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重症监护病房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新的维修观念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包括设立专职仪器管理员、建立健全仪器管理制度、仪器维修观念的转变,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与完好率,保证仪器正常运作,充分发挥它们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抢救、治疗等作用。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仪器管理 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影响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SOFA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7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例脓毒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并分为好转组与恶化组,分析组间差异因素。结果好转组与恶化组中,住院时间、性别、合并的基础病,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CT、CRP指标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恶化组的年龄高于好转组,恶化组的BNP水平、SOFA评分值高于好转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高龄患者可通过监测患者的BNP水平并采用SOFA评分评估其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病情变化快,生命随时处于死亡威胁之下,心理反应与一般病人有所不同,其心理因素对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重要作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如何在救治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整个疾病的转归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病人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重症监护室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重症监护室这样特殊的治疗环境,这在临床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医院感染状况及致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新生儿监护病房57例院内感染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新生儿监护病房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呼吸道以及血液性感染多见。结论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产妇。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分娩信息及收住ICU的原因;产后第3~7天进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情绪调节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Scale,ER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产后半年通过问卷星获取产妇的基本情况、母乳喂养知识来源和母乳喂养信息。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及趋势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38例产妇纳入分析,包括母乳喂养组117例(母乳喂养≥6个月67例,母乳喂养<6个月50例)和人工喂养组21例。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比较,产后食欲好[2组“一般”“较好”和“非常好”分别为21.4%(25/117)、59.8%(70/117)和18.8%(22/117)与85.7%(18/21)、14.3%(3/21)和0.0%(0/21),χ2=27.29]、每天睡眠时间充足[指睡眠≥6 h,87.2%(102/117)与57.2%(12/21),χ2=10.99]、BSES 评分高[107.00分(92.00~122.00分)与55.00分(50.00~68.50分),Z=6.41]、ERS评分高[52.00分(45.50~59.00分)与38.00分(27.05~42.50分),Z=5.05]、产妇通过医院知识宣教[59.0%(69/117)与4.8%(1/21),χ2=18.82]和自学途径[62.4%(73/117)与33.3%(7/21),χ2=6.17]获取母乳喂养知识者的比例更高,产后出血[18.8%(22/117)与42.9%(9/21),χ2=5.91]、妊娠合并心脏病[5.1%(6/117)与23.8%(5/21),χ2=8.47]及EPDS评分≥13分[13.7%(16/117)与61.9%(13/21),χ2=24.95]的比例更低(P值均<0.05)。与母乳喂养<6个月组比较,母乳喂养≥6个月组产后食欲好[2组“一般”“较好”和“非常好”分别为7.5%(5/67)、68.7%(46/67)和23.9%(16/67)与40.0%(20/50)、48.0%(24/50)和12.0%(6/50),χ2=13.96]、每天睡眠时间充足[94.0%(63/67)与78%(39/50),χ2=6.57]、BSES评分高[115.00分(106.00~131.00分)与92.50分(68.00~104.00分),Z=6.29]、ERS评分高[57.00分(54.00~60.00分)与45.50分(38.00~50.00分),Z=7.80]者占比更高,自身乳汁分泌不足[41.8%(28/67)与76.0%(38/50),χ2=13.63]、产后出血[9.0%(6/67)与32.0%(16/50),χ2=9.96]及EPDS评分≥13分[7.5%(5/67)与22.0%(11/50),χ2=5.13]的占比均更低(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产后食欲好(OR=8.016,95%CI:1.908~33.679)、获得更多医院母乳喂养知识宣教(OR=30.013,95%CI:3.022~298.047)为母乳喂养的促进因素,而EPDS≥13 分(OR=0.179,95%CI:0.044~0.720)为母乳喂养的阻碍因素;产后食欲好(OR=2.227,95%CI:1.059~4.682)、获得更多医院母乳喂养知识宣教(OR=2.596,95%CI:1.035~6.512)是母乳喂养≥6个月的促进因素,而自身乳汁分泌不足(OR=0.230,95%CI:0.091~0.582)和产后出血(OR=0.288,95%CI:0.087~0.947)是母乳喂养≥6个月的阻碍因素(P值均<0.05)。结论收住ICU产妇的饮食、睡眠、情绪、是否获得专业的母乳喂养知识、相关合并症或并发症、家庭支持及情绪状态均会对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时间造成影响。医务人员早期评估产妇饮食等基本情况,积极治疗妊娠相关疾病,给予专业的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以及家庭和社会给予更多支持,有助于这些产妇的母乳喂养。

  • 标签: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情绪调节 抑郁症,产后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除了各种高成本的救治措施以外,新生儿的基本保健工作从未间断,近年来NICU内的基本保健工作为提高NICU新生儿生存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进一步强化NICU新生儿的基本保健观念,落实NICU的系列保健内容,从而保障和促进新生儿的健康与发展。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保健 健康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谵妄是一种急性的脑功能障碍,是ICU患者普遍存在且难以消除的问题,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和认知长期障碍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跟呼吸衰竭及其原发病相比,针对谵妄的防治措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且其防治策略仍有争议。目前循证医学不支持药物防治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谵妄,而是基于规范评估和监测,在医生主导下,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采用联合多种非药物方法预防和管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谵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的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的程度,使ICU的护士在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纳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150名ICU护士及180名普通病房护士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ICU护士信赖他人程度高者(0-1分)占66.7%,普通病房护士信赖他人程度高者(0-1分)占52.0%。ICU护士信赖他人(Trustofothers)、容纳他人(Acceptanceofothers)程度均低于普通病房护士。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对ICU护士进行心理辅导和培训,提高其人际容纳的程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 普通病房护士 人际容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护理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更是医疗纠纷的多发期。通过对不同背景的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家属的应激反应,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家属 心理
  • 简介:摘要在重监护病房通过模拟教学对青年医师开展急诊气管插管培训,有利于青年医师快速准确掌握气管插管技能,提高临床急救水平。模拟教学下的气管插管培训既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医学教育必然趋势。

  • 标签: 模拟教学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插管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总结我院ICU科2011年以来12例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方法,关键在于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提高疗效,同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肺性脑病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72例老年患者均经过经口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并对患者气道实施急性综合气道管理。结果41例5d~25d后恢复自主呼吸,成功拔除气管插管,3例拔管后因呼衰加重而再次行气管插管,此后成功拔管,2例拔管后因痰液较多而行气管切开,26例死亡(其中23例死于原发病,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规范、严格、细致的气道管理,是提高机械通气疗效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气道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20名,进行系统的护患沟通理论培训,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78.33±6.41)分,培训后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89.46±4.5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沟通能力 重症监护病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ICU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分离出感染菌株418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350株(83.7%),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G+)菌68株(16.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G-的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G+高度敏感。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往往多重耐药,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合理用药,并采取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细菌的耐药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胜任力状况,探讨提升ICU护士胜任力的对策。方法采用ICU护士胜任力调查问卷对259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胜任力总分为(190.34±29.15)分,总体胜任力状况良好,其中心理特质得分最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制定具体而周密的岗前培训和入职后培训计划,采用多方面激励措施,高校也应重视重症领域人才的培养,共同提升ICU护士的胜任力。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胜任力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ICU68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结果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占67.01%,革兰阳性球菌(GPC)占27.84%,真菌占5.15%。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所分离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为多重耐药。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与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昏迷、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菌以GNB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及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 病原菌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对神经外科ICU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流程和护理制度实施细节的管理。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