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改良保护会阴无创助产及传统助产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6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助产方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助产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保护会阴无创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发生情况、会阴水肿发生情况及会阴裂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围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分娩2 d后会阴疼痛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及会阴裂伤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围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2 d后会阴疼痛的情况轻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中,改良保护会阴无创助产的效果优于传统助产,能够减少会阴侧切,减少产妇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减轻会阴损伤及会阴疼痛的程度,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率,保证母儿安全。

  • 标签: 自然分娩 会阴损伤 助产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与细菌培养的效果差异。方法:从 2018年 09月 -2019年 09月期间在我院阴道炎患者中随机选取 92人,分别采集样本后分别进行 PCR检查与细菌培养检验菌株,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培养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16例、 35例、和 14例,分别占比 17.39%、 38.04%和 15.22%,检出率为 70.65%, PCR检查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26例、 39例、和 19例,分别占比 28.26%、 42.39%和 20.65%,检出率为 91.30%,相比之下, PCR检查组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细菌培养,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能有效提升菌株检出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炎,细菌培养法, PCR检查法,检出率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等微创手术的普及和发展,医源性胆道损伤和损伤后胆道狭窄的发生率较以前明显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胆道损伤以热损伤为主,热损伤后的胆管组织易发生胆道狭窄。复杂的医源性胆道狭窄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棘手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探索医源性胆道狭窄的治疗方法,必须借助于胆道狭窄的动物模型。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就目前几种胆道良性狭窄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利弊做一综述。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胆管狭窄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的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在患者生存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原发性肺癌患者2 267例,患者均行一次肺癌手术治疗,无第二原发肿瘤。选取性别、年龄、职业、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路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治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预后指数(PI)方程,计算每例患者的PI值。根据PI值的不同范围,划分低、中、高危预后组,对各组生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性别(RR=0.684,P=0.001)、年龄(RR=0.591,P<0.01)、职业(RR=1.439,P=0.001)、病理类型(RR=3.694,P<0.01)、手术路径(RR=0.734,P=0.001)、肿瘤分期(RR=0.352,P=0.007)为可切除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女性、≤65岁、胸腔镜手术、肿瘤分期Ⅰ期为预后保护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降低31.6%、40.9%、26.6%、64.8%;农民、腺鳞癌为预后危险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增加43.9%、269.4%。PI方程为:∑βixi=-0.380 X1-0.526 X2+0.364 X31+1.307 X55-0.309 X6-1.045 X81(X1代表性别,X2代表年龄,X31代表职业为农民,X55代表病理类型为腺鳞癌,X6代表手术路径,X81代表肿瘤分期Ⅰ期)。PI<-1为低危组,PI≥-1且≤-0.5为中危组,PI>-0.5为高危组。1、3、5年生存率低危组分别为96.8%、87.0%、77.9%,中危组分别为91.8%、82.2%、61.7%,高危组分别为86.5%、61.7%、50.3%,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及相应生存率,帮助临床医师评估预后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

  • 标签: 肺肿瘤 胸外科手术 预后 模型,统计学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鼠采用诱癌剂MNU建立膀胱肿瘤模型过程中,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探究干预效果。方法:以9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进行探究。并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即N-甲基-N-亚硝基脲组、卡介苗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组(BCG+MNU组)、阿霉素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组(ADM+MNU组)。定期采用膀胱灌注方式给药,持续给药10周,按照实验要求处死大鼠。观察三组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分析不同药物的影响。结果:90只大鼠只有88例完成了大鼠膀胱癌模型建立实验,2只死亡。MNU组30只大鼠,全部存活,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96.67%;ADM+MNU组30只大鼠,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66.67%;BCG+MNU组30只大鼠,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43.33%。结论:对大鼠采用诱癌剂MNU建立膀胱肿瘤模型过程中,采用阿霉素、卡介苗等药物进行干预,表示两种药物具有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重要价值,但卡介苗膀胱癌抑制效果较之阿霉素抑制效果高。

