对培训安排、培训形式、考核方式、接受程度及满意度总分分别为(24.08±1.03)、(23.78±0.77)、(23.95±0.83)、(23.71±0.73)、(95.45±1.64)分,对照组分别为(21.15±1.14)、(21.31±1.21)、(21.08±1.04)、(20.65±1.23)、(84.22±2.16)分,试验组对培训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有利于手术室新护士掌握机器相关知识,提高手术配合能力,提升手术医师和新护士的满意度,从而提高骨科机器培训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培训 六西格玛 新护士 骨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达芬奇机器器械的清洗中使用不同清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分别在2023年3月~6月、2023年7月~10月期间于本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的各60件达芬奇机器器械,分别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手工清洗,研究组采取机械清洗。对比两组的清洗合格率、每件蛋白残留量、每平方厘米蛋白残留量。结果:研究组的每件蛋白残留量、每平方厘米蛋白残留量均低于对照组,对机械臂头端、机械臂腕部及穿刺套管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手工清洗方式,机械清洗方式在达芬奇机器器械的清洗中具有更高的合格率,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蛋白的残留。

  • 标签: 清洗方式 达芬奇机器人 手术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字形Trocar布置法在达芬奇机器系统减重代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3―10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69例行达芬奇机器系统减重代谢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51例;中位年龄为34岁,年龄范围为12~67岁。手术均采用“N”字形Trocar布置法,由同一手术团队施行。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行达芬奇机器系统袖状胃切除术(RSG)、达芬奇机器系统袖状胃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盲旁路术(RSADI-S)或达芬奇机器系统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RBPD-DS)。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电话及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3个月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rocar相关并发症。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病人手前后一般情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69例病人中,34例行RSG,34例行RSADI-S,1例行RBPD-DS;无中转开腹或中转腹腔镜手术。69例病人手时间为(161±52)min,术中出血量为30 mL(10~100 mL)。69例病人中,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为术后腹腔出血,对症治疗后于术后第10天痊愈出院;1例为术后腹腔积液,穿刺引流及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69例病人均无Trocar孔出血、Trocar孔疝等Trocar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6±3)d。(2)随访情况:69例病人中,47例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3个月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分别为(86±19)kg、(30±5)kg/m2、(5.2±0.7)mmol/L、5.3%±0.6%、(4.3±1.3)mmol/L,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01,8.261,2.973,2.567,2.098,P<0.05)。随访期间47例病人均无Trocar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N”字形Trocar布置法应用于达芬奇机器系统减重代谢手术安全、可行,疗效较好。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手术 外科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Trocar布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达芬奇”(daVinciS)机器系统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或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恐惧、焦虑、做好术前准备,改善心功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积极的心里护理、术前准备,精细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改良机器人 房间隔缺损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系统应用于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达芬奇机器系统行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10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的年龄为(29.6±3.0)岁,体质指数(BMI)为(23.9±3.7)kg/m2;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的分期标准,Ⅰa1期伴淋巴脉管间隙浸润1例、Ⅰa2期2例、Ⅰb1期7例。1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95±21)min,术中出血量(65±18)ml,切除盆腔淋巴结数为(28.6±3.5)个,切除左侧、右侧宫旁组织的宽度分别为(34.3±1.6)、(33.9±1.5)mm,术后残余子宫颈长度为(7.1±1.7)mm,住院时间为(7.7±2.0)d,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23.9±8.8)个月,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淋巴潴留囊肿,术后3个月复查时已自行吸收消失;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患者。3例患者术后成功妊娠(2例自然妊娠,1例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妊娠),其中1例患者术后11个月成功自然受孕并于孕38周+1剖宫产术分娩一健康女婴。结论机器系统应用于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安全、有效,为有生育愿望的年轻子宫颈癌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但其应用优势及妊娠率仍需长期临床研究验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