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麻醉治疗的患者中,随意选取8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每组患者分别4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而常规组患者则采取大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的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要比常规组好,且实验组患者要比常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使用与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麻醉的镇痛效果,还能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其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小剂量局麻药 外周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共计84例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为分类依据,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注射0.9%NaCL溶液,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药物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均有好转,实验组患者的疼痛降低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各医院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使用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后的麻醉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8月,结束时间为20208月,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了分析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有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同样有40例患者,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方法,分别是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患者接受不同麻醉方法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麻醉后的相关指标、不良反应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相对于观察组(5.0%)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麻醉,不仅能够麻醉药剂的使用量,还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胫骨骨折手术的镇静和麻醉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11月本院收治的 120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60例。對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联合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的唤醒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麻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 Ramsay镇静评分相比无明显的差异( P>0.05) ;两组寒颤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相比无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胫骨骨折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镇静和麻醉效果。    【关键词】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胫骨骨折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dative and anesthetic effects of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on tibial fracture operation. Methods: from May 2018 to November 2019, 120 patients with tibial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0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erve block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Results: the wake-up time, propofol dosage and extub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anesthe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VAS pai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amsay Seda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has a better sedative and anesthetic effect on tibial fracture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髌骨上前路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7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5):髌骨上前路组(S组)和传统前路组(T组)。2组均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进行穿刺,0.3 mA电流强度的刺激下诱发足背屈或跖屈时,注射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0.4 ml/kg)。记录穿刺和阻滞成功情况、穿刺深度、神经阻滞操作完成时间、阻滞持续时间、镇痛不全、止血带不适反应、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48 h随访患肢足背屈恢复时间。结果与T组比较,S组穿刺和阻滞成功率升高,神经阻滞操作完成时间缩短,术中镇痛不全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穿刺深度、阻滞持续时间和患肢足背屈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髌骨上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可为膝关节镜手术老年患者提供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坐骨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关节镜检查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受88例肺小结节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G组(常规组),SY组(双源Flash CT低剂量组)。结果:CG组CTDIvol、DLP、ED的值均高于SY组,CG组与SY组间比较差距较大(P0.05)。CG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Y组高,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成功率较SY组穿刺成功率低,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次数较SY组多,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88例肺结节病灶患者,其中肿瘤72例,占81.82%,良性病变16例,占18.18%,见表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 在采取不同诊断方法的影响 。方法:在 2017 年 6 月至 2019年 9 月期间,选取 132 例于我院收治的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 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 和参照 组,各 66 例 , 分别采取 CT 与核磁共振诊断 ,对两组患者的 异常检出率、早期病变检出率进行比较 。 结果:研究组 异常检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 CT 诊断以及磁共振诊断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归纳总结本 院中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10 月间接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患者一般资料后 , 抽取出 78 例可进行实验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 CT 诊断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磁共振诊断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均包含 39 例患者 。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误诊率、诊出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有效率。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出率为 76.92% ,和对照组的 94.87% 相比明显更高,同时误诊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诊断时,选择磁共振诊断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感染状况,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采用两种方法联用的方式进行诊断,这样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效果,改善患者的病症状态。