  • 标签: 大鼠膀胱癌 模型建立 N-甲基-N-亚硝基脲 阿霉素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OX模型分析流产关爱后重复流产发生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接受流产后关爱并完成术后随访1年的女性(486名)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调查,对486名女性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资料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重复流产组52名和非重复流产组434名,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对流产关爱后重复流产发生的相关危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PAC咨询服务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内486例研究对象中,52例发生重复流产,占总例数的10.70%;434例未发生重复流产,占总例数的89.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妇女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避孕知识认知水平、既往产史、生殖健康知识、既往孕史、术后6个月避孕措施及术后12个月避孕措施均为流产关爱后重复流产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避孕知识认知水平、既往孕史、术后6个月避孕措施及术后12个月避孕措施均为流产关爱后重复流产发生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避孕知识认知水平、既往孕史、术后6个月避孕措施及术后12个月避孕措施均为流产关爱后重复流产发生的独立因素。因此,针对上述因素应加强全程规范化的流产后关爱服务,院内配备专人负责和加强培训,院外增加随访干预深度及广度,将避免重复流产的服务不断拓展,鼓励社会及家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切实保障广大女性的生殖健康。

  • 标签: COX模型 流产关爱 重复流产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以某妇产科医院为例,研究单床效率评价模型及其应用,为医院床位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通过访谈确定样本病区和关键指标,根据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资料构建两级数据库。采用K中心聚类,将床位按其年均空置天数(x)、年均周转次数(y)及年人均CMI(z)进行归类。以x,y,z为界限,构建三维8象限床位效率评价模型。通过比较组内均值点Ak(xk,yk,zk)较总体均值点A0(x,y,z)的偏移情况分析单床效率特征。并通过将床号对应到所属诊疗组,逐一分析各诊疗组的床位效率情况。结果根据利用效率,36张床位分布于模型的4个不同象限中。50%(18/36)的床位得到了较好的利用,28%(10/36)的床位患者收治量尚有提升空间,19%(7/36)的床位资源浪费较明显。各诊疗组间的床位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的床位效率模型可以从病区总体及诊疗组两个层面对床位效率进行评价,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挖掘。该模型主要适用于床位由固定诊疗组或医生负责的情况,并可通过调整和扩展,满足医院不同的战略需要。

  • 标签: 医院管理 床位管理 K中心聚类法 欧几里得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进行相关文献回顾,构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并验证,以此模型为基础调查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安徽省4所本科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护生71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健康问卷(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CHQ-12)、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本科护生中的拟合指数较为理想(χ2/df=1.283,RMSEA=0.020,GFI=0.997,AGFI=0.989,NFI=0.995,IFI=0.999,CFI=0.999);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分类结果显示,完全心理健康者占66.6%(475/713),部分心理健康者占25.4%(181/713),部分病态者占3.1%(22/713),完全病态者占4.9%(35/713)。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适用于本科护生,建议在评估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时,采用积极心理健康与消极心理健康两方面综合评价。

  • 标签: 学生,护理 双因素 心理健康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机器学习建立早期预测血流感染模型,为早期诊断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留取血培养1 9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血流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与血流感染相关特异性指标,建立预测模型。结果预测早期血流感染指标包括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高密度脂蛋白(HD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和血小板计数(PLT)。该模型在预测集和测试集中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96 6、0.874 7,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879 9~0.913 2、0.846 9~0.902 4。结论基于机器学习血流感染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细菌或真菌导致的血流感染,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流感染 血培养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关节挛缩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40只Wistar大鼠,体质量为(180 ± 20)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32只,模型组采用Nagai固定左膝关节4周,复制关节挛缩模型,并把模型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康复护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及运动干预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日常饲养,其他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对每只大鼠拍X片,并用X片光机来测量动物左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取动物关节肌肉、滑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变化。结果实施干预前模型组ROM为(74.74 ± 9.23)°,与正常对照组左膝关节ROM(109.72 ± 5.74)°相比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2.237,P<0.01),故关节挛缩模型建立成功。实施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ROM (72.20 ± 12.73°)相比,康复护理干预组ROM(103.54 ± 4.36)°和药物干预组ROM(98.13 ± 11.20)°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588、-4.325,P<0.05)。病理切片显示,康复护理干预组肌肉组织光泽度同用药干预组肌肉组织,肌肉纤维排列已接近正常组肌肉纤维排列。结论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关节挛缩模型动物ROM,还有利于促进关节肌肉组织结构恢复。

