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护理个性化需求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住院患者400例,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自理能力的患者对需要送药到口、需要护士摆药、不需要护士摆药存在差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对口服给药护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口服给药需求不同,护士应转变服务观念,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需求

  • 标签: 住院患者 口服给药 护理需求
  • 简介:品类管理的魅力就像一个百变魔方,不同的拼接手法往往可以展示出不同的效果。对于药店来说,商品的同质化是决策层无法回避的,尝试新的品类管理方案可以给商品销售插上翅膀。

  • 标签: 消费者需求 心思 类中 导向 同质化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制药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对适应社会需求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结合国内外医药发展趋势和学生就业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和凝练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对专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同,为培养社会需求大、职业需求度高的高级制药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社会需求 制药工程 建设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者对体检中心护理的标准化服务需求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1 例在某市中心医院完成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时间设置在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分析与整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分布,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性别分布情况,不同体质研究对象血糖、血脂指标水平情况及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体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检效率和体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检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体检者对体检中心护理的标准化服务要求很高,因此,临床可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和自身特点以及体质类型、血糖、血脂指标的关系,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而有利于调节体质偏颇,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体检者 体检中心护理 标准化服务 需求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美国药师和药学技术员的认证体系,为我国药学专业人员的认证与培训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访问美国药学认证委员会、药学专家委员会等官方网站并检索国内文献,了解美国临床药师与药学技术员认证所针对的学员及准入资格、认证流程与再认证等内容。结果:美国药师和药学技术员的培训与认证机构繁多,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科药学人员有不同的机构设置和授权机构。药学专家的认证是针对"临床药师"的专业认证,下设不同专科,且认证有周期性;药学技术员的培训准入及通过的要求相对较低。结论:美国对药师和药学技术员的培训与认证的准入资格、性质等要求明确,流程严谨。中国可以之为鉴,尽快建立、完善药学工作者认证制度,明确药学工作者的职责与价值,推动临床药学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 标签: 美国 临床药师 药学技术员 药学专家 认证
  • 简介:在药品检验管理中,培训药品检验人员即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又是加强药品检验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用现代化药学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药检专业队伍,才适应药学科学和医院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现代药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培养教育工作提出更新的要求。

  • 标签: 药品检验人员 培训工作 技术创新 培训手段 检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北省消毒供应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与效果。方法:参加2019年7月—9月和2020年7月—9月的两期专科护士共70名,接受4周的理论授课,其中1周为科研与基本统计知识培训,再进入临床实践,分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精密贵重器械、软式内镜、硬式内镜、门诊病房专科器械、灭菌与监测6个模块,每个基地负责1个模块,每期学员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5-7人,每个模块培训1周。通过考核及问卷星调查,了解培训前后的效果。结果:专科护士的专科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比较,培训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员对培训模式满意度100%,学员对培训效果满意度100%。结论:多板块的理论授课可提高专科护士理论专业知识水平,模块式的实践带教能发挥每个基地的带教优势,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能力。

  • 标签: 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护理教育 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才培养,为临床疾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的必要性。方法:根据现代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医药服务的实际需要,从医药法律法规中探讨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才培训的意义、方法和内容。结果: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培训,可以提高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专业质量和沟通能力,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而且提高其社会地位,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结论:应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学人才的培养。

  • 标签: 医疗机构 药学培训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学科内涵不断拓展,对于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综合型护理人才,当前需要紧紧跟随时代脚步,分析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明确在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基于互联网,提出切实可行的互联网+继续教育对策。通过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升培训效果,保证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为护理领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继续教育 培训现状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需求层次论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本院收治的 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40例行需求层次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满意度 92.50%,高于对照组的 77.50%( P< 0.05)。结论:需求层次论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缓解或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病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需求层次论 慢性支气管炎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四川省 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和愿望,以应对“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攀 升期 ” 的养老需求。方法:使用自制《老年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调查长期居住在四川省 21个地市州, 45岁及以上的人 3021 人。其中, 60岁及以上的占老年 50.6%, 60岁以下占 49.4%。结果: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需求度依次为:“尊重需求”( 74.83%),“爱与归属需求”( 54.83%,) “自我实现需求”( 50.53%), “生理需求”( 39.74%),“安全需求” (26.07%。 )。普遍支持“抱团养老”和“共享农场”养老模式。 结论: 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内容符合普通人群的需求,但在各维度的需求度不同。对精神层面的需要更在乎 。 所以,应该配套有尊严、有爱和有成就感的养老政策和服务项目。

  • 标签: 老龄化 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养老 医养结合
  • 简介:目的为了解母婴同室设立后孕产妇的适应及需求情况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产妇适应和需求方面的护理。方法对2100例母乳喂养的孕产妇适应和需求进行调查,专人根据调查表按统一指导语在产妇住院人娩后第二天至出院前进行询问,以便了解其适应因素;结果产妇对关注婴儿安全、婴儿温饱问题率下降;要求接受更多健康宣教、出院后能得到院方服务率上升;对探视制度不理解率下降。针对上述有关产妇的需求问题,通过产前、产后相应的宣教和产妇关心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母婴同室 母乳喂养 健康宣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的调查,旨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准确和择优培训内容,以提高教育成效。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家属,按标准设计实验流程以二次半结构访谈法,对健康教育内容由专业人员负责作专题访谈。结果:家属最迫切的需求是能多了解学习心理学知识;教会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怎样可以增强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恢复社会功能。结论:随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和医学的进步,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已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应增加心理学知识。

  • 标签: 精神分裂症,家属,健康教育,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在晚期癌症病人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安宁疗护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选取80例因晚期癌症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护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40例病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安宁疗护方式,总结与探究2组实施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与研究组社会需求得分、生理需求得分、精神需求得分、心理需求得分相比,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安宁疗护 晚期癌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伤口护理中以患者需求为主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门诊88例伤口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以患者需求为主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SAS焦虑状态评分、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 伤口护理 焦虑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门诊伤口护理中探讨基于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从本院门诊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伤口处理患者,将其以40例每组的方法平均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和基于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的研究组,记录组间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结论:在门诊伤口护理中根据病人的需求展开相应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良好作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门诊 伤口护理 病人需求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