  • 标签: CT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磁共振诊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中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对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膀胱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URBT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选用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闭孔神经阻滞,研究组选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手术相关指标(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更平稳,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一针穿刺成功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TURBT中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还可提升穿刺成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超声检查 闭孔神经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前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左心室标准摄取值(SUVLV)能否用于诊断非霍金淋巴瘤(NHL)化疗后心肌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22例确诊为NHL并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58±13)岁]资料。患者化疗前后均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及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利用化疗前后GMPI舒张功能减退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化疗后心肌损伤,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心肌损伤与未损伤患者化疗前后SUVLV的变化情况,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UVLV能否用于诊断化疗后心肌损伤。结果相比于心肌未损伤患者(16例),心肌损伤患者(6例)化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程度较大[ΔLVEF:(-5.8±7.5)%与(2.7±3.8)%;t=2.657,P<0.05]。心肌损伤患者化疗后SUVLV较化疗前有增高趋势[最大SUVLV(SUVLVmax ):7.5±4.4与2.6±1.0,t=2.585,P<0.05;平均SUVLV(SUVLVmean): 3.7±2.2与1.6±0.8;t=2.119, P>0.05],而心肌未损伤患者化疗前后SUVLV无明显差异(SUVLVmax :5.7±4.9与5.6±4.8,SUVLVmean :2.8±2.3与2.8±2.2;t值:0.130、0.069,均P>0.05)。相比于心肌未损伤患者,心肌损伤患者具有更高的ΔSUVLV(t值:2.494、2.163,均P<0.05)和更低的化疗前SUVLVmax(t=2.436,P<0.05)。ROC曲线分析示ΔSUVLVmax及ΔSUVLVmean具有诊断化疗后心肌损伤的价值,ΔSUVLVmax的曲线下面积(AUC)更高,为0.844(95% CI:0.673~1.000);当界值为1.1时,ΔSUVLVmax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为5/9,特异性为13/16。结论NHL患者化疗后心肌损伤与更高的ΔSUVLVmax、ΔSUVLVmean和更低的化疗前SUVLVmax相关,ΔSUVLVmax可作为诊断化疗后心肌损伤的指标。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心脏毒性 药物疗法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3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组(N组)、口服药物治疗组(D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口服药物联合治疗组(ND组),每组10例。N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或生殖股神经阻滞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口服药物治疗组为普瑞巴林75 mg,一天两次;N+D组采用神经阻滞+口服药物治疗,方法分别同N、D组;神经阻滞治疗药物浓度为0.15%罗哌卡因+0.1 g/L得宝松+0.01 g/L维生素B12;用量为5 ml/每支神经。3组患者均必要时加服氨酚曲马多37.5 mg。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10、17 d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S)、加服氨酚曲马多总量。各组VAS、PSQIS和加服氨酚曲马多用量的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两两比较时用SNK法。结果各组治疗后3、10、17 d时VAS、PSQIS评分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0 d和17 d时,N组(q=4.701、5.984)和ND组(q=6.242、8.472)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组的PSQIS评分明显降低,与D组(q=4.859、7.289)和N组(q=5.762、6.3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组治疗后17 d时,加服氨酚曲马多总量较治疗后3 d(q=3.263)、10 d(q=2.995)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组治疗后10 d(q=3.328),17 d(q=3.692)时加服氨酚曲马多总量较治疗后3 d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组与D组比较,ND组治疗后10 d(q=4.624)、17 d(q=7.349)时加服氨酚曲马多总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优于口服药物;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疼痛治疗效果最好,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术后慢性疼痛 腹股沟疝修补术 神经病理痛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 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48例单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8~69岁[(41.1±10.4)岁]。肋骨骨折3~9根[(5.7±1.9)根]。患者均行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手术。24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镇痛(椎旁阻滞组),24例采用静脉自控镇痛(静脉镇痛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记录静息和咳嗽咳痰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间T1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相点VAS较T1明显下降(P<0.01),椎旁阻滞组术后T2~T4时VAS [(3.4±0.7)分、(3.2±0.8)分、(3.1±0.7)分]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4.8±0.9)分、(4.4±0.7)分、(3.9±0.8)分] (P<0.01),两组间T5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咳痰时,两组间T1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镇痛组术后各时相点VAS均超过6分[分别为(7.7±1.0)分、(7.6±1.3)分、(7.4±1.2)分、(7.1±0.9)分],明显高于椎旁阻滞组[(3.6±0.7)分、(3.3±0.7)分、(3.2±0.6)分、(2.9±0.7)分] (P<0.01)。