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人在手术做完后切口感染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但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切口的感染不仅会让患者难受和痛苦,而且会影响病人伤口的康复。切口感染会延长病人的康复时间,医疗费用也会增加。这是医生和病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病人手术切口的感染,有时候也会引起一些医疗上的矛盾与纠纷。那么具体是哪些因素引起了手术切口感染,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避免手术切口的感染,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

  • 标签: 手术切口 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55-0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妊娠梅毒感染现状,为控制梅毒感染及母婴阻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长沙市各医疗机构填报“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结果长沙市2012年在122791名孕产妇中报告梅毒382例,现患率为0.31%;妊娠梅毒的构成比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有降低的趋势,其顺位依次为初中及以下(51.3%)、高中或中专(33.2%)、大专及以上(8.1%);不同职业孕妇的梅毒构成比不同,以家务及待业者居多,占52.4%,其次为农民,占26.4%;绝大部分妊娠梅毒感染者对于自身梅毒的感染途径不清楚,占78%,明确为性传播的占21.2%;对于丈夫或性伴是否感染了梅毒,亦有超过一半为未检测或不详,前者占33.0%,后者占29.6%。结论只有加强梅毒、艾滋病等相关性传播疾病的知识教育,特别是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家务待业及农民等人群,要对其本人及其丈夫均要进行健康教育和梅毒感染监测,才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妊娠梅毒,早期干预与阻断胎传梅毒,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妊娠梅毒 现患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HBV-M)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HBV-M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结论住院患者中HBV感染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也有6.5%感染人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M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感染标志物 检测 研究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 标签: 护理管理 控制 预防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于相关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普外科治疗的患者96例,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无感染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比较分析外科发生感染的诱因。结果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以及有无基础疾病。结论外科手术后感染因素多,手术过程中的侵入性感染和手术者的无菌操作意识不强等均是外科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外科 感染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现对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产褥感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结果会阴切口、第二产程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是导致产褥感染的独立因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相应影响因素的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并采用有效的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时提供更为细致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对产妇的关注度,可以最终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产褥感染 临床表现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当前,该病在我国流行区域甚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与奶牛、羊只等的流动情况关系较大,新发患者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布鲁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鲁菌(马耳他布鲁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鲁菌病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

  • 标签: 布鲁菌 感染 血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耳鼻喉外科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关医院感染因素。结果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率为4.18%;呼吸道系统疾病占53.33%、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6.67%、其他系统疾病等占10%。结论控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时间、程序洗手以及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

  • 标签: 耳鼻喉外科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前采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不使用抗生素,术后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术前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术后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及血浆PCT和CRP情况。结果两组切口及产褥感染率的比较及术后血浆PCT和CRP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采用抗生素预防切口及产褥感染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产褥感染 切口感染 剖宫产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对于切口感染以及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予以抗生素处理)与观察组(术前应用抗生素)各35例,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接受术前抗生素处理后,其发生切口感染与产褥感染的几率分别为11.43%、2.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8.39,9.47;P<0.05);且观察组的CRP与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9.67,12.49;P<0.05)。结论。

  • 标签: 剖宫产术前 抗生素 切口感染 产褥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感染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中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0例,其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最多,有16例,其次是尿道感染,有9例。铜绿假单胞菌引发感染的例数最多,有14例,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有8例。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最多,有14例。感染与患者年龄、创伤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长有关。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最大,病原菌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出现感染的机率较大,应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感染原因 护理 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9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体会,为有效控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所有患者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基础治疗,分析与研究其病因与治疗方法。结果58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因免疫缺陷病导致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比重最大,占比32.8%,其次气管异物和纤毛不动综合征导致的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占比分别为20.0%和17.2%,病因不明有3例,占5.2%。(p<0.05);58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显效39例,治疗总有效率93.1%,反复感染次数显著降低。结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和一种或者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诊断时应高度重视区分感染现象,分析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 标签: 慢性呼吸道感染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瘢痕子宫妊娠自发性子宫破裂及胎盘完全植入所引发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收治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3例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易发生胎盘植入、自发性子宫破裂、大出血等症状。结论产科医生应提高产科技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首次剖宫产术。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剖宫产史 子宫次切术
  • 简介:中图分类号R8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15-0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诊断骨梗死的影像学方法。方法笔者通过一例典型骨梗死的影像学资料中,在传统影像学方法(X光检查和CT检查)并无异常的情况下,由MRI确诊早期骨坏死的例子。结论作为临床少见病,骨梗死早期病情隐蔽,不易发现,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应用MRI图像辅助X光和CT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 标签: 骨梗死,早期,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标准,总结出适合中国人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选择的原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科接诊的病人1000例同时采用英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和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观察该组病例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结果(MEWS)系统不适合我国病人的早期预警评估,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适合于我国病人早期预警评分标准的一种系统。结论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及时、准确无误地早期评估中国病人的病情,能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