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对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接收的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患者中,5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的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中药熏洗 推拿 踝关节骨折 关节僵硬 踝关节功能
  • 简介:背景:以往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整体病情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整体病情活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0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置换组48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联合内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61例单纯行内科药物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年检测类风湿因子、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功能评定采用Ishikawa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治疗前2组患者类风湿因子、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年,药物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置换组(P〈0.05);2组治疗后2年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受累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主要表现在疼痛、肿胀和主观感受方面,其中置换组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在短期内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性,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血沉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膝关节翻修手术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关节线的位置与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关节线高度的控制逐渐引起术者的关注。关节线位置变化通过影响髌股关节功能、聚乙烯衬垫磨损、关节活动度及关节稳定性等,进一步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关节线的测量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线位置的控制范围及控制方法仍有较大争议。尤其是在膝关节翻修手术中,由于初次置换对骨性解剖标志的破坏,使关节线位置的确定变得更为困难。寻找一个可靠的解剖标志来定位关节线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与翻修手术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翻修术中关节线位置的相关文献,从关节线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优缺点、髌股关节功能、聚乙烯衬垫磨损、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及翻修手术中关节线的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关节线升高和降低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灌洗后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1年8月-2005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1例(109膝),采用关节灌洗术加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同时配合以股四头肌为主的功能锻炼。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临床治愈54膝,显效39膝,有效13膝,无效3膝,优良率达85.3%,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复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易于操作。疗效确切。

  • 标签: 关节灌洗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透明质酸钠凝胶 股四头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行保留关节的保肢术(JPLS)治疗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00年1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骨科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6~49(28.47±9.57)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JPLS的17例患者为保留关节组,行假体关节置换术(JPRS)的17例患者为假体置换组。另外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2月我科患者陪护人员中17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8名、女9名,年龄18~50(29.83±10.25)岁。于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骨骼肌系统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量表、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价并对比较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下肢功能、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患者在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的分布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2)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MSTS评分为(22.82±5.47)分,低于保留关节组的(27.12±1.69)分和正常对照组的(28.18±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152, P<0.05);而保留关节组和正常对照组间MST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置换组、保留关节组、正常对照组IKDC评分分别为(59.71±11.73)、(76.18±9.73)、(90.41±7.61)分,评分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3.283, P<0.05)。(3)术后12个月SF-36评分结果显示,假体置换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保留关节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F-36量表中其他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分布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患者与假体置换组肢体功能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关节组的疼痛、满意度、支具辅助、行走、步态情况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与假体置换组在直跪、下蹲、膝关节弯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无疼痛、肿胀、绞锁、打软腿及一般情况下可进行的运动和上下楼、坐下从椅子上站起、向前直跑、用伤腿跳起并落地、迅速停止或开始等方面,保留关节组均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JPLS相比JPRS能给骨肉瘤患者带来更好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对骨肉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评价,建议联合应用IKDC和SF-36等评价指标,以弥补MSTS功能评分的不足,从而更加准确科学地反映患者的肢体功能

