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支架后低血压的相关性,并总结术后低血压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颈内动脉支架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术后低血压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低血压高危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236例患者中有162例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占比为68.64%,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低血压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236例患者中有140例患者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占比为59.32%,有22例患者发生持续性低血压,占比为9.32%。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一过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低血压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支架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存在很大关联,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越低,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的风险越小。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例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31.59岁。平均38.4岁;病椎共10个:胸椎5个,腰椎5个;在”C”臂监视下行pvp。术后行CT检查。随访3.24月(平均13.4)。结果7例患者(共9个椎体)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每个椎体注射灌注剂4.5ml。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後CT检查示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後腰背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时与後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pvp是脊椎血管瘤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瘤 脊椎穿刺 脊柱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颈动脉血管成形模型,观察大鼠损伤血管的增生及再狭窄变化。方法用2F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材,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壁的变化。结果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剥脱,新生内膜形成并增生,导致管腔狭窄。结论大鼠颈动脉血管成形造成血管再狭窄,其造模成功率高,操作简便,疾病模型接近人类,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我院2011—2015年23例隆突成形合并心脏大血管成形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23例患者的病情资料以及手术情况,介绍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护理。其中本组患者术后存在并发症12种主要有4例肺不张和肺炎病症,2例呼吸衰竭病例,其中最多的是6例心率失常症状。通过术后的精心护理,23例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无一例死亡。

  • 标签: 隆突成形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下是否存在脑侧支循环不良对于患者的预后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72例,将其中存在脑侧支循环不良的38例列为不良组,脑侧支循环正常的34例列为正常组,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预后情况。结果:在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正常组患者的Barthel、肌力表达高于不良组,NIHSS与mRS低于不良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不良组的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支不良可增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患者的预后不佳结果发生,并降低患者的中远期恢复效果。

  • 标签: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脑侧支循环 预后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支架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共70条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腔内支架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血管通畅率,用lon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症状复发的多因素分析。结果68例(69条患肢)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半年、1、3、5年通畅率分别为90%、71%、39%及31%。2例行踝以上截肢,保肢率为97.1%。随访中死亡6例。术后22例症状复发。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停用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药物、功能锻炼对症状复发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停用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药物是影响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是否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是影响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腔内支架术后良好的随访及依从性对症状复发可起到预防作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扩张 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动力性心肌成形主要是指将带蒂(含神经及血管)的背阔肌引入心包包裹心脏,并对其施以同步电刺激,使其与心脏同步收缩以达到辅助心肌收缩,改善心肌功能的一种手术方式。使背阔肌由Ⅰ型纤维向耐疲劳的Ⅱ型纤维转化,增强其耐疲劳性是这种技术的前提。此主要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

  • 标签: 动力性心肌成形术 骨骼肌 心功能分级 背阔肌 心脏移植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在治疗脊柱骨折中的效果价值展开分析研讨。方法:抽取该院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共计82例,按照组间均衡可比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每组安排(n=41),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椎体成形治疗方案,后者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方案,并针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比对。结果:不同方案的采纳应用,所得效果差异显著,研究组更优(P<0.05),均可见于:术后1、6个月椎体高度、术后1、6个月ODI评分、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疗效。结论:对于脊柱患者患者而谈,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取中,采用后凸成形开展治疗,优势性更强,即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还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建议优先选择、广泛推崇。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治疗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并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有15例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23例术后出现颈动脉窦反应,7例发生高灌注综合征,9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颅内出血。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脑血管支架置入是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的方法将合适的支架通过导管置入脑动脉狭窄部位以改善脑动脉血液供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脑血管支架置入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为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后,为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的维护非常重要。有些患者认为脑内已放入支架,不会再发生脑梗塞,出院后不按遗嘱服药,血压、血糖、饮食不控制,影响手术的效果。所以出院后的健康指导非常重要。

