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如果用同一术语表达差别甚大的理念,只会必然导致……拙劣的哆嗦或显然不准确的释义,那倒并无大害。不幸的是,术语的同一似乎不可抗拒地表明:它们传达的理念是同一的。——Holland

  • 标签: 法律权利 法律关系 特权 义务 法律概念 行为
  • 简介:向物权是私法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初产生于中世纪教会法,后经奥尔良派法学家的努力而被用于封建法,用来解释被授予封地之人在取得其实际占有前的权利状态。16世纪以后,向物权首先在阿佩尔手中转型成为对人权的一般表达,这种观念在越过格老秀斯后一直流行到18世纪,而且对物权/向物权的二分表达还一度成为法学家重构市民法体系的工具;另一些法学家则回归传统,将向物权界定为对物权与对人权的中间状态,这种意义上的向物权为《普鲁士普通邦法》所采。随着物权与债权区分的最终确立,向物权概念消失了,但对"债权物权化"的反思,提醒我们需重新考虑捡起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 标签: 向物权 对物权 对人权
  • 简介:“独创性”是著作权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包含“独立完成”和“一定的创造性”两个要件。相比“独立完成”,“创造性”的判断非常模糊,司法裁量规则由“作品艺术价值”论、“作者心理意图”论、“创作过程工具”论替换为更加客观恰当的“细微/显著的差异”二分法,这有其哲学基础和科学依据,但该二分法并未提供精确统一的标准。为弥补这一不确定之不足,法经济学视角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分析路径,实现维系公平竞争,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治理目标。正在修改的《著作权法》应删除对“美术作品”“建筑作品”含义阐释中“有审美意义”这一语词限定,并将计算机字体作为一种作品类型纳入新法,从而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并通过合理恰当地解释“独创性”内涵以提供公平有效的激励。

  • 标签: 著作权 显著差异独创性 经济分析
  • 简介:当下我国正处于民法典编纂时刻,恰逢工商业强劲促成民商组织多元勃兴,民法思维与商法思维交错对话的互动时代。2016年6月,我国《民法总则(草案)》建议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中将民事主体依其性质分为自然人、法人与非法人组织三元结构,法人类型采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设计思路。上述民法草案关于民事主体类型与法人分类这一思路建议,引发了学术纷呈的理论争辩:法人的概念应重构抑或固守?

  • 标签: 非法人组织 分类 概念 全国人大常委会 传承 民法草案
  • 简介:学界关于行政执法程序抗辩权概念的诸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但也呈现出些许缺憾。文章通过对现有概念的反思与扬弃,重构了行政执法程序抗辨权的内涵,展现了行政执法程序抗辩权的外延,并阐明了行政执法程序抗辩权与行政执法程序抵抗权及行政诉讼辩论权等相关范畴的界限。

  • 标签: 行政执法程序抗辩权 正式行政执法程序抗辩权 非正式行政执法程序抗辩权
  • 简介:职务犯罪是刑法理论中有争议的一个概念.界定职务犯罪概念应当以现行刑法的规定为依据;职务犯罪的概念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职务犯罪与"公务犯罪"、"身份犯罪"之间存在包容和被包客的关系.

  • 标签: 职务犯罪 职务 公务 国家工作人员
  • 简介:<正>加强法律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的任务。目前,在法律监督的实践中所存在的职责权限不明,措施软弱无力,分工配合脱钩等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就理论研究而言,对法律监督的概念、特征等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的描述上,

  • 标签: 法律监督机关 法律实施 国家机关 法律监督权 我国法律 监督主体
  • 简介:法律规则缺失是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景象和现实难题,法律解释弥合说、法律续造补充说和法律论证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从司法实践的结晶"创制型案例"出发,能够为解决"大前提"缺失提供实践性思路。作为法官实践智慧的载体,创制型案例是法官在"无法可司"与"不得拒绝裁判"的夹缝中裁判的案件,"规则创制"和"法律认可"共同构成其判定标准。以创制型案例中规则创制的外观形态和必要性为维度,可将创制型案例分为形式性、实质性、刚性、柔性四个类别。在法治实践中,创制型案例对填补法律漏洞、补充制定法、裁判争议和疑难案件、提升法官裁判说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创制型案例类别化,则对指导法官裁判和法治价值的维护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创制型案例 判定标准 规则创制
  • 简介:在德国,假设承诺是最近十年才出现在联邦法院判例中的新事物。它指的是:在医事手术上,如果医生向病人作了如实的说明,病人也会作出承诺,那医生的说明瑕疵不会使得其医事手术失去正当性。相对于事实的承诺和推定承诺,假设承诺没有弱化当事人的自决权。由于病人同意手术的决策以及相应的手术侵犯,并非确切地由说明瑕疵所导致,所以它们两者之间不存在义务违反性的关联,进而缺乏可归属性。即使医生采取了合乎义务的替代性举止,结果发生的概率也同样会达到相当确定的程度。此外,依照“有疑问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亦可得出有利于医生的结论。在德国民事判例上,当事医生毋需为其说明瑕疵承担责任,基于统一法秩序的原理,医生也不应承担刑事责任(除非构成未遂)。

  • 标签: 假设承诺 说明瑕疵 义务违反性的关联归属
  • 简介:源于我国传统所有权类型三分法的"集体所有权"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这一概念混淆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不利于与民法主体相协调,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及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不全,难谓是真正的所有权.此外,集体所有权还有否认法人所有权制度,导致重公轻私的思想观念,主体立法,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关系不明等弊端.因此,对集体所有权及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有必要重构.

