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了30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疼痛患者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流程,按照“一对一”方式实施疼痛护理,减轻了患者顾虑,提高了癌痛治疗依从治疗效果。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癌性疼痛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05例伴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奥氮平(10mg/d,连用4周)。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QLQ-C30)量表,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躯体(83.14±14.86)、情绪功能领域(67.74±21.86),恶心呕吐(20.24±17.40)、疼痛(18.30±19.66)、失眠症状领域(27.09±18.86),总体生活质量领域(64.74±21.98)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可改善肿瘤相关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 标签: 奥氮平 肿瘤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治疗晚期卵巢上皮肿瘤(OET)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方法收集90例晚期OE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IPHC。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治疗后腹腔积液控制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于化疗后逐渐降低,时间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前第4次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第2次第3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级以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8%,高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HC对晚期OET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满意,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卵巢上皮性肿瘤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检测卵巢上皮癌患者化疗前后端粒酶活性变化,探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对卵巢癌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方法43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行首次卵巢癌细胞减灭+淋巴结清扫术,采用TRAP-PCR-银染法测定癌组织端粒酶活性;RT—PCR法测定hTERT基因表达;抗生素一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SP)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蛋白表达。术后予顺铂+环磷酰胺(A组)、顺铂+紫杉醇(B组)、顺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C组)全身化疗6.5(6~8)个疗程,选取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残存、血液CA125水平在正常范围者30例(A组13例,B组11例,C组6例)行二次探查术,术中取原病灶周围组织活检,测定其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变化。随访3组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43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化疗前端粒酶活性高低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FIGO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组化疗方案均有下调端粒酶活性作用,化疗前后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8.37%、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下调端粒酶hTERT蛋白表达较明显(P〈0.05)。化疗后hTERT蛋白表达较化疗前明显下调(P〈0.05),但患者5年生存率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卵巢上皮癌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作用,顺铂+紫杉醇化疗后端粒酶活性下调明显,但未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与化疗药物耐药性有关。

  • 标签: 卵巢肿瘤 端粒酶 HTERT 化疗 顺铂
  • 简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对绝对发病率均高,易合并慢性心肺疾患、糖尿病生理功能下降,晚期肿瘤患者也易导致一般情况差,使对治疗副作用耐受差,影响正规放疗、化疗与综合治疗。在早期NSCLC,立体定向或三维适形放疗能取得与手术相近疗效,还能保证生活质量,应作为老年一般情况差早期NSCLC首选治疗手段。在局部晚期NSCLC,尽管治疗效果不一定差于年纪较小者,但综合治疗,特别是同步放化疗可能带来高并发症,甚至治疗相关死亡。因此,应艺术个体化进行放化疗综合治疗,特别是同步放化疗,适当减少照射范围、化疗剂量选择同步方案,从而提高疗效保证生存质量,使病人得到最大受益。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老年性 晚期NSCLC 同步放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cyclinE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27cyclinE表达。结果:80例大肠癌中p27阳性27例,强阳性15例,阳性率为52.5%。80例大肠癌中cyclinE阳性18例,强阳性16例,阳性率为42.5%。浸润深大肠癌中p27表达低于浸润浅大肠癌(P<0.05),浸润深大肠癌中cyclinE表达高于浸润浅大肠癌(P<0.05),p27阳性大肠癌中cyclinE表达低于p27阴性大肠癌中。结论:结果提示不同浸润程度大肠癌中p27表达有显著差异,不同浸润程度大肠癌中cyclinE表达有显著差异,大肠癌中p27与cyclinE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特点。