  • 标签: 关节挛缩 康复护理 动物模型 关节活动度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牙模型演示在口腔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74例口腔健康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74例患者纳入到两个不同研究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给予两组不同管理方案,对比最终管理效果,指标分析治疗前后菌斑PLI指数及治疗前后牙龈G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菌斑PLI指数、牙龈GI指数对比差异有所不同,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半年对比有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ICU获得性衰弱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者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提供客观依据,为今后模型的更新及新模型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六大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15日,语种限定中英文。2名研究者依次进行独立的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再采用PROBAST工具对纳入文献中的模型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高质量文献。5项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均≥0.7。模型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仅Witteveen的模型被评为低偏倚,其余7项模型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但所有模型适用性好。结论ICU获得性衰弱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但在开发、报道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倚。今后应规范报道模型开发验证的全过程,以减少方法学偏倚,为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证据。未来研究应侧重于模型的外部验证和模型更新,不断改进模型预测性能,为临床提供实际可用的模型

  • 标签: ICU获得性衰弱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难度评分模型来评估手术难度,通过对比不同难度分组间的差异来评价该评分模型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微创)肝胆病区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8例患者,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分别用Hasegawa和Ban提出的评分模型(scoring model of Hasegawa和scoring system of Ban,即SM-H与SS-B)进行分组。通过比较不同难度组间的差异来评价评分模型的实用价值。结果按SM-H进行分组的低度困难组与中度难度组之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S-B进行分组的低、中度困难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H腹腔镜肝脏切除术难度评分模型将为肝胆外科医师在对低、中度困难病例实施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前进行难度评估起到直观的量化作用。SS-B在预估低、中难度腹腔镜肝脏切除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肝脏切除术 评分模型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合于腭裂手术评价等相关治疗研究的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0只新西兰母兔(40周龄,4.5~5.0 kg),与同品系雄兔交配后次日视为孕1 d。于孕13~16 d,对10只孕兔每日分别肌肉注射1次1.0 mg地塞米松。于孕31 d对所有孕兔行剖腹产手术得到初生仔兔,统计生产仔兔的存活率及腭裂发生率。将非腭裂仔兔与腭裂仔兔分别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按随机数表选取10只非腭裂仔兔为对照组,10只腭裂仔兔为实验组,均以标准化的管饲喂养方式进行喂养。每5 天对两组仔兔进行体重监测,并持续观察其生理行为状态。分别于1、2、4周龄时进行仔兔外形及口内上颌咬合面拍照观察。按上述编号随机选取两组4周龄仔兔各3只,进行口内上颌不同层面的局部解剖观察,并拍照对比分析。结果10只孕兔共产下73只幼仔,生产存活率为66%(48/73),存活仔兔中腭裂发生率为60%(29/48)。10只对照组与10只实验组仔兔均可正常存活至少1个月,两组仔兔的体质量增长稳定,对照组出生时及1月龄时体质量[分别为(52.8±6.6)和(359.8±30.4)g]与腭裂组[分别为(49.5±9.1)和(332.0±33.8)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理外形方面也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腭裂类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腭裂,其裂隙形态及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特点。口内上颌局部解剖结果显示,两组仔兔的解剖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实验组仔兔腭黏膜形态的改变,软腭肌肉的末端分布变化以及上颌中线处骨性结构发育不良和缺失等。结论本研究以地塞米松诱导成功建立了适宜腭裂治疗研究的新西兰兔先天性腭裂模型

