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ICU)耳念珠菌患者感染/定植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某院ICU1例长期住院患者血培养检出耳念珠菌,立即对该科住院患者不同体表部位及病区环境进行多次采样和细菌培养(频率为每间隔一周采样一次),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对检出耳念珠菌的患者采取单间隔离、温水冲浴、洗必泰擦洗等措施,对病区环境采取擦洗、消毒等措施,采取主动筛查的方法评估防控措施效果。结果第一次主动筛查ICU14例在院患者,其中8例患者检出耳念珠菌9株;首次检出耳念珠菌前一周内转出ICU的3例患者,均未检出耳念珠菌。第二次主动筛查ICU13例在院患者,其中2例患者检出耳念珠菌2株;第三次主动筛查ICU8例在院患者,仅在1例患者的腹股沟和腋下检出耳念珠菌,余患者筛查均为阴性;第四、五次主动筛查均未再检出耳念珠菌。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第一次主动筛查采集80份环境标本,分别在地面、医疗设备检出耳念珠菌6株,第二、三次筛查均未检出耳念珠菌。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14例在院患者仅1例发生耳念珠菌败血症医院感染,其余患者均确定为耳念珠菌定植病例且后期均去定植。结论耳念珠菌易在病区内传播,但通过采取积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耳念珠菌感染仍可防可控。

  • 标签: 重症 耳念珠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感染控制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的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比相应的护理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采取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控制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严重感染和脓毒性休克仍然是全球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抗菌药物挽救生命同时也会引起损伤。制定抗感染策略需要考虑病原,抗菌药物的选择、时机、治疗药物监测等。起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正确使用对提高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抗感染成功率十分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分级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的护理影响。文章阐述了当前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现状,以及传统护理模式在现实需求下面临的资源分配不均、护理质量差异较大等挑战。文章提出了分级护理管理的理念和原则,并详细描述了其如何解决传统模式下的问题。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分级护理管理的实施步骤,并分析了其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资源分配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级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质量 资源分配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重症监护病房中采用标准护理方法和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纳入了56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接受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包括早期胰腺功能恢复策略和个性化营养支持。记录并比较了临床症状改善率、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结果: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率、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更高(p<0.05),C-反应蛋白水平更低(p<0.05),白细胞计数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略低(p<0.05)。结论:综合研究结果,新型护理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新型护理方法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进一步大规模研究和长期随访仍然需要确认这些初步发现,以指导临床实践中的护理决策。新型护理方法可能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前景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使用心肺复苏提供参考。重症监护病房的心肺复苏需要护理人员借助病房内的资源来进行护理,注意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心肺复苏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28例ICU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28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20.17%,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等;原因与侵入性操作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结论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重症患者呼吸道、泌尿道的护理干预,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输液、输入血制品、接受静脉营养治疗等,外周反复静脉穿刺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另外药物及高渗液体等可能对血管的破坏造成外周血管穿刺困难,此时中心静脉置管是较好地选择。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湖北省竹溪县人民医院 442300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 ICU(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发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抽取 200例肺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体内病原菌的分布状况。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发生概率是 18.5%,其中包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多种基础疾病。结论 高危病发人群必须要采取措施预防获得性肺炎,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来降低病发率,对基础疾病及时进行治疗,以药敏实验结果为依据,把多种抗生素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78例患者均为于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病症治疗,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电脑等量随机方式开展,分别采用强化护理管理(实验组,n=89)及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8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发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的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强化护理管理方式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神经重症 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ICU医院感染是导致患者治疗、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就医院感染管理做一分析。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士 无菌操作
  • 简介:摘要医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监测治疗仪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普及以及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重症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关注到早期活动对患者后续康复的重要性。在安全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一项有效策略。目前,国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重症患者的早期活动并没有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早期活动的安全性、早期活动患者的获益、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等方面,总结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早期活动的正确认识,推进患者早期个体化活动的开展。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病人医疗 护理研究 早期 运动活动 干预 康复 预后
  • 简介:摘要膈肌无力是膈肌功能障碍和萎缩的结果,并伴有严重临床后果,在重症监护病房很常见。通过磁刺激膈神经监测跨膈压,评估膈肌功能,无需受试者配合便能够提供标准化的测量,尤其适于重症监护病房配合不佳的患者;超声评估膈肌结构(厚度、增厚)和位移似乎是可行、可重复的,但尚无大规模研究证据支持;膈肌电活动与膈肌功能虽然相关,但这些测量的重复性在受试者内部表现出很高的异质性。脱机过程、人-机不协调和膈肌功能的评估可能是这些技术在临床上最相关的适应证。本综述介绍危重患者膈肌功能的临床问题,以及床旁膈肌功能监测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膈肌功能障碍 跨膈压 膈肌超声 膈肌电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取病房环境控制、有效空气消毒、严格洗手制度、加强各管道消毒措施、严格消毒管理侵入性抢救操作手段的介入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结果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重视静脉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控制院感意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控制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诊治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判断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部位发布,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5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例,发生率为13.33%(20/150);表现为典型医院感染者11例(55.00%,11/20),不典型等9例(45.00%,9/20)。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大于10.0×109/L或<4.0×109/L10例(50.00%,10/20)。以呼吸道感染最多11例(55.00%,11/2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6例(30.00%,6/20),其他3例(15.00%,3/20)。感染组患者年龄、血糖水平、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意识障碍、应用抑酸制剂、气管插管高于无感染组的(P<0.05),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医院感染组患者死亡4例(20.00%,4/20)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2例(4.62%,6/130)(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具有一定临床特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急重症病人密集的场所,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承受的压力相对较重,工作环境的特殊,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工作负荷过大、护士的个人价值观与现实的冲突、专业知识缺乏、重症监护病房的不良刺激等因素都影响着护士工作的心理状况。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压力源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