  • 标签: 组织芯片技术 大肠癌 癌组织 P27 CYCLINE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表达。结果MMP2及COX-2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MMP2COX-2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结论MMP2及COX-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然而它们也许并不能作为重要预后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MMP-2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乙醛脱氢酶1(ALDH1)阳性表达及CD55高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5例随访5~8年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进行ALDHlCD55表达检测,判定ALDH1阳性表达及CD55高表达标本,分析各临床疾病特征与CD55高表达及ALDH1阳性表达关系。计算患者5年生存率,分析其与CD55高表达、ALDH1阳性相关;分析5年生存率与临床疾病特征相关,并进一步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ALDH1阳性表达占24.6%(16/65),CD55高表达占33.8%(22/65)。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绝经状况、肿瘤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表达情况、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术后是否接受其他治疗均无关(P〉0.05),与肿瘤是否复发密切相关(氏0.01)。与ALDHI阴性、CD55低表达患者相比,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患者5g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肿瘤直径(〉5cm)、组织学分级(III级)、Her2表达阴性、术后未接受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结论乳腺癌组织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可能是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CD55 预后评估 LOGISTIC回归分析 肿瘤组织学类型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唾液酸化路易斯-X(sialylLewis-X,SLeX)、CD44v6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老年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老年胃癌中SLeX,CD44v6E—Cad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病理学行为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老年胃癌组织中,SLeX,CD44v6E-Ca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2%(38/48)、72.9%(35/48)47.9%(23/48)。SLeXCD44v6高表达E-Cad低表达均与老年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X,CD44v6E-Cad表达与老年胃癌转移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SLeX,CD44v6E-Cad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老年胃癌预后参考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预后 黏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p63TTF-1蛋白在肺癌不同组织类型中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6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p63TTF-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47/47),而在其他组织类型肺癌中基本不表达。TTF-1在肺小细胞癌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14/15)93.5%(43/46),而在鳞癌中未见表达。结论:p63可作为肺鳞状上皮源肿瘤标记物,是判断鳞癌可靠指标。TTF-1可作为肺小细胞癌、腺癌特异性标记。联合检测p63TTF-1对肺癌不同组织类型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尤其可作为鉴别分化差鳞癌、腺癌小细胞癌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P63 TTF-1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CD133、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AT丰富结构域1A(ARID1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ARID1A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ARIDI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24/90)、72.2%(65/90)30.0%(27/90)。3种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与TNM分期有关(P<0.05)。ARID1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CD133表达与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部位有关(P<0.05);SPAR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ARID1ASPARC表达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独立因素,而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及CD133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OS)独立预后因素。CD133阳性表达中位DFSOS分别为12个月17个月,阴性表达者分别为41个月5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高表达中位DFSOS分别为41个月54个月,高于低表达10个月2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D1A阳性表达中位DFSOS未达,阴性表达者分别为20个月3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SPARC、ARID1A可能在胃癌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有助于判断预后,为胃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胃癌 CD133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COX-2MMP-2表达采用SP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COX-2MMP-2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73.3%(44/60),20例癌旁正常滤泡上皮COX-2MMP-2阳性表达率为5.0%(1/20)25.0%(5/20),两者阳性表达率均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为高(P<0.01)。COX-2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0.01)。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MMP-2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OX-2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密切相关,两者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COX-2MMP-2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化学治疗靶点。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COX-2 MMP-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环氧化酶-2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检测胃癌细胞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蛋白5(RGS5)表达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微血管密度(MVD)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22例,无淋巴结转移者54例)中RGS5CD34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GS5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345,P〈0.001),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RGS5表达与MVD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RGS5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MVD密切相关,可能是提示预后重要指标。