  • 标签: 集体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中国 宪法 土地权利 土地法
  • 简介:洗钱犯罪是指为了隐匿或掩饰因法定犯罪行为所取得的财物的真实性质、来源、地点、流向及其支配权或所有权而转移或转换该财产或协助与犯罪活动有关系之人规避其应负法律责任的行为.它是一种派生性犯罪,既为某些特殊的、严重的犯罪所获资金的合法化进行活动,也为其它一般性犯罪提供经费援助.故此,加大我国反洗钱对策的研究力度,加大我国防范洗钱犯罪的宣传力度,加大我国对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人员的培训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洗钱犯罪 概念 中国 犯罪特点 侦查 犯罪预防
  • 简介:<正>社会相当性(sozialeAd(a|¨)quanz)对于中国刑法学来说,是一个既富有魅力又颇显神秘的概念。我们仅从它的名称就可以觉察到,正如未遂犯论中的"印象说"一样,社会相当性的视野已经从原本封闭的刑法学世界扩展到了刑法规范以外的社会生活当中,它不是一个纯粹由规范刑法理论体系内部自动推衍出来的产物,相反,它是一个综合

  • 标签: 法益侵害 违法性 阻却事由 结果无价值论 犯罪论体系 行为犯
  • 简介:<正>目次:一、导言:对可接受性的探寻二、围绕可接受性展开的建议:平衡风险和收益三、对可接受技术的界定(一)抽样限制(二)复杂性(三)战略应答(四)个体差异(五)评估基准的合法性(六)小结四、判定可接受的权衡(一)度量的主导思想

  • 标签: 风险 可接受性 权衡
  • 简介:法规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法律概念,其蕴含着对征纳双方权益的调制和与事实、政策互动链接的税法理念。由概念到制定具体化规则与在个案中直接适用是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主要方式。在规范层面来看,税法原则作用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表达了税法的基本价值,起到发展税法的作用。在背景层面视角下,税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过程体现出行政主导性。对此,功能主义立场与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可以为其正当性辩护,证明其是宪制结构中的必然制度安排。在中国语境下通往现代税法是一条泥泞之路:垄断式”的行政权过于强势而亟需法治规训,立法权需回归人大并合理配置,规制征税机关的规则制定权,并加快推动税务专门司法制度的构建。

  • 标签: 不确定法律概念 具体化 行政主导 司法审查
  • 简介: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说明犯罪成立条件的作法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方法。事实上,从罗马法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各国刑法理论都是如此。而将犯罪视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有责行为的德日犯罪论体系则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其中居核心地位的构成要件理论经历了几次大的修正。促使德日构成要件理论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新康德主义哲学的影响。德日犯罪论体系在限制国家刑罚权方面具有优势。

  • 标签: 构成要件 概念 理论 新康德主义
  • 简介:<正>我国法律监督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监督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我国法律监督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具有一系列特色。为了正确认识我国法律监督的概念,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法律监督 法律规定 国家机关 宪法规定 行政法规 监督者
  • 简介:目前学界主要在三种意义上使用"法律制度"一词,"legalinstitution"意义上的"法律制度"构成本文的探究对象。以对制度理论的考察为参照,目前存在"法律制度"的规则论、组织论、行为模式论、实体论等理论模式,它们各有其特征以及缺陷。相较于其他法律构成要素,法律制度具有明显的构成性、稳定性、规范性、自主性、操作性特征。法律制度的意涵及其特质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学范畴,围绕这一概念开放出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得法律制度的研究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法律制度 三种用法 多重释义 特征 法治意义
  • 简介:本文首先对目前网络犯罪概念的几种流行学说进行了简要评析,指出界定网络犯罪概念应注意几个问题:网络犯罪是发生在网络空间的犯罪;网络犯罪的行为对象是网络,即网络系统的信息功能或网络中的信息;网络犯罪是对网络安全构成实害或严重威胁的犯罪;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的关系。并将网络犯罪定义为:网络犯罪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功能或者网络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进行的危害网络安全的触犯刑法的行为。最后,根据网络犯罪的概念指出网络犯罪的刑法调整范围,即:一切发生在网络空间的、针对网络系统的信息功能或者网络中存储的信息进行的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 标签: 网络 网络犯罪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
  • 简介:英国行政法的越权原则具有"适用法律和管辖法院的同一性"、"内容的包容性"和"地位的核心性"等特点。英国行政法的越权原则对于法治国家之行政权控制和立法权矫正,达至依良法而治具有理论意义和制度意义。

  • 标签: 英国行政法 越权原则 自然正义
  • 简介:哈特认为,以“外在观点”为基点的法律理论,不能成功地呈现法体系的明显特征,因而难以在复杂的法律生活中得以适用。作为反思性批判态度的内在观点,通过“将惩罚从法律概念的组成要素中驱逐出去”,有效地解释了受约束的状态,并很好地支持了这一事实,即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作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标准,“控制、引导和计划我们的生活”,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品格。从外在观点到内在观点,这种转向有很大的方法论上的意义,也对当下中国的法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外在观点 内在观点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