  • 标签: 脑血管内支架置入出院后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SubintimalangioplastySI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方法SIA法治疗12例患者,中造影来决定是否放入支架,分析临床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12例中1l例成功,对这11例成功者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其中1例在2周后截肢,l例术后8个月后截肢,剩余9例都保持通畅。结论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来说内膜下血管成形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疗法
  • 简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每年会批准好几十个药物上市。其中的很多都不值得注意,例如跟现有药物差不多的仿制品、配方调整或者现有药物的复合制剂。但读者们未来应该会听说下面这两种在2009年7月获得批准上市的药物。决奈达龙Dronedarone(Multaq)药物的作用:决奈达龙,商品名Multaq,是自1999年以来第一只获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心律问题的新药。决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心房颤动 药物费用 奈达 上市 胺碘酮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我科采用PTA治疗的34例(38条患肢)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条患肢PTA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35/38),平均随访8(3~18)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1±0.12上升至0.82±0.05(P<0.01),总的肢体保全率为91.4%。无住院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3%(5/38)。结论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截肢率,是一种治疗膝下动脉病变至下肢缺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血管腔内成形术 介入放射学 动脉闭塞性疾病
  • 简介:摘要回顾性研究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资料。39例患者中30例应用介入技术,其中21例行PTA,12例PTA+PTS治疗,治疗后2d、1个月及3个月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症状减轻或消失情况优于未应用介入技术患者(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血管支架置入治疗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可行、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支架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泪道阻塞疾病患者66例(114眼)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泪道激光成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泪道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一年,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率及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支架治疗的靶向性及安全性较高,而且能保证泪道处于扩张的状态,有助于患者手术后的彻底引流,控制局部炎症的发生。

  • 标签: 激光成形术 泪道支架 泪道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行静脉窦支架后视乳头水肿及视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静脉窦支架治疗的8例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女性6例,男性2例,年龄(32.9±14.4)岁(范围:19~57岁)。手术前后行眼底、视力、视野检查,使用相干光层析成像(OCT)检测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行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中先行静脉窦测压,若狭窄两端压力梯度≥10 mmHg(1 mmHg=0.133 kPa),则接受静脉窦支架治疗。术后6个月检测RNFL厚度,并行CT静脉造影观察静脉窦情况。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行静脉窦支架,术后狭窄两端压力梯度降至(2.6±2.0)mmHg,与术前(24±9.2)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01)。颅内压由术前的(41.4±12.7)cmH2O(1 cmH2O=0.098 kPa)降至术后的(12.9±3.3)cmH2O(t=7.08,P<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RNFL厚度由术前的(275.3±68.3)μm降至(131.4±31.8)μm(t=5.80,P=0.001);视力基线值中位数由术前的[M(QR)]0.24(0.25)改善至0.65(0.23)(Z=-2.52,P=0.012)。6例患者视乳头水肿情况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CT静脉造影提示支架旁再狭窄。结论静脉窦支架可用于改善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的视乳头水肿和视力损伤。

  • 标签: 颅内高压 支架 静脉窦狭窄 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简介:目的探讨自膨支架在颈动脉分叉狭窄支架置入(CAS)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远端过滤脑保护212例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植入闭环支架(闭环支架组),170例患者植入开环支架(开环支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24小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远端过滤脑保护装置回收困难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12个月内狭窄处血管超声收缩期最大峰值速度和舒张末期流速评估狭窄程度以及治疗后死亡、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结果两组在住院天数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各层次、12个月颈动脉狭窄程度、治疗后30天内及31天至12月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过滤脑保护装置回收困难和术后24小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充分术前准备且合理选择支架,植入自膨式开环支架除术后24小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和远端过滤脑保护装置回收困难外,两种类型自膨支架在CAS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动脉支架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脑血管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3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全程手术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充分的病情评估及药物、皮肤、手术用物等准备,术后重视患者血压的控制,加强病情观察,加强意识、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抗凝护理;做好手术患者及家属的全程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93例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其中包括行颈内静脉支架植入43例,行椎动脉支架植入4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4例,基底动脉支架植入1例,颈总动脉支架植入2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健康顺利出院。结论精心、完善的做好患者及家属手术全程宣教及心理护理,充分有效的落实术前准备,按医嘱正确执行术前2小时使用尼莫同预防脑血管痉挛,术后按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控制血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做好手术患者的抗凝护理,能大大提高脑血管支架植入成功率,有效避免脑血管支架植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健康的出院。

  • 标签: 脑血管 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双侧迷走神经主干切断组与保留迷走神经或附加幽门成形组胃排空功能恢复情况,  式例 数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d)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365.21) +双侧迷走神经主干切断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94.22) +幽门成形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114.13) +保留迷走神经2)与3)比较P>0.05,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附加幽门成形的必要性并观察保留迷走神经对胃排空功能恢复的影响

  • 标签: 不必附加 周围血管 幽门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