  • 标签: 胃癌 分化程度 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蛋白5 微血管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安全。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安全。结果观察组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P〈0.05);按NCI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重度以上不良反应比例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减少了并发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REAL2研究中使用奥沙利铂EOF方案由于较好疗效安全获得了广泛关注,但中国胃癌患者对REAL2研究中三药联合EOF方案耐受较差,本研究使用了改良EOF方案,将氟尿嘧啶(5-Fu)由原来静脉输注21天改为5天,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Fu/LV、表柔吡星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初治19例,复治11例。表柔吡星50mg/m^2静脉注射d1,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小时d1,5-Fu375~425mg/(m^2·d)d1~5静脉持续输注120小时,每3周重复,每化疗2个疗程评价1次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总缓解率43.33%,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2例。初治病例缓解率52.63%(10/19),略高于REAL2研究中标准EOF方案42.4%缓解率,复治病例缓解率27.33%(3/11)。KPS评分提高10分以上者10例(33.33%)。在治疗中,主要Ⅲ~Ⅳ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3.3%(10/30),血小板减少10%(3/30),贫血13.33%(4/30),恶心呕吐23.33%(7/30).RE.A12研究中标准EOF方案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9.9%,与本研究类似,标准EOF方案中Ⅲ~Ⅳ度血小板减少4.3%,贫血6.5%,恶心呕吐13.8%,略低于本研究,但在本研究中没有观察到Ⅲ~Ⅳ度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栓栓塞等严重不良反应,而REAL2研究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栓栓塞均为8.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及表柔吡星改良E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很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表柔吡星
  • 简介:目的:研究抑制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胎牛血清(FBS)诱导Hela细胞增殖及cPLA2活性蛋白表达影响。方法:采用cPLA2特异性抑制剂AACOCF3、反义寡核苷酸(SK7111)及其上游酶ERK1/2抑制剂U0126,分别作用于Hela细胞,观察在EGF及FBS作用下Hela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变化;采用cPLA2活性检测盒及Westernblot检测cPLA2活性及表达。结果:AACOCF3、SK7111及U0126均能明显抑制cPLA2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GFFBS诱导Hela细胞增殖,尤以SK7111作用最为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表明,AACOCF3U0126可将Hela细胞阻滞在S期。结论:cPLA2选择抑制剂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可通过抑制cPLA2活性显著抑制EGFFBS诱导Hela细胞增殖,同时,ERK1/2在此过程中可能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胞浆型磷脂酶A2 宫颈癌 增殖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S100A8、S100A9在子宫颈鳞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32例子宫颈鳞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100A8、S100A9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S100A8、S100A9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均低表达(P<0.05),其中,低分化肿瘤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肿瘤(P<0.05)。结论:S100A8、S100A9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可能与鳞状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提示S100A8、S100A9低表达可能与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有关系。

  • 标签: 宫颈肿瘤 鳞癌 S100A8 S100A9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ras及rab作用因子1(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表达水平及定位,并探讨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RIN1蛋白在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及卵巢癌细胞株OVCAR3、SKOV3HO8910中表达水平及定位;检测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91例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关系。结果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OVCAR3、SKOV3HO8910中相对表达量(0.3641±0.0614、0.6454±0.08350.7925±0.1491)高于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0.0679±0.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分布于卵巢癌细胞胞浆中。RIN1蛋白在37例良性卵巢肿瘤、10例交界卵巢肿瘤及4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56±0.1870、0.5587±0.21380.7236±0.2232,均高于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0.1284±0.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IN1蛋白表达随卵巢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RIN1蛋白表达随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演进而增加。结论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定位于胞浆中;RIN1蛋白高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一个新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新靶点。

  • 标签: ras及rab作用因子1 卵巢肿瘤 免疫印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1抑癌基因PTE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并探讨B7-H1PTEN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结肠癌组织、20例腺瘤息肉组织、28例慢性炎症组织中B7-H1PTEN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7-H1分子在结肠癌组织、腺瘤息肉及慢性炎症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2.6%(38/46)、20.0%(4/20)、21.4%(6/28)。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未见相关(P〉0.05)。PTEN分子在结肠癌组织中、腺瘤息肉及慢性炎症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4.3%(25/46)、75.0%(15/20)、78.6%(22/28),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癌症分化程度相关(P〈0.05)。B7-H1PTEN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未见负相关,但临床数据提示二者表达率呈相反趋势。结论:B7-H1高表达、PTEN低表达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他们可作为抗肿瘤治疗有效新靶点。

  • 标签: B7-H1 PTEN 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L1(HPVL1)壳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中阳性率,同时探讨其在HPV单型感染多重感染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宫颈活检且高危HPV阳性250例患者,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联合非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行HPVL1壳蛋白检测。HPVDNA分型检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果HPVL1壳蛋白在正常或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SCC)4组阳性率分别为21.6%、52.8%、22.2%、0,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单型与多重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9.7%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35岁、36~49岁及≥50岁3个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25.5%、27.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L1壳蛋白阳性率在HPV感染中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加重而下降,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1种预测标志物。HPVL1壳蛋白与HPV感染亚型以及单型或多重感染无明确相关

  • 标签: HPVL1壳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 单型感染 多重感染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