  • 标签: 地塞米松 先天性腭裂 模型,动物 新西兰兔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类肿瘤可视化的小鼠膀胱癌气囊(APBCa)模型,并评估药物灌注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6—12月构建人源性肿瘤APBCa(H-APBCa)模型和具有免疫功能的APBCa(I-APBCa)模型。在BALB/c裸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的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人膀胱癌细胞EJ建立H-APBCa模型。对比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H-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利用Tunel染色法比较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在C57BL/6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小鼠膀胱癌细胞MB49建立I-APBCa模型。比较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I-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两组肿瘤组织CD80+巨噬细胞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肉眼能直视观察且可通过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H-APBCa小鼠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吉西他滨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81.02±241.02) mm3与(1 213.88±214.02) mm3,P<0.05]。灌注吉西他滨组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7.33±4.63与14.67±2.60,P<0.05)。H-APBCa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卡介苗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645.02±156.63) mm3与(948.84±221.76) mm3,P<0.05];灌注卡介苗组肿瘤组织浸润的CD80+巨噬细胞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49.67±7.57与16.33±5.69,P<0.05),肿瘤组织浸润的CD3+T细胞也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18.00±3.46与4.67±1.45,P<0.05)。结论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APBCa模型化疗以及卡介苗灌注治疗后肿瘤均明显缩小,与临床中膀胱癌灌注治疗效果相似,可作为评价药物灌注疗效的新型动物模型

  • 标签: 膀胱肿瘤 模型 气囊 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无创早期诊断模型(Nomogram模型)的构建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0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71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gA肾病241例,非IgA肾病471例。按病例纳入时间分为训练集(n=426,其中IgA肾病156例,非IgA肾病270例)和验证集(n=286,其中IgA肾病85例,非IgA肾病201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训练集患者IgA肾病诊断的危险因素。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建立无创诊断IgA肾病的Nomogram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验证集人群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与评价该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年龄(OR=0.966,95%CI 0.947 ~ 0.985,P=0.001)、IgA/C3比值(OR=1.889,95%CI 1.468 ~ 2.432,P<0.001)、血白蛋白(OR=1.091,95% CI 1.047 ~ 1.136,P<0.001)、血总胆固醇(OR=0.810,95% CI 0.694 ~ 0.946,P=0.008)及肉眼血尿(OR=6.858,95% CI 1.867 ~ 25.189,P=0.004)为IgA肾病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上述指标构建Nomogram诊断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和0.887,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安全性及患者的临床净获益较高。结论Nomogram模型诊断IgA肾病的准确度和临床实用性较高,可用于IgA肾病的无创早期诊断。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早期诊断 预测 Nomogram模型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其饮食模式、工作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该疾病属于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病程长,不能够根治,需要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为了有效治疗高血压疾病,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症状,高血压疾病相关研究者为其建立了多种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具体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基因相关模型与非基因相关性模型。而基因相关模型又被分为遗传性高血压模型、基因工程高血压动物模型,非基因相关性模型包括环境诱导高血压动物模型、手术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以及药物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本次研究对高血压基因相关模型、非基因相关性模型进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实验动物模型 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在分析门诊护理教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门诊护理教育组织构架,并提出门诊护理教育师资构建、教育模式和培训设施优化等措施。结果表明,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门诊护理教育组织构架前后门诊护理教学效果在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学生反馈及总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该构架保障了护理教育师资的动态选拔机制基础,能保证门诊护理教育质量,可为门诊护理专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胜任力 门诊 护理教育组织构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阐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改善疼痛治疗效果,应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基础研究。而现有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种类繁多,优劣不一。据此,本综述将对几种常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进行比较,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基础实验选择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动物模型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