  • 标签: 骨肉瘤 保留关节保肢术 股骨 胫骨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腕关节骨折治疗以及患者腕关节恢复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探究改善方向。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82位,这82位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后内固定)以及观察组(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对患者的Dienst评分以及骨折恢复时间进行分析,探究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会效果较为优异,需要手术时间较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腕关节骨折治疗中,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 腕关节骨折 疗效观察 患者腕关节功能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整体化综合护理用于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对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膝关节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与整体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80.12±5.80)、VAS评分(1.26±0.15)与对照组(73.16±6.78、3.37±0.47)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实施整体化综合护理可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整体化综合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应用在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对患者疼痛症状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4例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以计算机表法对其分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Mazur功能评分、NRS评分、AOFAS评分、Tegner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踝关节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踝关节功能、疼痛与运动方面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呈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应用在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的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踝关节退行性病变 关节功能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整体化综合护理对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实施整体化综合护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HHS及SF-36评分进行比较,护理前,均为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实施整体化综合护理效果明显,既可以改善关节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整体化综合护理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关节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予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结果①B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B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A组SF-36各项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A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1个月后A组Barthel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系统化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护理满意度高,应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功能锻炼 无痛护理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5月/2021年5月(开始/结束)70例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可比性(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可提升患者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功能锻炼 无痛护理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延续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外科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延续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较对照组的79.55%(35/44)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行骨科膝关节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随机选择100例行膝关节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而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骨科膝关节手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rua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筛选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FAI受试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53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NJF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NJF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NJF手法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Biodex等速测试训练系统比较两组受试者等速向心离心模式下受累踝关节内、外翻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和内外翻肌群相对峰值力矩比;采用Tecnobody平衡仪评估比较两组受试者静态平衡能力;采用星状平衡偏移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评估比较两组受试者动态平衡能力;记录比较两组受试者采用 CAIT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后NJF组在60°/s角速度下内翻相对峰值力矩为(30.28±5.17)%、外翻相对峰值力矩为(28.93±5.15)%、内外翻相对峰值力矩比1.05±0.08;180°/s角速度下内翻相对峰值力矩(27.17±5.24)%、外翻相对峰值力矩(24.62±3.57)%、内外翻相对峰值力矩比1.10±0.12,对照组以上各指标分别为(27.05±5.95)%、(23.90±3.81)%、1.13±0.15和(24.12±5.36)%、(20.35±3.74)%、1.19±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4.06、2.35、2.09、4.25、2.10,P值分别为0.040、<0.001、0.024、0.042、<0.001、0.040)。干预后NJF组前后方向平均速度[睁眼:(23.19±5.25)mm/s、闭眼:(65.65±10.51)mm/s]、左右方向平均速度[睁眼:(23.73±4.73)mm/s、闭眼:(72.08±10.28)mm/s]、运动椭圆面积[睁眼:(913.77±348.90)mm2、闭眼:(3 271.65±1024.48)mm2]和运动长度[睁眼:(845.04±146.68)mm;闭眼:(2 055.42±548.89)mm]均低于对照组(26.41±4.89)mm/s、(71.52±9.85)mm/s、(27.56±7.68)mm/s、(78.67±11.74)mm/s、(1 174.33±424.20)mm2、(3 989.41±1 410.00)mm2,(1 041.93±291.28)mm、(2 490.93±541.9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2.10、2.17、2.17、2.44、2.11、3.13、2.97,P值分别为0.025、0.041、0.034、0.035、0.018、0.040、0.003、0.005)。干预后NJF组SEBT 8个方向评分分别为前(73.16±6.04)%、前外(65.90±5.54)%、外(74.36±7.77)%、后外(88.05±6.76)%、后(83.31±6.64)%、后内(86.01±7.62)%、内(77.39±8.44)%、前内(72.36±6.74)%,对照组分别为(67.65±6.03)%、(61.08±5.96)%、(67.72±8.28)%、(78.33±8.06)%、(76.22±8.71)%、(79.31±7.24)%、(71.36±7.00)%和(67.12±7.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2、3.05、3.01、4.75、3.33、3.28、2.83、2.73,P值分别为0.002、0.004、0.004、<0.001、0.002、0.002、0.007、0.009)。干预后NJF组CAIT评分(23.04±3.96)分高于对照组(19.15±3.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01)。结论NJF可显著改善FAI患者的踝关节内外翻肌力并增进内外翻肌群协调性,有效提升其静动态平衡能力。

  • 标签: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踝关节 平衡 稳定性 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搜风通络汤对肩周炎关节镜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搜风通络汤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患者术后7d、30d的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搜风通络汤能明显促进肩周炎患者关节镜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其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搜风通络汤 肩周炎 关节镜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功能锻炼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中药熏洗疗法,观察组中药熏洗+功能锻炼,分析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equesne综合评分(4.2±0.8)较对照组(5.3±1.0)显著降低,且其临床有效率(96.2%)远远高于对照组(79.2%),疗效较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促进了关节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功能锻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以 2016年 08月 -2017年 08月内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 10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之分为两组,定义为实验组和研究组,每组 53人。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而言,“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还能够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而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不良问题发生率 髋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1例。所有患者接受肘关节手术后给予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肘关节康复、训练功能、日常活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93%,(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恢复、功能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复杂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功能评分 影响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 60例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护理干预,对两组疼痛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3.33%比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