两组NE、TNF-α和IL-6水平在T2时与T1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在T5时与T1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各时相点椎旁阻滞组NE水平[分别为(65.5±19.0)ng/ml、(42.5±12.5)ng/ml、(26.3±9.3)ng/ml、(20.9±7.9)ng/ml]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76.7±18.2)ng/ml、(51.4±15.1)ng/ml、(35.5±10.0)ng/ml、(28.6±9.0)ng/ml](P<0.05),TNF-α水平[分别为(8.7±1.9)pg/ml、(6.0±1.3)pg/ml、(3.9±0.9)pg/ml、(2.8±0.8)pg/ml]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10.0±2.1)pg/ml、(6.8±1.5)pg/ml、(4.7±1.1)pg/ml、(3.6±1.0)pg/ml](P<0.05),IL-6水平[分别为(11.5±3.6)pg/ml、(6.7±1.8)pg/ml、(3.6±1.0)pg/ml、(2.5±0.7)pg/ml]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16.2±4.2)pg/ml、(8.7±2.1)pg/ml、(5.7±1.2)pg/ml、(3.5±0.7)pg/ml](P<0.01)。结论超声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较静脉镇痛能够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抑制多发肋骨骨折及手术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肋骨骨折 超声检查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拟行单侧TKA术治疗的患者76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连续隐神经阻滞(SNB)。对照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FNB)。对比两组全身麻醉药的用量、手术时间、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术后12h、24h、48h)、住院时间及术后48h内增强镇痛药双氯芬酸钠的总量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研究组七氟醚、瑞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首次行走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h、24h、48h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而与连续FNB相比,连续SNB能更好的促进术后患者早期关节康复,避免股四头肌肌力减弱,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超声引导 区域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定位清晰准确,阻滞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成为受临床医师欢迎的SGB方法。报道1例超声引导SGB致颈交感链损伤,损伤侧眼裂略小于对侧,眼睑略下垂,内侧视野轻度模糊,持续存在,停止SGB,未给予特殊处理。定期随访,6个月后患者双侧眼裂等宽,眼睑无下垂,内侧视野模糊明显减轻。总结该病例的经验教训,为超声引导SGB治疗中如何避免及处理该类并发症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节阻滞 颈交感神经 损伤 霍纳综合征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阴影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部阴影患者共60 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方式。对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护理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气胸、发烧等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EV1%/FVC、6MWT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度、总分分别为(46.2±10.9)分、(53.2±9.6)分、(55.2±8.6)分、(52.4±9.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6±10.6)分、(59.1±9.4)分、(61.2±10.2)分、(58.3±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部阴影患者中采用细节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发烧、气胸、胸部疼痛、出血等并发症显著减少,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更加积极作用。

  • 标签: 肺部阴影患者 CT引导 肺功能指标 肺穿刺活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治疗面肌痉挛的操作技巧与疗效。方法前瞻性观察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42例,年龄、性别不限,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治疗:患侧卧位,以CT对茎乳孔区进行层厚3 mm扫描,选取最佳穿刺层面并设计穿刺路径,然后沿所设计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穿刺至患侧茎乳孔,用2 Hz低频电流(0.1~0.8 mA)测试出面部抽动后行标准射频治疗。期间连续观察患者鼓腮、闭眼情况,一旦患者患侧鼓腮稍漏气、闭眼时下睑稍费力即结束治疗。随访观察近、远期疗效与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CT定位引导下将射频穿刺针精准地穿刺至茎乳孔,其中33例患者用0.1~0.8 mA电流可测试出面肌抽动,9例患者经调整针尖位置也于0.8 mA以下电流测试出阳性结果。经标准射频治疗,平均(81.2±6.4)℃,终止于该周期的第(24.4±4.7)s。治疗后患者面肌痉挛均完全消失,但均遗留Ⅱ~Ⅲ级面瘫;未见面部血肿,无颅内出血、感染、听力障碍等并发症及死亡发生。随访1~15个月,有3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9、11、12个月时出现面肌痉挛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法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但会出现不同程度面瘫,熟悉茎乳孔解剖,掌握操作技巧可避免严重面瘫发生。

  • 标签: 面肌痉挛 射频消融 茎乳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CT引导下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的 1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 125Ⅰ粒子植入手术,对照组采用 CT下徒手植入,观察组采用 CT下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植入。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分别为( 86.39±9.58)( 4.22±0.0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治疗 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缓解 0例,部分缓解 127例,疾病稳定 33例,疾病进展 0例,治疗有效率 7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32.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CT引导下 125Ⅰ粒子植入在 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125Ⅰ粒子植入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5月收治于我院的 64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盲探式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的对照组( n=32),以及采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的观察组( n=32),比较两组患者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麻醉失败率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均< 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够在提高麻醉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率,更具安全性,更实用于老年患者,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 CT核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6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 ),同期选取 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对象 (对照组 ),两组患者临床均实施 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对比 CT检查异常率以及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采用 CT以及核磁共振联合诊断的方法,获得的诊断效果显著,最终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