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类别对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方面有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病房环境、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护患沟通、身份识别等各个方面。同时应建立相对应的专业培训以及考核标准,增强护士的安全行为意识以及交流能力,使整个护理过程处于安全的氛围下。对用药管理以及确保手卫生的管理一定要重视,要以此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3-2016年NICU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2.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1.28%,其次是血液、皮肤及软组织,分别占20.18%、14.68%;培养细菌1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4.48%,以鲍曼不动杆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早产儿、低体重儿、侵入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结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多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多重耐药菌数量、分布的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细菌总株数为140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12株,占比为80%,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比为92.8%和58.7%;在多重耐药感染情况中呼吸系统感染为86株,占比为76.8%,其次为血液系统感染为11株,占比为9.8%,其次为导管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伤口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感染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家庭参与管理模式最初是基于爱莎塔利亚的人文新生儿管理模式发展而来的,是指在对新生儿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允许家长进入PICU并参与到营养不良的幼儿住院期间的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模式。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是当代新生儿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现存PICU传统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是新生儿管理学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 应对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G^-)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1月-2006年10月ICU送检的血、尿及痰等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和金属酶。结果共获得G^-杆菌117株,常见分离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1.63%)、大肠埃希菌(22.22%)、铜绿假单胞菌(18.81%)和肺炎克雷伯菌(8.55%)。在观察的15种抗菌药物中,ICU分离的G^-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15.38%),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6.75%)、阿米卡星(42.74%)和头孢他啶(45.3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ICU分离菌的耐药率均高于同期非ICU分离菌。产ESBLs率,大肠埃希菌为23.08%、肺炎克雷伯菌为20.00%;肠杆菌属产AmpC酶株占20.00%(2/10);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株占9.09%(2/22)。结论该院ICU分离的G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耐药性相当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并采取措施防止耐药菌扩散。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抗药性 微生物 Β-内酰胺酶
  • 简介:摘要: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其作为收治儿科严重疾病的特殊场所,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其发生率在近年来也呈现增长的不良态势,对患儿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患儿因为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且身体组织和器官也没有完全发育,如果发生感染,会使病情更加严重,使得治疗难度增加,也可能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促进感染率的降低。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患儿感染 护理方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肺复苏患者采用重症监护病房优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辅助优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达到1-2级有8例(26.67 %),3-5级有22例(73.33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达到1-2级有14例(46.67%),3-5级有16例(53.3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心肺复苏 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功能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重症监护病接受治疗的4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重症监护病接受治疗的44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于干预组。结果:干预组445例患者中,有8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9.10%;对照组422例患者中,有1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93%;干预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年龄≥60岁、营养状况差、接受侵入性操作及合并基础疾病是诱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针对容易诱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和未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发生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深入探究,并与为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明确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经对患者临床资料深入探究分析了解,诱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患者年龄、呼吸机通气 、置管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大量抗生素治疗、昏迷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过程中,很容易诱发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也诸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明确诱发感染的主因素,针对性地预防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尽早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重症监护病接受治疗的4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重症监护病接受治疗的44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于干预组。结果:干预组445例患者中,有8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9.10%;对照组422例患者中,有1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93%;干预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年龄≥60岁、营养状况差、接受侵入性操作及合并基础疾病是诱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针对容易诱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和未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发生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深入探究,并与为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明确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经对患者临床资料深入探究分析了解,诱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患者年龄、呼吸机通气 、置管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大量抗生素治疗、昏迷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过程中,很容易诱发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也诸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明确诱发感染的主因素,针对性地预防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尽早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内相关患者实际睡眠情况,判断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普通病房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基础睡眠评估量表与重症监护病房睡眠评估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检测评估,探索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基础睡眠评估量表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126例ICU患者有睡眠障碍的100例,占79.4%,睡眠正常的有26例,占20.6%;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相关的因素有4项,即医护人员的影响、噪声影响、身体不舒适状态影响与担忧情绪。结论:要想保障重症病房患者睡眠质量,需要医疗工作人员充分地投入耐心与关怀,优化病房环境,以免出现医护人员干扰情况,规避诸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产生,给其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睡眠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01~2018.06间入住本院MICU的危重患者资料66例,按照出院时是否存在PI分为对照组(无PI患者)30例和PI组3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PI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I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和APACHE II评分更高, Braden评分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Braden评分较低与PI独立相关。结论:PI的发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护士应甄别出发生PI可能性较高的患者,并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提高重症患者预防和控制PI的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分级护理的作用。方法: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观察组(n=34,常规护理联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分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分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9.6~2020.7内诊治的9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比组与综合组,各45例,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综合组予以综合护理,将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综合组肺部感染情况(95.56%)高于对比组(82.22%),而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比组(15.56%),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肺部感染情况能有效控制,且并发症风险较低,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重症脑梗死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和他人的纠纷隐患报道,对NICU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使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护士素质全面提高,提升了护理品质,增进了医患感情,扩大了社会影响。

  • 标签: NICU 护理问题 相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并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儿均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在护理操作评分、制度评分、护理书写记录评分以及家长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还可以使患儿家属更加认可和满意临床护理服务,避免医患纠纷,使医院监护水平得到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科作为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生儿许多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要加强对医院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干预和护理,使之得到有效控制,对NICU来说是重中之重。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内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多发伤骨折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发伤骨折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的振动排痰护理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与生命体征。结果:研究组的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心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接受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振动排痰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