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对1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针对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1名右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对该患者我科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1],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无不良事件发生,好转出院。结论:对下肢动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后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好,疼痛减轻快,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引流组与腹腔镜组,每组79例。引流组予以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胃肠功能变化及炎症因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97.46%,77/79)高于引流组(88.60%,70/79),P<0.05。与引流组比较,腹腔镜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26%,1/79)低于引流组(8.86%,7/79),P<0.05。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 标签: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肠功能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方法、疗效、处理要点。方法:22例肾囊肿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2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4至112分钟,平均78分钟, 失血量为15ml 至35ml, 平均25ml,术后1~2d拔除引流管, 均给予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不需要拆线, 住院时间为5至7天 ,平均为6天。术后2至36个月不定期B超复查, 未见肾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极好,患者满意,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肾囊肿 后腹腔镜 去顶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费用、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不良心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患者共52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两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26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对比两组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明确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4月本中心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取脐下缘弧形切口,长约1.5 cm,插入1枚10 mm Trocar及两枚5 mm一次性Trocar,置入带有弧度可弯曲及旋转电凝钩、分离钳等器械,分离钳解剖出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用4号丝线结扎或可吸收夹夹闭离断,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术后不需拆线。10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62 min,出血量2~16 ml,术后均无胆漏、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手术切口瘢痕隐蔽,无脐疝发生,患者对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本研究结果显示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及有效的,具有微创、腹壁美容度高等优点,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术者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将成为基层医院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更理想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创外科和内镜“进阶”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已成为胰腺包裹性坏死合并感染的首选手术方式。外科清创具有高效、费用低、可及性好的特点,而内镜下治疗胰瘘、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胃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LTGN)结合了外科与内镜下清创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本文重点介绍LTGN的技术优势、手术要点、适应证与应用现状,为LTGN的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胰腺炎 腹腔镜 包裹性坏死 经胃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总结一例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手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休克早期合并卵巢扭转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重视病情观察,识别休克早期症状,做好急救护理措施及围手术期的一般护理。

  • 标签: 经阴道取卵术 出血 卵巢扭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与腹子宫肌瘤核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1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接受腹子宫肌瘤核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并发症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 经腹子宫肌瘤核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肿瘤的应用及VAS评分影响展开系统分析。方法:利用EXCEl表统计筛选本院治疗的6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探究目标,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统计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对照组以传统多孔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观察组以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两组的临床效果及VAS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AS评分较低,P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卵巢肿瘤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脐单孔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术与阻断子宫动脉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共81例本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时间分布为2018年04月至2020年10月,将其资料对比分析,其中经传统多孔腹腔镜术31例(A组),脐单孔腹腔镜术26例(B组),脐单孔腹腔镜阻断子宫动脉24例(C组)。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感受及美容满意度指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C组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则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24h、48h,B、C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S评分B、C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术后VAS、CS两项评分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阻断子宫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避免粉碎瘤体而产生盆腹腔种植,能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不增加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且手术切口瘢痕隐蔽,提高了术后美学效果。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 子宫动脉阻断 传统多孔腹腔镜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肾癌患者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肾癌患者80例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相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值<0.05。结论:对行经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的肾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肾癌患者 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手术时间及手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六三医院就诊的ERCP治疗的MOJ患者30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胰胆管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随访患者ERCP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n=47)和对照组(n=25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血小板数量、是否具有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结石数量、术中出血、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手术预切开的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ERCP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患者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小板数量、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结石数量、术中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有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手术预切开的百分率分别为12.77%、17.02%、19.15%、51.06%、59.57%、14.89%,对照组的百分率分别为3.92%、5.10%、9.02%、19.22%、17.65%、5.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术后是否出血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胰腺癌(OR=1.838,95%CI:1.524~4.613,P=0.041)、胆管癌(OR=2.548,95%CI:1.870~5.116,P=0.015)、结石嵌顿(OR=3.078,95%CI:2.374~6.012,P<0.001)、十二指肠乳头憩室(OR=1.140,95%CI:1.045~1.628,P<0.001)、手术预切开(OR=1.640,95%CI:1.321~1.928,P<0.001)是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的预测能力最大;结石嵌顿和胆管癌的预测能力次之,且相互间无太大差别;胰腺癌、结石直径、预切开对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预测能力较小。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预切开的积分分别为42、63、28、65、76、34分,总分308分对应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为61.6%,总体而言,列线图预测效能良好。采用Harrell concordance index分析法和ROC曲线对模型区分度进行评价,C-index计算结果为0.826(95%CI:0.771~0.847),ROC曲线AUC为0.843(95%CI:0.801~0.884),ROC预测值和C-index计算结果较为接近,模型区分度应用于本次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Calibration曲线中列线图模型预测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ERCP对大多数MOJ患者安全可行,但对于患有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较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的患者,应谨慎操作,且要避免手术预切开的情况,以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另外,列线图模型预测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预测能力较强,临床研究中值得借鉴。

  • 标签: 黄疸,阻塞性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出血 恶性梗阻性黄疸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重复颅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D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DAS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重复颅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观察组血清BDNF、VEGF分别为(7.98±1.14)μg/L、(168.78±10.28)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1.10)μg/L、(110.34±10.47)ng/L,观察组NSE为(7.57±1.17)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6±1.30)μ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23.90、10.60,均P < 0.001)。观察组Frowen吞咽功能量表(Frowen)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HISS)评分分别为(2.47±1.16)分、(7.03±1.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1.10)分、(9.66±1.20)分(t=12.31、9.53,均P < 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为(160.40±8.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74±8.10)分(χ2=4.57,P=0.03;t=7.25,P < 0.001)。结论高频重复颅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DAS,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临床效果显著,有一定的价值和创新性。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电刺激疗法 经颅磁刺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颅磁刺激(rTMS)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PSD)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8例PSD患者分为心理组、rTMS组及观察组,每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脑卒中治疗及抗抑郁药物口服,心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rTMS组患者则辅以高频(10 Hz)rTMS治疗(磁刺激部位为左侧背外侧皮质区),观察组患者则辅以心理干预及高频rTMS治疗,3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3组患者抑郁情绪、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3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MMSE评分及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并且治疗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14.81±2.57)分]、NIHSS评分[(7.49±2.14)分]、MMSE评分[(27.15±3.54)分]和SS-QOL评分[(159.24±15.74)分]亦显著优于心理组及rTMS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38.16%)、反应率(85.53%)均较心理组及rTMS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rTMS治疗PSD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病情,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心理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展手指操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例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分组,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注重手指操护理),分析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依从性。结果:实施,观察组生活状况量表得分为(81.42±5.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0.39±5.39)分;对比护理依从性,对照组总依从人数为10例(占比52.63%),而观察组则有1例(占比94.74%),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指操护理干预效果更优异,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并能增强其对护理的依从性,研究有较大价值。

  • 标签: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手指操 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支持技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该治疗设备主要包括空氧混合装置、湿化治疗仪、高流量鼻塞以及连接呼吸管路,主要关注于给患者提供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21%一100%)、温度(31~37℃)和湿度的高流量(8~80 L/min)气体,并通过鼻塞进行氧疗,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 机械通气患者 脱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