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82份,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60.46±7.64)、社会功能评分为(48.26±6.82)、认知功能评分为(70.42±6.18),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54.24±7.11)、社会功能评分为(41.86±6.77)、认知功能评分为(64.87±6.07),其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静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疑似下肢静脉患者进行观察,对患者分别进行静脉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下肢静脉的患者有57例,静脉造影术诊断的符合下肢静脉患者有56例,其中诊断正确的患者有54例,敏感度为96.4%(54/56)彩色多普勒准段的特异度为78.6%(11/14),说明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能够收到显著的诊断效果。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静脉患者,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临床上可以将这种诊断方式与静脉造影术进行综合使用,进而提高临床诊断工作的准确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形成(DVT)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疑为DVT患者108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回升特征及血栓程度,并追踪观察溶栓治疗后血栓再通情况。结果108例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04例,诊断符合率96.3%,漏诊4例。104例DVT患者中急性血栓37例,其中完全性闭塞22例,不完全性闭塞15例;慢性血栓67例,其中完全性闭塞19例,不完全性闭塞48例。左下肢血栓58例,右下肢血栓40例,双下肢血栓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的部位、分期、官腔闭塞情况可作出较为肯定的诊断,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溶栓治疗效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深度探讨下肢静脉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我科入院待产的3686人,时间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通过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训练,提高静脉穿刺水平,鼓励孕产妇日常多做下肢运动,禁烟酒,保持情绪稳定,防止血管痉挛,减少静脉淤滞,家属协助患者被动活动足关节、足背曲、膝关节伸展、抬腿等,鼓励产妇经常变换体位,及早下床活动,主动做腿部伸曲及抬腿等动作,膝关节抬高10°~15°,有利于静脉回流。对有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的患者,每日观察有无出血点,注射部位有无发紫及血肿等,同时遵医嘱监测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患者出现失血等突发状况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体液丢失过多血液浓缩,形成高凝状态,必要时给于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结果3686例产妇7例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经过治疗、早期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减少静脉壁的损伤,鼓励产妇多活动、多饮水,积极治疗合并症,将极大程度上减少下肢静脉的形成。

  • 标签: 产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picc并发静脉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5例肿瘤患者,对其进行经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picc并发静脉的护理,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在12到24h后疼痛缓解;5d后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血栓为2到4cm;6d后肿胀消除;1月后血管超声显示血栓完全消失,管壁光滑,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picc并发静脉的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溶栓治疗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病人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286例骨科卧床病人,给予心理,饮食,疼痛护理,采用基本预防,机械和药物预防等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286例病人中有28例出现下肢静脉的临床症状,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7~10天后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下肢静脉形成是骨科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必须格外重视护理工作,采取综合的预防护理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 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形成原因,并制定正确的护理方法,达到预防和治愈的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行骨科大手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简单的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各种护理方式的利弊并思考骨科术后卧床患者的DVT形成原因。结果观察组术后形成DVT患者9例(13.63%)显著低于对照组26例(39.39%);并发症中肺栓塞、胃肠道颅内出血、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以及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制定的护理措施效果佳,DVT发生率少,并发症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0.61%~1.50%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术后一旦并发下胺静脉,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髙龄孕产妇的增多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生逐渐增多。行剖宫产増加了产后静脉形成的风险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及预防十分重要,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预防下肢静脉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分析开胸术后DVT的发生机制,针对老年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降低老年开胸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结论老年开胸术后患者易发生DVT,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可降低DVT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开胸术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结果两组在护理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后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形成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骨科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拴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1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产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下肢静脉发生率、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拴发生率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围产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围产期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溶栓治疗妊娠及产褥期下肢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确诊的16例下肢静脉形成1周内孕产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肝素抗凝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溶栓治疗前后下肢阻抗溶剂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4例,无效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且溶栓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下肢阻抗容积波图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及产褥期下肢静脉形成的时候,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同时,结合肝素抗凝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妊娠 产褥期 下肢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